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划船运动中,呼吸与动作的高度协调性是反映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划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相应的呼吸动作的相互协调,有助于提高和保持训练全过程的较高工作能力,还能为运动员表现出最大力量创造条件。本文目的旨在探索皮划艇与赛艇运动员提高呼吸与动作协调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赛艇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及测试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来研究如何使桨叶发挥出最大效率,讨论了桨频和拉桨幅度与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给出了合理的运动技术形式的力学原则。研制了赛艇实船技术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划船时的力量、角度、速度、加速度等,便于划船运动技术的诊断、分析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特点,为运动训练的量化及科学化提供了基础。通过测试改进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使得运动技术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全国1991年赛艇锦标赛机会对参加比赛的部分省市运动员在赛艇测功仪做了测试,把运动员测试结果与优秀运动员标准技术指标做了对照比较,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1 赛艇测功仪在赛艇测功仪上,可以对运动员进行定时测验,并通过计算机采集显示打印划船过程中运动参数,如:功率(w),桨入水角(θ_(?)),桨出水角(θ_g),桨频(S_f)和桨柄速度等。由此诊断赛艇运动员的技术,给教练员指导训练、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赛艇可视化多功能智能测试训练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一种赛艇可视化训练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作阻力源,以正确地模拟桨叶在水中划动时的阻力特性,利用微机进行采集以测试赛艇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力学指标,利用图形软件来显示模拟赛艇在水中的运动情况,构成一整套赛艇模拟测试的可视化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训练,还可以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赛艇技术动作,以评价和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一个能进行测试、比赛、训练、分析评估的智能化的赛艇可视化测试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5.
迅速有效地提高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改进训练方法,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年限,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本文将从赛艇训练生理学本质,赛艇训练中的强度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当前我国赛艇训练和比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上,分别进行60%、75%和90%O2max强度运动20min,测定运动后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总量及eNOS磷酸化水平;结果:运动强度为60%和75%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运动强度为90%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和蛋白总量,以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可通过增加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上调红细胞eNOS-NO系统功能,而大强度运动生物效应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7.
肌肉取样部位对于跑步、短跑、越野滑雪、骑自行车及划船等项运动员——取股四头肌外侧肌;跑步运动员——取腓肠肌;游泳、划船、赛艇等运动——三角肌;体操或其它上肢运动——肱三头肌.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在欧洲,赛艇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水平。在我国,赛艇运动还是一项比较年轻的运动。近年来。我国赛艇健儿已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并已成为亚洲强国,但与欧洲强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认为,除了训练上的原因以外,选材方法上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赛艇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同时要求有强壮的身体机能。目前,世界赛艇运动正朝着体力好、划率高、划距大、配合默契、动作协调,自然的方向发展。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划船运动在我国开展起步较晚,国内在关赛艇的研究自一九八五年起才有零星报道,其测定均是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进行,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桨手们在全力划船运动时能量消耗有多大;全力划船运动时其能耗的有氧成分和无氧成分各占多少;目前我国桨手工作能力的生理参数究竟多大等问题亦未见报道。因此,阐明桨手在全力划船时某些生理学特征对赛艇训练和提高我国划船运动的竞技  相似文献   

10.
划船是一项大强度的耐力性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最大摄氧量常被作为评定耐力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指标。近几年国内外对划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陆续作了研究报道。为了解我省划船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本文对四川划船集训队41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  相似文献   

11.
为及时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机能状态,在赛前6周,对赛艇男子公开级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赛艇赛前训练中血红蛋白和尿素氮能很好的反应赛艇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血尿素氮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赛艇的日常训练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与运动员个体能力密切相关,在完成相同的亚极限运动负荷时,优秀的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更低.运动员在周实战模拟比赛中,心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赛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运动员的赛后心率相应提升.定量监控赛艇运动员训练课上的投入情况和阶段负荷变化情况,对科学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历来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指标内容,在全面测试了参加我国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137名男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赛艇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因素——粗壮程度及其代表指标,为赛艇专项运动选材和训练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负荷运动后赛艇运动员血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1名男子划船运动员和大学生在赛艇测功仪上不同负荷后的血粘度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大负荷运动短期内对血液流变性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赛艇是一项“速度力量耐力”性竞技项目,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虽然身体能力在赛艇运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合理的技术动作更是发挥运动员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合理、先进的技术是高水平竞技赛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水平越高的赛艇竞技情况下,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动作,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综观国际上高水平运动员除了有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外,精湛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实施正确的技术教学对其后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少体校赛艇队8名运动员(男、女各4人,年龄在14-17岁)为对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腰痛对于赛艇运动员,其运动损伤的发病率是较高的。由于赛艇专项运动的特点,其技术动作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腰背部肌肉承受更大的负荷,如果技术动作不合理如拉浆时上下肢配合不当,蹬腿过早纯靠手臂拉浆致使身体过分前倾等,势必加重腰部的负荷,出现肌肉过度紧张和疲劳。笔者收集了30例腰痛的运动员,对其  相似文献   

16.
赛艇运动是一项以有氧供能为主、强调力量耐力素质的体能主导类项目,专项体能训练在赛艇运动训练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综述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进展,包括身体形态特征、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特征、专项运动素质特征以及专项技术对体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同时,通过国内外优秀赛艇运动员某些指标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专项力量是赛艇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因素,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遵循身体发育的规律,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的发展。通过阐述青少年赛艇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赛艇双桨技术动作的特点,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对赛艇双桨技术的主要动作阶段——拉桨过程中,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运动及肌肉的工作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赛艇专项运动力量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与动作实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桨角和各关节角度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赛艇W1X运动员的推拉桨时间、划桨身体姿势比较合理,建议在保持推桨动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赛艇W1X优秀运动员低桨频高稳速划桨的技术,缩短与世界级赛艇W1X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除了划船时的技术动作合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桨频。如何快速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时的桨频,这就需要教练员手中有一块频率表。当前,只有国外有赛艇频率表。由于赛艇与皮划艇在桨频上存在一定差距,故不能通用。至此,皮划艇教练员在训练时仍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