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思维的敏锐性,是指短时间思维能迅速发展起来,能灵活变换思路、善于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善于转换问题和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正确判断,并能抓住要点迅速做出结论.下面就高三教学中跟学生一起探讨的2个典型问题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思维方法是思维的钥匙.有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就能对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就能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下,找到一条主导线索,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初中数学的平面几何题为例,说明巧妙解题的几种重要思维方法,供读者参考.一、割补思维把问题按照可能和需要分成若干组,使它们易于解决,这叫做化整为零的思维方法,也称割补思维.  相似文献   

3.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宽广,善于多方探求.不但能研究问题本身,而且又能探究有关的其他问题.教师就题论题在试题讲评课中经常见到,这样教师觉得平淡,学生感到乏味,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学生的思维片面和狭隘,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习惯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在正向思维受阻时,逆向思维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补集思想就是一种常见的逆向思维.本文就补集思想在求解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持续发展的.那么,究意怎样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呢?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需求,使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水平产生冲突,通过认知冲突来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本文就从四个教学案例出发,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从而达到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美的思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而产生灵感,使思维过程越过分析推理的细节,凭直觉思维去发现问题的本质.美的观点一旦形成,并与数学问题的条件、结论、特征相结合,思维主体就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审美直觉,从而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解答数学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由之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运用美学思想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追求美、发现美、鉴赏美,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法.通常运用于顺推难以进行或不行、正面求解遇阻等情形,这时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绝处逢生,从而找到解题途径.本文就常见的逆向思维在解高考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设疑     
设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疑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疑难问题的解答,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一、于无疑处,导其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解疑,就能有所发现,增进知识.有疑和解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的.课堂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教育学生敢于寻  相似文献   

9.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启发儿童自觉地进行思维活动,不仅能使儿童掌握拼音知识,而且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对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是极为有益的.那么如何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呢?现就拼音教学中对儿童想象思维、求异思维、对比思维和再现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元生 《初中生》2006,(5):70-73
有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思维方式去解答,相当复杂,甚至无法解决.若突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去思考,就能化难为易,迅速找到解题捷径,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现举例说明非常规思维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迂回战术"是指:在求解A问题时,无法入手或比较烦琐,此时若转化思维,先求解B问题,那么A问题便迎刃而解,或求解问题时,正面受阻,就反面推敲;顺求繁难,就逆向追索,正反夹击,问题便可解决."迂回战术"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在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举"迂回战术"解决物理问题的几个实例,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独创思维的特点是具有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即能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能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分析问题,从而想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通常是从问题提供的条件入手.但不少问题直接从条件入手,一时是难以得手的.如果能辩证地进行思维,充分挖掘问题存在的辩证关系,可能会使问题变得简单,从而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本文就几种常用的辩证思维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逆向思维,我们很快就联想到了正向思维,在思维方式中,如果把A→B的思维方式称为正向思维,那么从B→A的思维方式就称为逆向思维.数学中的逆向思维具体体现在:逆概念、逆定理、逆命题、分析法、反证法和公式的逆用等.在高考中,一些数学问题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解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以几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5.
当两个相似事物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时,就能从其中一个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去研究和发现另一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这种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心理学上就叫做相似思维法.如果说逻辑思维是一种纵向思维.那么相似思维就是一种横向思维,逻辑思维主要依赖于推理,相似思维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 小学生学习思维心理规律是指,学生思维具有连贯性、顺序性和发展性规律.思维连贯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明确课题,学生就自觉地按"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连贯地进行思考;思维顺序性指当一个课题将要结束时,学生的思维就能主动地按课题间的逻辑联系有顺序地准备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思考;思维发展性指在整个思考过程中,对有难度的问题,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并从中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它使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散思维具有独特性,能对问题提出不同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发散思维还使思维保持相当的流畅和敏捷.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的优秀素质,我们必须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培养.下面,就从某一  相似文献   

18.
王兴洪 《生物学教学》2007,32(10):79-79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难于找到答案的问题,只要回到问题的原点去思索、探究,答案马上就会像闪电一样,在思维的黑暗夜空中明晰地显现出来.在思维学中,这种从事物的原点出发,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叫"原点思维".在生态学中,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能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设置问题,就成为教师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指在前进道路上遇到重大挫折,甚至陷入绝境时,只要有新的发现,就会迎来巨大转折,甚至出现新的奇迹.在生活中,如果矛盾的双方能换位思考,即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那么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如某个问题比较繁复而难以解答时,若能适时转换视角,重新审视问题,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转换视角的益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特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要强化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