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范畴和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盛功平  黄洪超 《现代情报》2002,22(6):134-135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范畴包括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传统信息服务和新型的网络信息服务。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面向用户的现代化、整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科技部副部长邓南在全国科技信息工作会上提出 :“科技信息工作要勇于创新 ,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 ,建设为科技创新服务的信息和知识平台 ,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获得知识和积累经验 ,提高更新知识的能力 ,降低创新的成本 ,使新的思想和科学发现的速度成倍增强 ,把信息转变为知识、把知识转变为创新、把创新转变为生产力”。面对信息时代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需求 ,我们的服务时刻都必须紧跟其发展的步伐。就目前的信息量而言 ,多得让人难以尽览 ,各种信息遍布于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但针对具体信息用户而言 ,是信息量大 ,而…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发展及走势的分析,着重归纳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四种模式,即:个性化服务模式,自助服务模式,主动信息服务模式及信息集成服务模式,并进一步揭示各种服务模式的内涵、特点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家清 《现代情报》2006,26(9):45-48
简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内涵,研究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呼叫中心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数据挖掘服务;具体提出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6条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蓉  李广建 《情报杂志》2007,26(11):67-69
从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公益性信息服务的主要特性,构建了公益性信息服务提供模型;从信息服务提供主体、信息产品和信息用户出发分析了各种类型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并归纳了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6.
RSS技术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继良 《现代情报》2006,26(8):159-160
介绍了RSS技术及其特点,阐述了图书馆应用RSS技术在信息推送、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聚合、信息资源过滤和积累等方面能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RSS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和新的服务项目,提升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网络信息资源及特点入手,探讨了网络信息对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图书馆信息信息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数字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远程读者教育服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虹 《情报杂志》2007,26(8):134-136
用户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面向用户,一切从用户出发,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以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与问题解决为目标,增进用户信息利用期望,这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环境下用户群体变化的需要.根据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目标层次与内容方式不同,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具体包括:需求牵引服务模式、问题解决服务模式、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互动服务模式、自助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中信息社会化推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情报学中信息推荐产生的背景、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信息推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信息获取和理解、信息交流和共享、用户兴趣获取与理解、用户评价反馈、专业化程度等不足,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利用情报学中的社会网络视角,对信息推荐进行解读,并且构建了社会化信息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网络化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信息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信息服务界多有信息增值服务的提法。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信息服务内容的改变就体现在侧重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方面。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载体、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信息的传播媒介、信息服务商的服务方式等都产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增值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信息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