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有一个人,他曾几乎被演艺圈抛弃,失去掌声,失去期待的眼光,穷到连一个月3000元的房租都付不出来,他还能有未来吗?他说:“没有人能让你自卑除非你同意。”于是两年后,他带着他的歌声回来  相似文献   

2.
black是“黑”的意思,可是,你知道吗?它在下列每条词语中却已失去了本色。你能辨别出它的真相吗?  相似文献   

3.
生言 《江苏教育》2005,(3A):38-38
在一所不大的学校里任个校长,说老实话还能算个“官”吗?但是,当你看到一些年轻人被提拔为校长后的行径,你就会对校长是不是“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来是正常的开会布置工作的场合,却被他当成了显示权力的舞台;本来是大家的一致意见,却由于事先未向他请示,没有体现出他一把手的“权威”,他便有意否定;本来是一件打个电话就可解决的事,他却要老年教师楼上楼下地跑,直跑得气喘吁吁。难怪老年教师这样唉声叹气地说:“难道当官的脚就那么金贵?”……这些人正是年富力强之际,却推掉课务,一心一意地去做“官”。一句话,这些校长身上的官气太重。  相似文献   

4.
玩"火车"     
我家住在铁路边,因此,看火车、数火车、“玩”火车、坐火车便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一天傍晚,我们母子俩正围着算盘练习拨珠(儿子所在的小班在搞珠心算实验教学),突然,儿子说:“妈妈,这算盘就是火车,我们来玩开火车好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十分吃惊,但我没有去制止他的这种突发奇想,而是问:“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这算盘哪些地方像火车?”他便兴奋地说:“火车长长的,会开动,算盘也是长长的,翻过身来也会开动,火车路上有一根根木头,跟算盘上的一根根小棒不是很像吗?还有这些算珠就像火车的轮子呀!”我为儿子有那么细致的观察,那么敏捷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谈丛     
11月话题: 女孩子能“洒脱”一些吗   我是一个 16岁的女中学生,有这样一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女孩子能“洒脱”一些吗?因为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好像只有文文静静的女孩子才更招人喜欢,而那些“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则不是被说成“没教养”,就是被说成“疯”或“野”。本来我性格很开朗,可自从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后,就再也不敢任着性子来了,有时候还强迫着自己“装”得文文静静。我不明白,女孩子就不能“洒脱”一些吗? --赵 颖正确理解“洒脱”的内涵 ■信阳市七中 杨卫平 丁 勇   赵颖同学,看来你是想弄明白,文静和…  相似文献   

6.
赞许     
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看,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赴死。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经理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赞许…  相似文献   

7.
“我想他不会告诉咱们了,”毕波说。“你知道吗,我和你有同感。这个白痴的眼神告诉我,他宁愿死也不会给我们钱。我在想,到底是什么能让一个人这样做。我猜这些巴基斯坦人看问题可能就是和我们不一样。”“你是让我再取些干洗袋来吗?”毕波问道。“我只用了两个袋子就将刚才那个家伙吊了起来。”“我正在考虑,”我说。就在我站着这会儿,有人开始敲打铺子的  相似文献   

8.
火车说话     
甲:听说过火车会说话吗?乙:别逗啦,火车不是人,哪能说话呀?甲:嗨,我可听说过,还能听得懂。信吗?乙:吹牛不用花钱,你就使劲吹吧!甲:告诉你,火车只要出声,就是说话。乙:好吧,那我问你:哧(chi)——是说什么?甲:告诉附近的人,我要行动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车头的人,原来是一个出身贫苦的、普通的煤矿工人,而且这个人直到十七岁时,还是一个文盲,你会相信吗? 这个人就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斯蒂芬逊(1781—1848年)。他的父亲是个煤矿工人,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哪里能进学校念书!他八岁就替人放牛,十四岁在煤矿当童工。他对工人运送煤炭的艰辛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决心发明一种强有力的运输工具——火车。斯蒂芬逊的目标高比珠穆朗玛峰,而他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却象在海平面上。“既然基础等于零,那就从零开始吧!”他毅然与七、八岁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提起“杞人忧天”,就往往认为杞人实在好笑。你“忧”什么不可以,何必去“忧天忧地”?天能塌下来吗?地能陷下去吗?因而从古至今杞人的忧患意识,一直被当做“庸人自扰”而受人嘲弄。相比之下当今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怎样也垮不了而不“忧厂”,倒很危险。 现在的大气层污染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复习课上,有的同学对《谈诚实》一文中“一个真正的人,总是以诚为荣,以伪为羞,不隐藏真相,不文过饰非,心口如一,磊落光明”这句话提出疑议:按文章所说,诚实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来面貌反映事物,“是就说是,非就说非”,那么,当着敌人的面,也可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吗?刘胡兰、江竹筠、放牛郎  相似文献   

12.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体会身处穷乡僻野却天天同现代交通公具打交道的矛盾心理。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卡其则是另一个。我敢断言,我对火车这种好歹也算得上现代交通工具的东西的熟悉程度并不比列车员逊色多少——因为我家门前就卧着一条火车铁轨,我和火车也就极为理所当然地保持在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种亲密无间的状态。卡其家的门对着我家的门,所不同的是他家在铁轨的另一边。又是乡村暮色降临的时候了,一成不变的景物——滴血的残阳,沉寂的旷野,一条如蛇般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铁轨旁坐着八岁的卡其和我。“能看见长长的铁轨延伸向远方吗?”卡其…  相似文献   

13.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小时候在幼儿园,每天游戏时有一个节目,就是小朋友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一个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列玩具火车,像一间房子那样长……”我呆呆地看着那个男孩,前一天我才到他家玩过,绝没有看到那么庞大的火车……我本来是可以拆穿这个谎言的,但是看到大家那么兴奋地注视着说谎者,我不由自主地说“:我们家也有一列玩具…  相似文献   

14.
老人们常叹息,“蹉跎岁月,人生苦短”,似乎人一辈子总是命运多舛。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快乐地度过这一生呢? 快乐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其实,快乐本身就是最好的理由。人家冯巩不是说了吗?没事儿还偷着乐呢。我的一个初中同学,他有过一连三天的“悲惨”遭遇。第一天,他晚上乘车回家被偷了钱包,直到第二天早上等公车时才发现。身无分文的他,只能走路去学校。结果迟到了。被老师  相似文献   

15.
1.明白质朴不是芜杂的道理,学会在芜杂的材料中沙里淘金;2.明白质朴不是寒碜的道理,学会富有文采地表现独特自我。“本色”原是指“本来的面目”。就写作而言,什么是本色呢?唐代诗人张籍曾写过一首《酬朱庆馀》的诗,可以拿过来形象地说明“本色”的含义。诗中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菱歌”当然是采菱姑娘所唱,民歌小调而已,怎么就能“敌万金”呢?因为这是越女的本色行当,一无矫饰,毫不做作,随心所发,率性而歌,完全出自天然。可见,本色就是以“真人”示人,以“真情”动人,以“真识”服人。…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水和鱼的问题我这里所说的水和鱼的问题是指我们如何看待学生,以及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到底是何关系的问题。这里并不是要讨论老师和学生谁是水谁是鱼,而是由两句与教学有关的俗语所引发的阅读教学思考。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一)你就是佛临济禅师去拜访他的师父的时候,他泪流满面地哭着,问师父怎么才能成佛,他的师父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他非常震惊,说:“你干什么?我问错了什么吗?”师父说:“是的,这是一个人所能问出的最错误的问题,你要是再问的话,我就会打得更重。太愚蠢了!你本来就是一个佛……,而你却在问怎么成佛…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生命得到健康的成长.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很多的家长和教育人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又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裹挟着,推着继续朝前走.虽然我们很赞成教育内容、方法、途径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教育就是教育,教育无需那么多所谓的“创新”,多少仁人志士都曾大声呼吁过,多少悲剧也在敲响着警钟,应该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本色. 倘若一种教育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作为目标,使学生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生活的焦虑,对人的精神幸福越来趣陌生,距离人性意义越来越遥远,我们有权问-下:这还是教育本色吗?教育必须告别这种难受、忍受、煎熬.  相似文献   

18.
向你介绍我     
Hai!知道我的故事吗?没听说?也难怪,我本来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遇到陌生人话都说不出来,认识我的人当然不多了。 1989年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一个小生命轰轰烈烈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年轻的父亲用他能买到的最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与敬业     
3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 种实际行动。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报纸里、书本中,而应该落实每个人的行动中。 马克思曾经给他的女儿讲过一个寓言: 船夫驾着小船,送一位哲学家去对岸,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  相似文献   

20.
芮火才 《江苏教育》2007,(17):52-52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