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到岁末,我就忍不住要从心底喊出一句:“从明年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自然是受了天才诗人海子的影响。海子有一首题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名诗,句句脍炙人口,其中有一句便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2.
初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简洁清新的语言中 ,感觉到诗人海子的热情、善良和纯朴 ,整首诗充满了轻松愉悦。“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这完全是普通人极其平凡的生活 ,然而正是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世俗生活中 ,诗人捕捉到了幸福的影子 ,即幸福存在于一般生活中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体验 ,只要人感到精神上满足 ,这就是幸福。这幸福是诗人闪电般的感受 ,是瞬间的顿悟 ,因此他怀着为自己拥有生命拥有生活拥有世界而感到的自豪和欢乐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  相似文献   

3.
汪国真的《山高路远>是一首寓意深刻,哲理深透的诗歌。全诗共三节。诗的第一节以貌似矛盾而实为颇具哲理的诗句开篇: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这两句十分深刻地揭示出了“呼喊”与“沉默”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实质却是统一的。突兀的起笔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为这一节做了不平凡的铺垫。接下来诗人以自白的形式写道:不论激越,还是宁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在整个新诗史上,海子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紧紧围绕“幸福”二字展开,视野聚集于具有生命哲学深度与高度的生命存在的主题上。读罢此诗,我们似乎能清晰地审视到海子悲惨的处境及内心激烈的冲突——海子要寻找的幸福是那样简单,又是那样的遥远!他在痛并快乐的矛盾世界中挣扎着。我认为,这种矛盾的纠结在此诗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今天与明天“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篇开头用平易朴实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诗人为什么要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今…  相似文献   

5.
顾城 (1 956 - 1 993) ,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朦胧派诗人。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 ,闪耀的雨滴”,他要写的是雨滴中闪现的世界 ,写那“遥远而清晰”的梦 ,写梦中的“天国”。他善于以一颗童真的心 ,展开奇谲的幻想 ,创造奇异的意象 ,隐曲地表现诗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理想 ,因此 ,他被称为“童话诗人”。在《我总觉得》这首诗中 ,诗人以孩子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 ,透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性思考 ,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心灵沟通的遗憾与无奈 ,是一曲发人深省的理想悲歌。这首诗由三节构成 ,每一节的前三句是写“我”理想…  相似文献   

6.
对剑男的《面朝大海》一诗,我将采用逐节分解的、类似“细读”的方法。全诗共七节: A.起句便有两种指向:因为“面朝大海”,所以感受到“我是一个怀有罪孽的人”;或者,“怀有罪孽”已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面朝大海”,它旋即上升为强烈的显意识。“原罪”与忏悔,带来的是内心的释然和安祥,故此,与一般人初见大海时的兴奋、沸腾、抑制不住的激情相比,它的“安宁”呈现给了诗人。 B.此节有三句出现“二元对立”:“退去”/“涨高”、“不曾来”/“不曾离去”、“结束”/“开始”。在词语的矛盾、反讽与张力之中,“大海”蜕去其实指(如诗人写的是哪一处海,他在何时到达、游览过程如何。其景色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教材出现的句型主要有主谓谓语句和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又分人物和事物充当主语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三式。因此,低年级的句子训练主要应从它们着手。如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它同前面学过的“看图拼音识字”不同。从外部形态上看,它后面有一个句末符点——句号;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什么人(谁)”和“怎么样”两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并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课:“我爱北京。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地提问:“这一句写的  相似文献   

8.
这首被热爱海子的人们格外喜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温暖明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绝了对生活的介入。这首诗,如果和诗人的具有诗歌史本意义(或是作为诗歌本完成)的行为相比较,两个本之间构成强烈的反讽。在这首诗里,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未能遮蔽诗人对于“幸福”的抒写中的内在分离和矛盾。我一直以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严肃思考,面对世俗社会和自己一生所执着的诗性世界,诗人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产生了困惑,这从诗中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9.
高源 《中学生百科》2023,(33):21-22
<正>小时候读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美好而温柔。后来有一天忽然冒出个疑问:为什么是“从明天起”?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再做那些美好的事?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  相似文献   

10.
初中二册语文志南《绝句》中“杖藜扶我过桥东”一句,其中的“杖藜”课本上注解为:“[杖藜]拄着拐杖。杖,拄着。”(见课本296页注⑥)显然是把“杖藜”当作动宾结构了,这是不对的。其实,“杖藜”在这里就是“藜杖”的意思,这是为了符合绝句对平仄的要求而故意颠倒了两个词的词序。“杖”是名词,“藜”乃是它的后置定语,两者实质上是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杖藜”就等于“藜杖”,它是句子的主语,不过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杖”人格化了。“扶”是句子的动  相似文献   

11.
留给明天     
明天对世界来说,永远是一个奇迹。—柏拉图明天是门外的世界,是天外的宇宙,是淙淙溪流转过下一个河湾所经历的奇景,是翩翩飞鸟掠过另一座山峰所见的天空,永远充满想像,写满神话。明天会怎样?莎士比亚说过:“明天是未知的,它取决于你为他留下点什么。”“你将把什么留给明天?”一个声音曾在梦中追问我,而我将用一生为之寻找答案。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吟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衰而大声吟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 ,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这位文学大师常用一些矛盾句。粗略一看 ,觉得有问题 ;仔细深究 ,又觉得涵义十分丰富 ,寓意非常深刻。它们有下列几种不同的类型。一、词语矛盾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似乎”和“确凿”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 ,其实不然。此句是为了表达两种意思 :其一 ,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 ,“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印象已经淡薄 ,是否记得清楚不敢…  相似文献   

13.
一位诗人说:“人生是一列火车,欢乐和悲哀似两条铁轨,紧紧地追随着。”我从医院走出来后,脑手里突然崩出这位诗人的语言。我没有想到,这句我  相似文献   

14.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前 ,许多《大学语文》课本中都节选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三节。这确实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散文 ,它以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考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解读这篇散文的教学参考书很多 ,但除了分析结构的时候提到以外 ,几乎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 ,那就是第二部分的结尾句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 ,这园中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但如果我们结合前面的文章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 ,它蕴含着很深的内容。我们甚至可以十分宽慰地说 :“由此看来 ,史铁生终于找到了通向幸福的路…  相似文献   

16.
感悟时间     
与时间有关的比喻总是意味深长,手头就有一句:“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三天,这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自然,这三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只要抓紧“今天”认真总结“昨天”的教训或经验,并为“明天”的丰收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能最终赢得“明天”的丰收。自然,“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一系列命题更是深刻无比——它源于两个最基本的认识。其一,“时间”的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单向流动性”——消失了便永不返回,这才有了“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说。其次,“时间”无形,常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逝去,这才导致了人们对它的忽略。但即…  相似文献   

17.
我喜爱的…     
我所喜爱的一句格言——“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开始炫耀自己光亮的时候,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这句格言告诫我:不论取得多大成绩,都不能骄傲自满,要以谦虚的态度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山东费县师范王本金“一个今天值两个明天。”——[美]富兰克林等待中热望成了幻想,徘徊中机遇悄然而逝。  相似文献   

18.
财富     
听过这样一首诗吗——“妈妈是酒,爸爸一喝就醉了。”简简单单两句话,却不容多得。也许你不会相信,这首短诗的作者,竟然是一位5岁的小孩。妈妈是酒,爸爸喝酒。呵,好平凡的两句话,却道出了无限的美。我常常羡慕那些孩子,不仅因为那句“小孩永远值得原谅”,也不仅因为他们整天无忧无虑,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想像力超极丰富的小脑瓜子。不知是哪位可爱的人儿说过:每一个小孩都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我一直在纳闷一个问题:小孩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想像力?我曾固执地认为想像力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可以带上它做我想做、爱做的…  相似文献   

19.
友谊比赛     
在黑板的左边开辟了一角“诵读经典,终身受益”,每天晨读时往上抄一段《三字经》或一首古诗,学生简单理解之后就开始诵读。相信古代优秀文化会慢慢浸润他们的心灵。一日,学到“积累运用”中的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问:“你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何处吗?”生均摇头。“这是岳飞的词《满江红》里的句子,明天早上我们来背它。”第二天早上,我把这首词抄在黑板上时,同学们惊呼起来:“这么长?怎么背得下来?”虽说已是五年级,但他们似乎没接触过宋词,以为还是四句诗呢。我忍不住笑起来,说“:其实这首词我也不会背,不如我们一起努力,明天…  相似文献   

20.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她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十三年前卧轨的诗人海子有着这样的理想生活。他用所有的幸福来写下这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的梦想很单纯。只愿有一所房子。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