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阅卷都十分重视语言的表达,2000年高考说职又对写作项作了修改,把语言“有文采”、要“生动形象”作为“发展等级”中的两项明确提了出来,因此写作中我们更应重视语言的表达。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文”就是文采,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在考场作文中,语言如无文采。是不会打动人心的。纵观历年高考中的失败之作,多为词语贫乏,文句滞涩,缺乏感人的文采,将之归入低档作文,理固宜然。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使人为之陶醉呢?一、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我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考试说明》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1.思想深刻 ;2 .语言要有文采。比之于 2 0 0 1年 ,对文章思想的要求删去了“透彻” ,“有文采”这一要求中新增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这一细点。那么 ,怎么理解和应对这样一种变化呢 ?新的《考试说明》颁布后 ,我看了一些反应作文考点变化的论文。有些文章认为删去“透彻”二字意味着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我不太赞成这种看法。我认为 ,开放性的话题作文确实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但学生作文表现出的思想之于材料必须是正确的、准确的乃至于深刻的 ,“深刻”是审…  相似文献   

3.
2002年,著名作家魏明伦应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邀请,按照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及要求写了一篇“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应试作文跑题了,应得低分。我给22分。”2003年,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的金奖得主费滢滢的高考作文《人情与季节》文字老到、细腻,且基本符合要求,却仅得了25分。2004年,本刊于第3期曾就这两件事情刊发过魏永雅老师的《高考作文:再给一点空间如何?》的文章。今年高考结束后,人们又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各省市的高考满分作文。在众多的满分作文中,虽不乏构思奇巧、文采飞扬、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但也有好多文章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甚至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误。于是,本期我们随机选编了下列一组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意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考场作文该如何来写?考场作文与竞赛作文的区别是什么?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何区别?考场作文的评判标准怎样才更准确?考场作文与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素养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跻身“发展等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又包括“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和“文句有意蕴”四个方面。那么,考场作文的“文采”又是怎样炼成的呢?2003年的部分高考优秀作文也许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语含诗意。《看清窗外的第一缕风景》一文写道:“打开心灵的那扇窗,你会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在我的天空,流云善睐的明眸向我解释有关人士的精致哲理:人生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把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写作”项与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写作”项加以对照,发现“发展等级”的要求有一个显著变化:由“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变成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显然,由“深刻透彻”变为“深刻”,对立意不再苛求“透彻”,突出“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即可,这就更接近了广大考生的写作实际;由“生动形象”这一明显倾向于记叙类文体的要求变为“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真正拓宽了考生写作的空间,使“文体自选”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对改变写好议论文也难拿高分的局面起到了导向作用。从阅卷实际来看,多数考生忽视了这种变化,临场写作时一味写传统训练中的记叙类作文,取材又千篇一律,或写父母离异,或写家庭贫寒,父母能供两个子女中的一个上学,“我”面临“心灵的选择”……造成撞车现象,结果失分不少。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评分中的发展等级一项.从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去衡量考场作文。其中任何一方面做得较好,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等级分。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要想进入“发展等级” ,就应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 ,增添点文采。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有人认为 ,文采指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 ,这当然也是文采的一种 ,把握得好 ,亦会令人意荡神驰。但是 ,在考场作文这一特定情势下 ,文采更多的是指内涵的一种韵味 ,它以自然流露为上 ,返璞归真为上。笔者谨想就近年来高考考场上的得意之作 ,介绍三种语言“出彩”的方法 ,以供广大考生借鉴。一、在理性思辨中高扬人文精神2001年高考“诚信”话题的写作 ,从整体来看 ,尚缺乏理性高度 ,极少能从人文高度认识诚信问题 ,…  相似文献   

8.
高考的一类作文是要有过人之处的,该如何练就呢?一、要有新思想有阅卷老师说:高中生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中生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高考一类作文评判的首要标准不是文采,而是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将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两文的“写作项”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发展等级”的要求有一个显著变化:由“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变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显然,由“深刻透彻”变为“深刻”,对立意不再苛求“透彻”,突出“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即可,这更接近广大考生的写作实际。由“生动形象”变为“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真正拓宽了考生写作的空间,使“文体自选”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改变了写好议论文也难拿高分的局面。从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多数考生忽…  相似文献   

10.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 ,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就有一条是“有文采”。这里的“文采” ,指的是文艺方面的才华。在高考作文评分中 ,“文采”已成为评判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语言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它最能显示出考生实际的写作水平。文章是否有文采 ,是高考阅卷人比较容易把握和评判的 ,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把“有文采”作为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 ,要做到“有文采”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修辞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一定有好的语言.近年来高考,将语言表达作为了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所作的规定中,共分“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4个方面。“有文采”主要是指语言。因为人们看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语言,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流畅、隽水、精炼、圆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谁忽视语言.就等于放弃写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有文采"是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阅卷老师界定一篇文章的文采时,语句的灵活是重要的判断标准。特别是近年来常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分析性写作,由于整篇文章都在就事说理或者就理析理,语言极易滑入平淡无味的窠臼。为此,考生如果在考场作文中有意识地活用句式,熟练包装一些颇具亮点的语句,就会使作文的语言灵动出彩,从而凭借"有文采"而赢得阅卷者  相似文献   

13.
成就文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00年起始明确提出“发展等级”要求。其内涵为: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如果说高考指挥棒还有可取处的话,那么,这是可取处之一。如果说有能执“发展等级”内蕴之牛耳的话,那么,个中之“文采”非其莫属。然而,我们相当大的一部分为人师者,包括那些自称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之“绝技”的名师,对此概念模模糊糊,并想当然与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创新绝然割裂开来,作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用“文质兼美”来作为衡量一篇优秀作文的标准,其中“质美”指内容之美,“文美”则指语言之美,也就是富有文采,包括字词的锤炼、修辞的运用、句式的选择等等。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这就更加强调了文采的重要性。那么,考场作文的语言怎样才能“出彩”呢?以下几招不妨一试:出招之一:多用修辞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排比对偶可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多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美化语言,增加文采。例如,湖北省中考要求针对两段老师给学生的评语自选角度作文,一篇满…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无不是"言之有文"的佳作,高考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有一条是有文采,包括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一篇上乘的考试作文,必须"言之有文",这是考场作文夺分关键。下面我节选了一位同学的作文原稿和修改稿的开篇,修改后的稿子之所以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那也是因为"言之有文,言之有物"吧。储蓄父爱(原稿)高一(3)班宋婵婵父亲一直笑容极少,严肃,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我都不敢直面父亲,父亲对我来说,非常遥远。那一次,我在爱  相似文献   

16.
考场作文的一个通病就是缺乏文采。高考阅卷的结果表明:在符合话题要求的情况下,那些文采飞扬、意蕴深刻的文章得分往往偏高;那些语言干瘪,缺乏美感,不生动,不形象,没有文采的文章就不能引起评卷老师的兴趣,得分就会偏低。因此,在符合话题  相似文献   

17.
孙文静 《现代语文》2009,(10):146-147
《论语》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用来谈论作文之道同样适用。在高考考场作文中,含蓄质朴的作文未必是应试佳作,满载文采的应试作文往往能获取高分,因为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在任何场合都是充满魅力和磁性的。要想使自己在考试作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陈敦桥 《新作文》2004,(11):44-46,48
相对于生动的“点”、曲折的“线”、开阔的“面”而言,“立体化”是一种更加宏大的作文构思框架.它使我们的考场作文富于厚度。更加透彻而深刻,它是让考场作文升格出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将就此种构思的原理及策略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考场作文要想获取高分,就应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增添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指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是有文采,善用修辞、意蕴丰富是有文采。如何在考场这一特定的情境中让语言“出彩”?我们将在7、8、9三期中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就有一条是“有文采”。这里的“文采”,指的是文艺方面的才华。在高考作文评分中,“文采”已成为评判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语言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它最能显示出考生实际的写作水平。文章是否有文采,是高考阅卷人比较容易把握和评判的,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把“有文采”作为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要做到“有文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