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不要说利润了,再这样下去,报社的经营都会出现困难!、今年报纸必须要涨价,而且全国普遍提价!在4月11日举行的中国城市主流媒体年会上,来自全国10多家最有影响力都市类报纸的老总们就近期以来新闻纸价暴涨后的不堪重负大倒苦水。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对所有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陈翔 《今传媒》2004,(4):32-33
今年6月11日至12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承办的“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发布了由其制作的一份“全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并根据这项检测推排出“全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20强”(见下图)竞争力排行榜: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并且在华西都市报付诸实践后,一时间全国主要的都市类报纸都将主流化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理论研究界也对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现在将有关都市类报主流化研究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更好地推动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姚娜 《传媒观察》2004,(8):25-27
《华夏时报》是一份一出身就命运多舛的报纸。在诞生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四易其主,四变其身。报纸也随着总编/社长的变动不断调整定位:从关注弱势群体,克隆南方周末的“大报”,到服务少数中上层人士,办“新型主流报”的“瘦报”。然后是定位市民新闻的都市类日报的“小报”,到现在  相似文献   

5.
吴华伟 《青年记者》2008,(12):64-65
自从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并且在华西都市报付诸实践后,一时间全国主要的都市类报纸都将主流化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理论研究界也对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现在将有关都市类报主流化研究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更好地推动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11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零售价从1元提至2元为发端,拉开了中国报纸涨价的帷幕。2008年随着新闻纸价格每吨几近上涨2000元的飙升,不少城市报纸终于“扛不住”了。根据中国报业协会的估算,2008年全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80万吨,以新闻纸平均上涨1500元计算,整个报业的成本就将增加57亿元——这几乎将耗噬报业的所有经营利润。于是,报纸提价便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11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零售价从1元提至2元为发端.拉开了中国报纸涨价的帷幕。2008年随着新闻纸价格每吨几近上涨2000元的飙升.不少城市报纸终于“扛不住”了。根据中国报业协会的估算,2008年全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80万吨。以新闻纸平均上涨1500元计算,整个报业的成本就将增加57亿元——这几乎将耗噬报业的所有经营利润。于是,报纸提价便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8.
李新生 《青年记者》2006,(18):11-12
今年,齐鲁晚报提出了“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最近,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全国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中,齐鲁晚报又由上届的第五名,上升为第三名。这个飞跃是巨大的,它是报纸质量的飞跃,是报纸竞争力的飞跃,是舆论引导力提升的表现。如今市场化报纸对于自身  相似文献   

9.
新闻纸涨价 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如果没有纸张。报社拿什么印刷报纸、出版报纸?”这个问题在10年前(上世纪90年代)绝对是个伪命题,但2008年这一年.许多报社真的面临“等米下锅”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张雁 《新闻爱好者》2008,(11):101-102
经营成本攀升、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纸张涨价成为必然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各种纸张价格都在上涨,其中生活用纸涨了10%,包装用纸涨了30%,新闻纸的涨幅大概在20%左右。去年4月至今,每吨新闻纸已从4400元涨到5600元(不含运输及物流成本)。从行业普遍的预期看,新闻纸涨价还没有“见顶”,今年可能会涨到5800元/吨-6000元/吨。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怎样打好“主流新闻”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创办初期打的都是“市民牌”,从新闻题材的选择到写作,都体现一个“软”字。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相对老牌的都市报和新创办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举起“主流新闻”大牌。这种定位的调整,说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意识到“主流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这种调整,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争得了主动。但对都市类报纸来说, 打“主流新闻”牌,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8,(10):109-109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的晚报、都市类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反业赢利模式是以严重的成本倒挂为基础.结果是成捆的报纸未到达读者手中便被报摊主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在此情况下,减少报纸版面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新闻纸涨价而产生的成本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捂报卖废的经济驱动力。然而,就都市报而言,如果减少版面,广告的占版率就会提高,报纸内容就会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报业广告市场仍为买方市场,提高单位广告面积的价格来减少广告版面的方式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纸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提高、运输成本剧增、水电甚至印刷油墨都在涨价.报纸利润空间被压缩,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一些报纸已经开始涨价,<南方都市报>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其深圳市场的零售价从每份1元上调至2元,今年3月10日,南京市场上的4份都市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的零售价集体提高40%至0.7元每份.进入下半年,成都、上海、武汉、昆明等报业竞争激烈的城市也出现报纸涨价现象,9月22日,北京四家都市报也开始涨价.  相似文献   

14.
唐超奇 《传媒》2003,(10):32-36
都市类报纸的利润必须通过二次销售来实现,而根据市场变化和报社实际情况确定和是的发行量,可以说是都市类报纸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汪自力 《新闻窗》2014,(4):66-67
当今中国大陆有影响的纸质媒体,除了屈指可数几家辐射力遍及全国的“大报”外,绝大多数属区域性都市类报纸。几乎每个“区域中心城市”都有一份或数份在名称上或为“晚报”、或为“晨报”、“商报”或为“都市报”的报纸。  相似文献   

16.
陈红 《青年记者》2010,(8):89-90
由于受到国内和国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新闻纸价格飞速上涨,从2007年底的每吨4400元一路飙升到2008年6月份的每吨6300元左右。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大概占到60%~70%,新闻纸提价对报社的影响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08,(9):37-37
今年上半年新闻纸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提价,而近期新闻纸主流厂商又在酝酿新一轮的涨价。“刚性需求将推动价格一直上涨至2011年”的言论让报社、出版社倍感压力。然而,这次新闻纸涨价,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而整个新闻纸产业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沈丽琼 《新闻窗》2012,(4):56-57
近年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都市类报纸向主流报纸的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方向。而在转型进程中,影响力和关注度高的重大时政新闻,无可厚非地成为大多都市类报纸的重点。尤其是在微博、网络媒体盛行的“平民新闻”时代,及时、系统地强化地方时政等“主流新闻”,是一条提升竞争力的最为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全国都市类报纸蜂拥而起,“新闻策划”也随之应用得越来越多,成为各家都市报的制胜法宝。一些报社也因此设立过去从未有过的部门叫策划部,部门负责人叫策划人。这种从组织架构变动到人员设置的改变.足以说明“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到国内和国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新闻纸价格飞速上涨,从2007年底的每吨4400元一路飙升到2008年6月份的每吨6300元左右.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大概占到60%~70%,新闻纸提价对报社的影响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