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夏雨龙 《钓鱼》2008,(17):34-34
用拉饵的方法垂钓宜遵从“三适”。常见的适宜于用拉饵的方法垂钓的水体是多小鲫鱼的肥水体。拉饵垂钓的最大优点是诱钓合一,能有针对性地配制各种腥香饵料,能因地制宜地钓底钓浮,上饵速率快、扬竿频率高、中鱼几率大。而小鲫鱼的特点是好集群、摄食积极,虽为底栖鱼但有时也会上浮,  相似文献   

2.
王建防 《钓鱼》2006,(6):65-65
岁月其促,岁月如歌。尽管发丝已寥落,但眼睛不花,头脑清醒,手脚利索,虽生活中非诸事如愿,却幸福又快乐。一切皆因钓鱼常伴我左右。我钓鱼框框甚少,不拘一格。海也钓钓,淡也钓钓,常在依依垂柳下“休闲”,也爱在竞技池畔拼搏。哪儿有鱼,哪儿就有我。甭管鲫鱼、鲤鱼、草鱼、鲂鱼,还是鲈鱼、黄姑、梭鱼、黑鲷,也甭管鱼大、鱼小、鱼多、鱼少,有什么钓什么。甭管“悬坠”还是“传统”,也甭管虫饵、面饵、香饵、腥饵、酸饵、臭饵,用什么能钓上来用什么。垂钓天地甚广阔,垂钓方法多又多,又何必为自己上“枷锁”。竿为笔,水为墨,倾心谱写四季垂钓歌。…  相似文献   

3.
飞钩钓白鲦     
赵玉堂  刘昌海 《垂钓》2008,8(12):30-30
飞钩钓术是钓者巧妙利用鱼的习性而实施的一种传统拉竿垂钓方法,钓组中配置的串钩均为不挂饵空钩垂钓。用此法主攻野生白鲦鱼,效果可与挂饵垂钓的各种方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   

4.
孟清河 《钓鱼》2004,(10):20-20
鲤鱼,因其体大善游,中钩后急速的逃窜和强悍的挣扎力道,给钓鱼人带来感官的刺激,为钓鱼人所钟爱。常言道“三分技巧七分饵”。饵料选择及其使用,是垂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鲤饵的选择成为众钓友经常探讨的话题。有的说商品饵好,有的说自制饵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过多次垂钓的实践和总结,我个人认为,鲤饵要根据不同水情鱼情因地制宜区别用饵,而不能认为一种饵就可以“通杀”南北水域,”横行”天下。  相似文献   

5.
常邑 《中国钓鱼》2006,(11):41-41
先将香米(农贸市场有售)做成香米饭,再将饭捣黏,做成香米糕。最后,以香米糕为基础钓饵,根据不同垂钓季节、水域、对象鱼等实际情况,分别添加辅料,做成“五香”钓饵,垂钓效果好。具体制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老渔夫  朱广宇 《垂钓》2008,8(6):31-32
使用悬坠钓法垂钓小鲫鱼,常遇到鱼中途截饵,这时扬竿刺鱼,我们称之为“钓截杀”。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5,(9):51-51
经历十年风风雨雨的魔力饵王公司,为了能让全国的钓友进一步享受自然,享受的鱼的快乐,2005年在举办“百万回馈全国钓友”活动的同时,开通了魔力饵王的鱼直通车,在全国各地巡回推广的鱼技术。钓鱼直通车由魔力饵王形象大使曹阳先生及一些著名的垂钓高手组成,每到一地,将与钓友们交流钓技。 文摘!!  相似文献   

8.
罗有祥 《垂钓》2002,2(6):27-27
第一次用“锦龙”是2001年4月底。我与几位钓友前往大泉沟水库,垂钓一小时后还没见鱼影。我突想起包里放的“锦龙”鱼饵,取出一包后撕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使人闻之都欲吃上一口。我用“锦龙”饵与白面、棉籽饼粉按1:1:5搓成乒乓球大的两块投入窝中,然后直接用“锦龙”饵与白面1:1水搓后挂钩入水。  相似文献   

9.
于银富  王焕顺 《垂钓》2001,(1):47-47
在传统钓法中,钓者往往都是先打窝再垂钓,有的钓者还使用粘蘸饵,形成了立体鱼窝。鱼情好的话,整个鱼窝的中下层水域都有鱼在游动索饵。如果我们仍按“沉丝待鱼”的千年陈规老技,钓获量定然不丰。轻提、巧拖则是“主动出击”、“送货上门”、“服务到位”的钓鱼法,这种钓法使钓饵在提拖的过程中,死饵变“活饵”,活饵更活。即利用晃动、  相似文献   

10.
东山  张天林 《垂钓》2001,(7):20-21
鲢鳙既不吃蚯蚓、红虫等荤饵,也不吃面团、糟食等素饵,以前不被当作垂钓的对象鱼。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的钓友们发现鲢鳙喜欢酸臭味的饵料,尤其对水中雾化的面浆团感兴趣,于是发明了“飞钩”酸臭饵钓鲢鳙的妙方。从此,鲢鳙鱼也成为人们垂钓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认识鱼塘情况。严冬季节小杂鱼相对其他季节要少得多,因而使用饵范围大了,想用什么饵,就用什么饵,这是冬季垂钓的一大优势;去鱼塘垂钓者相对减少,环境安静,鱼的胆子也大一些,原来不上鱼的钓位也能上鱼,这是塘钓的另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垂钓实践中很多钓友都有这群的体会:不论哪种饵料,今天在此塘中很好,但明天换了一处池塘却不受鱼的欢迎,为什么?因为鱼塘里的水酸碱度不一样(也就是肥、瘦水的区别),加上气候、气温、气压、溶氧度等因素的关系,所以不可能一“饵”钓天下。  相似文献   

13.
郑玉德 《钓鱼》2008,(2):46-46
持竿垂钓,图个欢快。要钓得欢,还是要钓上鱼,光打白条,就达不到欢快的目的。野钓休闲,除了要懂得按季节、天气选位,分鱼种做饵、用饵,钓具组合匹配恰当等这些基本常识外,在具体实施垂钓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常见现象做到“十不要”。  相似文献   

14.
黄旺意 《钓鱼》2009,(23):37-38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句钓谚说明在整个垂钓活动过程中,钓点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鱼儿少吃少动、觅食活动范围不大、天寒水冷的冬季则更加显著。因为冬季垂钓主要是人找鱼,不是鱼找饵,只有找到鱼儿躲避严寒,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库的鱼吃食习惯大不一样,就是一个水库内不同钓点的鱼有时也吃不一样的食。一般说,肥水里的鱼喜欢吃素,瘦水里的鱼喜欢吃荤;鲤、鲫夏、秋喜欢吃素,春、秋喜欢吃荤。按此用饵,在一些水库垂钓的确很灵;但到了另一些水库按此用饵施钓,可能就不灵了。  相似文献   

16.
张忠江 《钓鱼》2009,(7):44-45
用喂鱼的颗粒饲料作鱼饵,现已风行各地。特别是到水库、池塘垂钓混合鱼,不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都把它作为首选佳饵,用“原塘颗料”钓混合鱼已成了钓界公开的秘密。那么钓鱼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使用鱼颗粒饲料作钓饵呢?下面我就介绍一下颗粒饲料用作鱼饵的有关知识,同大家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7.
罗爱田 《钓鱼》2007,(8X):46-47
经常有很多人垂钓的水域,里面的鱼被钓“滑”了,“博闻广识”,“久经沙场”,非常不易上钩。这些滑鱼长期在与钓鱼人的周旋中,积累了丰富的“抗钓”经验,行动极为谨慎,不会轻易越“雷池”,老奸巨猾!你的饵就是弄得再色香俱佳,伪装得再天衣无缝,它也不肯轻碰,“静观其变”,或拱物推饵,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笔者观察,在垂钓活动中,有些钓友使用蚯蚓饵是“粗放性”的,以致习以为常,本该能被钓获的鱼没有被钓获;本该能钓获较多的鱼而钓获较少,从而导致蚯蚓饵特有的优势,在垂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使蚯蚓饵成为名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钓鱼》2001,(2):36-36
有针对性地施饵是垂钓的精华,只有饵的特性与鱼的习性和口味相匹配时,才能达到钓对象鱼的目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春季钓鲫鱼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垂钓鳙鱼(俗称“胖头”或“花鲢”)的用饵,钓界首推酸臭饵。鲢鱼喜酸,鳙鱼好臭,似已成共识,几乎所有的垂钓出版物在谈及鲢鳙垂钓技术尤其是垂钓用饵时都持同一看法,香甜饵大都被排除,仅少数几种垂钓书把甜饵也归入鲢鳙钓饵,但排位最末。“鲢鱼鱼饵以酸味为主,而鳙鱼鱼饵以酸臭为主,并略带甜味……鳙鱼既然偏爱酸臭甜味,因此在制作鳙鱼鱼饵一定要使它以酸为主,以臭辅之,略带甜味。”《钓鱼技术问答》一书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