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评选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在国人的殷切期望中折桂.已经走过110年历程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作家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的标志,获奖者、获奖国度等也会随着这一全球盛宴而声名远播.莫言的此次获奖,证实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力.获奖后,莫言的作品在国内出现了抢购风潮.对于诺奖的强烈期盼与关注,催生了国内对于诺奖作品的关注,也幻化出强大的诺奖作品的阅读欲望与消费需求,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诺奖作品翻译出版的功利化.  相似文献   

2.
观点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3.
观点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6日,莫言在瑞典文学院举行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的获奖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的胜利,因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政治奖。获奖是我个人的事情,诺贝尔文学奖从来就是颁给一个作家的,而不是颁给一个国家的。但我相信我的获奖会  相似文献   

5.
观点     
《中国传媒科技》2012,(19):24-25
<正>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6.
安美 《新闻天地》2010,(11):27-28
巴尔加斯·略萨是28年来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南美作家,也是6年来首次非欧洲作家获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三篇作品进行分析,品味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作品中所展现的独特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中国文化界最欢欣鼓舞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力大、权威性高,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为世人所看重,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作家为这一文学世界最高荣誉赋予了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莫言的获奖,对中国人来说,是圆了一个梦想,我们终于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莫言的获奖,更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认可,这对于中国文学创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进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后,广大读者最关心的还是何时能看到中文版的获奖作家的作品。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荣膺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在世界文坛顿时变得炙手可热。凯尔泰斯原本在中国默默无闻,从未被介绍过,这次也一下子成为外国文学界、出版界关注的对象,而中国出版业当然不会错过这一大商机。  相似文献   

10.
《献给孤独的挽歌》是作家薛忆沩以诗化的语言对1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生平或创作进行的另类评介。作者以评论家的识见和良知关注诺奖作家个人命运和时代风云的冲撞,赋予了作品深重的历史感,并引领读者共同期待自由的"文学祖国"早日建成。作者卓越的叙事才能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使读者在随笔集中欣赏别样风光的同时收获更多的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1.
孤独的生涯     
《今传媒》1995,(5)
孤独的生涯文/[美]海明威虽然我没有演讲的天分,也没有修辞、用句的能力,我仍想在这里感谢主持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给我的诸位。众所周知,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未能获奖,所以,凡是获奖的作家都只能怀着谦卑的心、情去接受此奖。在这里,我不必举出他们的名字,因为每一...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获奖,从其作为一个社会一心理事件方面而言,消除了长久萦绕于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它所激起的心理波澜会在明年的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现后就归于平淡,而莫言在最初的喜悦之后也将渐渐陷入一种文学焦虑:下一步作品该怎么写?他必须面对文学读者的更高的或者更为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12,(10):12-14
当瑞典文学院宣布,来自中国的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持续了几个月的传闻终于得到验证,而争论与评议也如火石般不断地在各大媒体版面中碰撞。文学院对于莫言能够获奖给出的理由是:"他用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之间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对于莫言获奖,国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既有支持其言论作品大胆直率的,也有批判其创作过于阴暗偏执的。而不少作家认为,莫言获奖,中国纯文学将会迎来春天,势必带来一股文学热潮和阅读热潮。  相似文献   

1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作家诺奖"零突破"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文学作品创作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作品的"有效传播"对莫言获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展开分析,立足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技巧三个层面探讨对莫言获奖起到的推动作用,分享莫言作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效传播"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江蓬 《出版科学》2013,21(1):50-52
当下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之手,莫言获奖也引发了图书销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莫言图书热"现象成为图书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试图从该现象出发,探究我国图书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并就当前图书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率先为国人打开广袤而神秘的诺贝尔文学天地,对新时期阅读与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漓江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已出版72卷。该社在抓紧解决版权问题的同时,正加快出书进度,计划在近两年内将1901年开始授奖至1995年所有92位获奖作家按每人一卷出齐,以后每增加一位获奖作家即及时增出一卷。96年面市的有瑞士施皮特勒《奥林比斯的春天》,西班牙埃切加内《伟大的牵线人》,德国蒙森《罗马风云》,挪威比昂松《挑战的手套》,法国萨特《苍蝇》,比利时梅特林克《花  相似文献   

17.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伊米鲁·凯尔蒂斯(Imre Kertesz,美联社在他获奖当天的通稿中,专门标出了这位匈牙利犹太作家姓名的准确读音)给了世界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在10月10日的评奖结果公布前,西方舆论普遍看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等美国作家,凯尔蒂斯虽也在候  相似文献   

18.
追随着麦奇勒生动幽默坦诚得令人不很习惯的文字,我们知道这位在出版界呼风唤雨40多年的出版人,一生编辑出版了10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家没有成名或者没有获奖之前,这样的识英雄于草莽的慧眼,可不是每一个编辑都能具备的。  相似文献   

19.
郭群 《出版广角》2015,(16):18-19
2012年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的获奖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为国外更好地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提供了渠道。同时也拉近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励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能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学作品。要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挖掘和培养出色的翻译人才、提升文本质量、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借助出版的力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12年10月11日,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无疑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瑞典时间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了举世瞩目的一个答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10月12日,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以及莫言全部作品版权方的所属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京共同举办了莫言文集的新闻发布会,祝贺莫言获奖,并公布了最新最全的莫言文集相关出版情况。随着莫言获奖的消息确定,关于莫言作品的归属问题立刻也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