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倪毅 《历史档案》2023,(2):138-144
<正>清承明制,实行捐纳制度,捐纳项目、价格、手续、铨选的相关规定等在不同时期都有变化。关于捐纳制度的研究早年有汤象龙根据军机处旧藏档案所作的《道光朝捐监之统计》((1)),主要从捐监制度的起源、清代捐监制度略述、道光朝捐监之统计和道光朝捐监银之分配四方面内容进行阐释;许大龄的《清代捐纳制度》((2))以丰富的资料对清代捐纳制度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可称为研究清代捐纳制度的拓荒性力作。近年来,伍跃的《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3))从制度史与社会史角度出发,探讨捐纳的功用及影响,对捐纳研究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捐纳文书是在捐纳程序中形成的纸质文书,作为个案资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颇受重视。已经公布的捐纳文书,如安徽省档案馆藏同光年间捐纳文书((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明清徽州捐纳文书14件((5)),安徽师范大学藏同治十年(1871)户部执照和监照1套((6)),安徽黄山学院图书馆藏清代中晚期捐纳文书((7)),辽宁省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和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又称徽州文书、徽州文书档案、徽州契约文书等),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史料发现.徽州历史档案是徽州社会的民间记忆,是进行中国传统社会多维实态研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它使人们的目光再次凝聚徽州、解读徽州、重构徽州.今天,徽学的兴盛和徽州旅游业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说明了当今对徽州社会记忆建构的成功之处,这种成功蕴含着徽州历史档案的"记忆基因".  相似文献   

3.
西域文书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档案,文书残片修复是整理、保存及利用的前提和保证。修复方法的评价和选用是文书残片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国内外对于特别珍贵历史档案修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也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国家图书馆、旅顺博物馆、新疆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相同性质的文书,分别先后采用不同方法开展西域文书残片修复。针对上述4个馆藏单位不同的残片修复方法在技术方法、材料选择、修复效果与功能等方面展开比较;结合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4种修复方法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表明:“修补+开窗镶”兼顾修复、保存、利用等功能,从可实施性和修复后效果两个综合指标得出“修补+开窗镶”的方法最佳,“镶接技术”“册页装订”和“纸浆修补”次之。  相似文献   

4.
孟府档案中的敕命文书是清王朝颁给孟府主人的重要文书,也是孟府档案中的珍品,现存山东省邹城市博物馆14件。它是孟氏家族在清王朝时期家族地位状况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孟子及其家族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珍贵的文物。同时,也是我们研究清代社会状况和文书体式的标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明万历刻本《方洲先生文集》一书中所记载的一份极为珍贵的明代刻书工价资料,此类资料极为少见,是了解和研究明代雕版印书的经济成本、刻工生活状况及中国印刷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对江浙地区刻书工价和刻工生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通过刻工对该书的版刻时间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6.
《毛诗传笺》是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现存版本丰富,主要有:写本,石经本及宋、元、明、清刻本。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主要阐述写本与石刻本的现存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毛诗传笺》是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现存版本丰富,主要有:写本,石经本及宋、元、明、清刻本。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主要阐述写本与石刻本的现存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珍贵图书、资料由于纸张酸化而自毁的现象困拢着世界各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今年十月份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的纸张气相脱酸扩试研究和文书真空脱酸处理设备,标志着我国浩如烟海的珍贵图书资料有了“保护神”。这项成果是由南京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和南京市化工设计  相似文献   

9.
徽州文书整理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徽州文书的整理和开发利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几年来整理徽州文书工作的总结,研究了科学化、规范化的整理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建立徽州文书特色数据库,开发了应用管理软件,用以科学管理这些珍贵资料,并能方便快捷地检索和阅读,有助于研究者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此件文书系斯坦因1913年第三次中亚探险在黑水城所获、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印本部的汉文文书之一,东方部馆藏编号:Or8212/1243。该文书于1993年由郭锋先生在国内录文刊布,编号为Or8212/1243 KKⅡ 0244 a xxD,拟题"宋刻本孔颖达礼记正义(单行本)残页"。据郭先生介绍,该文书存12行,刻本,幅宽15.7×11.8厘米。录文转抄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制 (1)文书名称。亦称“制文”或“制书”。始于秦代,是中国古代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于重要制度颁布时使用之。清沿古制,凡大典礼宣示百官,则有制辞。如祭祖天地或册立皇后等典礼,均各颁制。 (2)中国古代皇帝所颁发的诰敕文书中,其  相似文献   

12.
孔府档案是指今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保存的孔氏家族在明代至民国时期对内、对外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档案,它具有历时长、数量多、形式独特、涉及地域广等特征,价值极高,有"西有敦煌文书,东有孔府档案"之誉①.就文书而言,其手本②、札付、启状、勘合等均少见于清代州县衙门档案,极为珍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礼记》是儒家有关“礼”之“记”的资料汇编。郑玄《礼记注》是一部全部笺释《礼记》的专著,其注多存异文,择善而从;校勘经文,非常详密;又《注》文博综兼采,力求简明精确,以至于《注》文往往少于经文。《礼记注》的版本可考者主要有敦煌卷子本、石经本、刻本三大类,其中刻本以《四部丛刊》本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是人们熟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大家,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和明清文书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他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是全面深入研究明清土地契约文书形式和内容的开山之作,他的有关明清社会经济史特别是福建社会经济史的数十篇论文,是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力作。他在林则徐研究上的成就,也是声誉久著的。  相似文献   

15.
连念 《浙江档案》2004,(4):22-23
契约文书是我国历史上使用长达数千年,广为流行的一种文书,是我国珍贵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价值愈来愈为法学、史学、文书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物学、档案学等学界所重视.本文简介了契约文书的保存现状、价值特点,重点探讨了档案部门加强契约文书档案发掘收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做好契约文书档案的发掘收集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明宋邦乂刻本存在着许多差异,让人眼花缭乱。本文通过仔细比对与资料考订,澄清了诸多刻本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了这些刻本不同之成因。  相似文献   

17.
《十道志》是唐代地理总志,早已亡佚,存世者仅有清人辑佚之作。今于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中又寻得其不同于辑本之佚文若干,可为《十道志》辑佚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锦屏文书是经济学、历史学、民族法学、生态学和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档案史料。为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贵州省人民政府和锦屏县人民政府对锦屏文书进行了科学的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9.
汉简是汉朝人留下的刻写在木简或竹简上的信件和文书.从汉简里我们可以较为细致地了解汉代的边防通信情况.所幸的是这些汉简近年来考古发现很多,仅居延一带就发掘出三万多枚,它们成为研究汉代邮驿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锦屏文书,原称“锦屏林业契约”.是指明清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锦屏县为中心的侗、苗少数民族,在长期从事混合农林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与历史面貌的原始记录。2005年以前称“锦屏林业契约”,其征集的范围仅以反映林业生产方面的契约文书为主要内容。“锦屏文书”是继“敦煌文书”和“徽州文书”后,我国民间文书的又一大发现,是贵州和西南乃至世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