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性,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款地震搜救机器人,主要有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西南部地区是地震频发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多达15次较为强烈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灾害的可怕不仅表现在其发生时间短、破坏力强,更因为地震发生区域多为山脉密集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因素多样,加之地震灾害对道路和通讯设施的损毁,加大了搜救的难度。为帮助地面救援人员及时了解灾区地形条件及受困群众的基本情况,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15)班的学生杨洲研制了基于STM32开发板的地震灾区救援勘探机器人。它能利用无线通讯技术(4G、WiFi等)对机载计算机进行控制,实现STM32开发板对机器人位移及机械臂操控,并且实现远程音频及视频传输。利用边缘化计算机技术对机器人在进入灾区后使用深度相机和雷达所获取的2D与3D地图数据与人体红外信息进行保存或远程传输,为后续救援人员进入灾区提供数据支持。能够与狭小区域的受困群众取得联系并输送水和食物等生命物资,为救援带来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乔峥 《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50-151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只有非常短的时间来寻找幸存者,采用救援机器人可以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并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通过救援机器人对救援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测是必须的。本文从救援机器人中传感技术的角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选择了合适的温度、湿度、气体传感器,并进行了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消防设备,可代替消防队员接近火场实施有效的灭火救援、化学检验和火场侦察。目前已有多种用途的消防机器人投入到使用中,比如消防侦察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排烟消防机器人和船用消防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5.
ROBOT 1-2-1     
这是一款做工十分精美的解谜类游戏,但是情节与大多数同类游戏不同。以往有关于机器人救援的游戏大都是某地发生灾难,人类的搜救人员无法进入这些危险的地方,所以派出了钢筋铁骨的救援机器人拯救人类安危。但是这款游戏则反其道而行,救援的对象变成了机器人,而玩家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机智的头脑,控制机器人顺利逃离苦难,拯救机器人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甘孜州地震带与发生的典型地震案例,对比玉树、汶川地震救援经验、教训,采用文献研究与专家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地震救援出现的突出问题,研究地震灾害发生时的救援建议与对策,并结合玉树、汶川抗震救灾的启示,提出了切合甘孜州实际的地震救援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然灾害条件下,生命通道受阻,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紧凑的抗灾救援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多关节机械手,具有3个自由度,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对障碍物准确的定位和抓取;机器人的底盘上设置了具有越障功能的底盘推出系统,提高了机器人的越野能力。设计了适应抗灾救援机器人工作环境要求的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地球上,似乎最不缺少的就是天灾人祸。继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发生了9级地震,随后又引起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数次爆炸;2012年,从席卷印度的洪水到肆虐的西伯利亚大火,再到几乎毁灭纽约的桑迪飓风;201 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2013年还没过去,地震、洪水、飕风已经屡次光顾……为了尽量减少伤害,进行灾后搜索、救援,有不少无名英雄付出了生命和健康的代价。此时,人们一定不会忘记机器人——是的,当大灾来临,机器人,还等什么,出发吧!  相似文献   

9.
城镇地区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当地震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大,因此进行灾后的快速评估对地震应急救援决策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发基于GIS技术的地震快速评估系统,通过GIS空间分析能力,获得空间震害损失的空间分布结果,以直观了解掌握地震灾区分布情况,为政府做出快速的地震救援和救援物资部署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邓扬  李辉 《考试周刊》2009,(13):239-240
“5·12”地震发生后,地震救援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心理学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灾难事件所导致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是灾后心理干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灾难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地震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及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祥瑞号救援飞艇成功平息撒哈拉机器人骚乱事件,堪称其救援生涯中的又一次奇迹。2179年夏天是个多事的季节,不断传来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机器人骚乱的消息,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22世纪科技发达的标志之一,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大量机器人的工作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几乎所有领域。它们任劳任怨,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机器人大量的出现和使用,带来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如何定位机器人的社会地位。2179年3月,世界机器人联合会成立伊始,就代表全球2亿5000万机器人向联合国郑重提出,要求获得和…  相似文献   

12.
从煤矿机器人在煤矿日常生产作业、日常监测与维护以及矿难事故处理与救援3个方面简要叙述煤矿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主要分析煤矿机器人应用和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从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防爆壳体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三方面给出煤矿机器人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18-25
面向单一救援任务类型,研究灾难发生后多机器人救援任务分配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微粒群优化的问题求解方法,以生成机器人救援任务分配序列.首先,根据被困人员(即目标点)的分布情况,根据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将其分成若干大类;接着,基于所分的类以救援个数最大为目标给出所求问题的数学模型;接着,设计微粒群优化方法来求取任务分配序列,并基于所求问题设计新微粒编码和解码方法.多种仿真场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许光泽 《下一代》2014,(9):18-18
5月12日,在我国第6个防灾减灾日里,丹江口市在大坝中学实施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一声凄厉急促的警报声在空中持续响起,大坝中学1400多名学生在班主任或课任教师迅速组织学生躲到课桌下避险,稍后地震停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紧急疏散路线紧张有序从教学楼撤离到空旷的运动场,经教师现场清查,发现有5名学生被困教学楼上,学校当即向地震救援指挥部汇报险情,请求救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井狭小隧道救援的难题,提出一种六自由度救援机械臂。采用六轮矿难救援机器人平台搭载该机械臂,设计了机械臂的连杆结构形式,利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建立了该坐标系的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方程,采用MATLAB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救援机械臂的连杆结构参数合理,满足稳定运动的运动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灾后救援机器人系统。系统由远程监视操纵站和机器人主体部分组成。机器人主体部分包含传感器采集系统、运动控制规划系统、实时通信和运动执行机构等,装载夜视CCD摄像头,实时获得512×582分辨率图像,通过热释电检测模块检测人体辐射红外线能量,寻找待救人员,并设计自动避障装置,避免机器人发生碰撞。远程监视操纵站配备相应的管理软件,通过实时传输图像对机器人进行远程遥控,观察分析图像信息,获得易发生二次事故的位置,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机器人系统数据和图像信息通过无线实时传输,形体小、响应快、实用性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午夜。强烈的地震在太平洋深处爆发。中国国家地震中心即时发出了海啸警报……随着一声轰鸣“,祥瑞号”救援飞艇腾飞入空,隐没在夜色中。此刻的华毅心情轻松,他甚至感到有点好笑“:祥瑞号”救援飞艇承接过许多艰难的救援任务,但像这样远航去接几只大熊猫,还是第一次。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18.
安全小卫士     
好吃。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啊?傻儿子,你没觉得地震?快走!是不是楼上的强强又在拍球啦?您也太过敏了吧!你妈说得对,确是地震了!地震?电视上演的多吓人!地震有很多种,如果先感到上下颤动,然后再感到前后或左右摇晃,则表明是近震,摇晃越厉害,震级越大;如果只感到摇晃,而无明显的上下颤动,那是远震,不用惊慌。刚才是远震,所以你感觉不明显。123456原来是这样。你怎么知道得那么多?你是谁?我是安全博士研究出来的机器人。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我要负责救援工作。对了,你愿意做安全小卫士吗?听起来很酷,我愿意!不好了!小贝,又有地震。我们要赶紧去救援…  相似文献   

19.
从汶川地震救援看我国应急救援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震的应急救援活动,分析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存在力量薄弱、装备水平低下、技术缺乏等问题,认为发展应急救援产业是提高我国应急救援能力与水平的重要策略。本文在分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需求的基础上,界定了应急救援活动的产业属性,提出了我国发展应急救援产业的宏观构想,探讨了促进我国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应急救援产业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1教学内容阅读交流有关地震(Earthquakes)的文化知识,主要是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地震前的征兆,地震过程中防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措施,震后救援情况和灾后重建等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