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研究性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不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自主的探究者。教师要关注幼儿,引导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游戏者。笔者就谈谈在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朱滢滢 《科教文汇》2023,(22):185-188
深度学习能力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深度学习是一种幼儿基于自身兴趣,主动探究、理解、建构新知识、新技能,并将其迁移运用于生活和学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与游戏紧密相连,幼儿的大部分游戏都有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游戏着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户外混龄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形式,有利于打破幼儿年龄和空间交往限制,进一步增强幼儿教育活动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混龄游戏的价值,为幼儿创设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让教和学不经意地发生在幼儿游戏中,从而促进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科学主题课程教学时,教师按照《纲要》的精神,注重幼儿自发自主的学习,积极开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把活动的主动权充分地下放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大胆的探索和问题发现、问题解决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多种经验。本文就以如何开展《磁铁的奥秘》主题为例,说明教师在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探究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探究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展开有关小班幼儿探究性行为的研究,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把握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时机,不错失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机会。本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发现爱主动探索的幼儿在思维、动手及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都较同龄人发展的更好。针对此现状,本研究提出,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经验,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5.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这些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探究能力,这些探究能力除了通过科学活动来发展,科学区也是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神奇莫测、变换无穷。幼儿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总想尝试着去探索和了解。因此教师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科学合理地提供探究的操作材料,因势利导并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探究,在学习中探究,在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的发现学习就是要立足于科学的探索,启发幼儿充分地与学习材料互动,与学习伙伴互动,与教育环境互动,从而去发现理解知识,使幼儿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幼儿喜爱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教师要运用"表情语言"的魅力、情境创设的魅力、简笔画的魅力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和好奇心,享受主动参与和创设互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杨爱霞 《知识窗》2014,(6):75-75
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区角,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对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为了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为了让孩子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我比较注重在主题综合教育中为孩子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提高孩子的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美术课是幼儿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情感,又锻炼了他们的创作力和协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任务,不要一成不变,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12.
李艳艳 《科教文汇》2014,(17):205-205,224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培养幼儿喜欢学习、具有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的前提。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幼儿好奇心重,在培养过程中家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好奇心的价值,不可盲目培养幼儿好奇心,以免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而这些区域材料也是幼儿隐形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教师和材料的双重帮助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显现出"正、巧、勇"之智慧,发展了幼儿健康活泼、好奇探究的个性,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经验,认为主题探究活动环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几点:教师观念的转变,变"死环境"为"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幼儿积极性自主性的挖掘,为幼儿提供自主创设环境的舞台;重视环境装饰中的师生互动,变环境为"第三位教师";利用家长资源,创设双向的、互动的开放式环境。  相似文献   

15.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激发幼儿的本能,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启发幼儿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使幼儿自发地、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学习、体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在以游戏为基础的幼儿活动中,本文通过案例探究的形式,对以"合作"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活动设计、策略选择、实施和反思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激发幼儿的本能,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启发幼儿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使幼儿自发地、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学习、体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改善教学方式和改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使音乐活动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教一句(或一个动作)、幼儿模仿着学一句(或一个动作),老师常常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低估幼儿的能力,没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注重技巧的训练,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选的活动,他们有了更多按自己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机会,满足了个体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主题活动是将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这种由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与提倡给予幼儿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区域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的作用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对于教育的认识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希望孩子从小能够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个性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简单阐释了现阶段我国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