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艺术在艺术创作阶段、艺术表现阶段以及艺术接受阶段都非常重视“空白”的艺术手法,它渗透在中国艺术的各个方面。而借助现代接受美学思想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个方面对中国艺术空白中所蕴涵的读者接受理论加以梳理,可以认为,中国艺术的空白使接受者在不断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的文学鉴赏理论——知青理论入手,讨论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理论与中国古代接受理论中的读者理论的异同,并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潜存的丰富多样的文学接受意识,从而发现它独到的东方式理论价值和现代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接受中的个体思维差异无时无处无不存在着,因此,对艺术接受美学理论及艺术接受阶段的研究富有价值.艺术接受思维可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完成四个阶段.艺术接受中的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体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个体思维差异对艺术接受有明显影响,且对艺术创造富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空白”也称“艺术空框”.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某些空白,让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充填.这种不着一字的空白,提供了读者参与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接受者所领会和赋予的意义.正如德国格·格林在《接受美学简介》中所说:“作品里充满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是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的一种文学理论 ,是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 ,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体系 ,接受美学虽然是一种文学理论 ,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本文就从接受美学角度 ,对电视接受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批评既是沟通文学创作和社会接受的中介性活动,又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对读者接受、社会进步和文学理论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批评家以文学方式传递美感印象,对读者具有审美吸引力,批评家的思想艺术分析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当批评家的眼光从艺术和美学的领域引向社会生活的空间,引申发挥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时,批评又具有干预生活、影响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在英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吸血鬼热"。它的成功是创作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动态交往的结果。作品的成功在于它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让读者能从中找到自我认同。它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艺术情感,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能让读者为之共鸣。这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接受理论的历史考查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借鉴接受理论的可能性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之一,人类对待与自己有关的问题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接受理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由联邦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所首创.它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情来阅读的,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读者心中形成的形象并不一致,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认为作品美学价值的实现是读者参与创造的结果,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作品就没有意义.于是就产生了接受美学,把接受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0,(19):159-160
藏族作家阿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者来说,应时刻牢记这样一条:文学是靠它拥有的艺术魅力去征服读者的,在各民族读者眼里,惟有艺术的魅力,才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  相似文献   

10.
沈文慧 《现代语文》2004,(12):13-14
文学作品的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它是文本结构中的"无",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倒叙、穿插、跳跃、意识流、时空交错等.最早明确提出空白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伊瑟尔所说的空白的含义大致有三重:第一重,相对于文学形式而言,空白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含蓄的笔法,是无法之法的暗示;第二重,相对于接受者的审美感受而言,空白是一种召唤,是以不全向全作出的诱导,是通过未到顶点唤起读者对顶点的期待和想象,它通过悬念引导读者对最终意味的具体实现;第三重意义是指空白组织和构成了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建构活动,最终形成审美意境,呈现艺术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1.
脍炙人口的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用极其洗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大草原景象,它特有的艺术气质给读者留下美好享受的同时,也使诗歌的生命得以延续不息.从文学接受、意境、色彩、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对《敕勒歌》的艺术特质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2.
“读者因素”(也可叫“读者无”或其它)是一个至今尚未被认识并提出的新的美学范畴。它是什么?是以怎样的途径获得存在?这是本文要追踪考察的主要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现象开始探讨。传统小说有一种情节倒置的处理方法,例如鲁讯小说《故乡》开头。由于情节倒置的大量运用,它几乎成了一种艺术模式。就情节的安排来说,它要受到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顺序的制约,但情节倒置的安排是与生活逻辑进程相背谬的。显然,导致这种安排的根本原因不是生活本身,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出于艺术接受的考虑。当我们去遐想第一个使用这种安排的作家的动机时,就会更坚信这个看法,由读者引起了艺术接受的考虑,并把这种考虑纳入了艺术思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为人所接受时必须要经过第一接受器官——视觉器官。因此,许多文学家、心理学家都承认视觉的造型功能。视觉也成功地担当着作品(作者)与读者间的互传信息的“信使”角色,接受文本的一般过程也首先通过视网膜的扫描,视觉受纳器的激活与传导...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及读者视野,主张艺术创造的终极目的在于召唤读者的期待,实现读者期待的不断重构。美国文坛新秀丹.布朗运用接受美学的思想创作了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运用密码式信息,使小说情节交织,悬念迭起,推动读者不断产生期待,扩展期待视野。文章作者以《达.芬奇密码》为文本,对丹.布朗小说创作的手法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德国的接受美学,给西方文论界刮进一股清新之风.它富有启示性地尝试了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研究文学的方法,强调读者及其阅读接受对文学研究的意义,突出了读者中心的这一理论范式.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指接受主体先行存在的指向文本的预期结构.将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可让我们重新审视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乡巨变》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历来毁誉不一,这种接受效应与其内在的审美张力紧密相关.首先,它有选择性地书写当时的农村社会改造,描绘生活真实与憧憬未来社会构成了乡村真实的复调性.其次,审美化的生活叙事形成了一个具有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民间世界,小说风格显然冲淡了其宏大政治意图的传达.同时,社会生活和读者视野的变化及多样性,也影...  相似文献   

17.
名著,即闻名的著作。它不是风行一时的畅销书,而是具有经久不哀的保存价值,拥有最广泛的读者,能够陶冶读者情操,培养良好素质和优秀个性的著作。阅读名著可以在读者心中种下善善恶恶的价值目标,艺术地接受丰富多采的人文教育,形成读者健全的人生。但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消费品.它诞生于生活中的心灵,又哺乳着心灵中的生活.诗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其全部奥秘存在于它的对象给定性中,有着较之其它语言艺术更为丰富能动的美的生成性.接受美学从接受主体入手,对此进行了拓荒性的研究,指出:诗歌内蕴着的美的生成性在读者介入之前,只是一种非自足的动态的“空白状态”,因而其内在结构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诗的读者接受状况进行了研究和思考,认为新诗的读者接受状况既不是“大众化”的,也不是“个人化”(“私人化”)的,因而,它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小众化”的。通过从诗歌内外作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新诗必定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诗(新诗)作为最高的生命艺术,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宠儿》中存在的召唤结构,分析作者在小说中为读者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接受、审美空间以及利用这些空间召唤读者进行文本提示、填补空白、更新视域的创造性阅读,进而发现文本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