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该走向何方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从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新特征出发,反思存在的新差距,明确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凸显价值引领,聚焦核心素养,架构面向新时代的区域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目标体系,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框架;具体通过实施“机制、课程、教师、浸润”四维策略实现区域推进,提升了师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形成了区域辐射引领效应,为深化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区域推进样本。  相似文献   

2.
王怡菲  陈宁 《九江师专学报》2005,24(4):93-94,98
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内在目标。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相一致,只有对大学外语教学进行适当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外语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国际理解教育的逻辑起点及新课标的支持,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条件。同时,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面临着“地理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意识薄弱、地理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编写缺乏深度、地理学习评价忽视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的困境,因此在教师发展、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中积极寻找国际理解教育的契合点是重要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公平及其借鉴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公平是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此也更加重视。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借鉴国际经验很有必要。其中,各国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教育界热衷于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各国积极制定政策,形成稳定持久的法律保证;保障教育经费,倾斜基础教育;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农村教育等经验,给人启迪,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我校被列为西宁市国际理解教育实验校。“中外经典作品诵读与国际理解教育”课题引领我们向着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小公民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注重国际理解教育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原则等有了新的认识,国家性和民族性、普遍性和个性、多元性和单一性、共生性和竞争性成为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属性。同时,国际理解教育能有效加强国际交往和我国对外开放,实现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形成了本土性目标、他国性目标和国际性目标的三维目标,能有效推进国际合作和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运用“四史”经典文献教学,目标是促进史论结合、讲授与引导结合、中国本位与国际视野结合。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应注意三个维度:一是视野维度,拓宽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脉络中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二是史实维度,细化历史认知,强化论证链条,加强学生对历史逻辑的理解,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三是理论维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理解一些疑难、敏感但必须正本清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渗透在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中。在中学语文领域,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国际理解教育的字样,但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贯穿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语文教科书的设计和选文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追求,综合性学习活动实现了语文实践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结合。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有着多方面的契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今后继续加大实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文章立足时代背景、上海城市特点和闵行基础教育需求,研究了“为什么要推进国际理解、如何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怎样保障国际理解教育的持续发展”三个核心问题.其研究思路和实践过程可以为其它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全球化引发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期间也必然会出现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张与对峙,文化冲突的核心内容在于价值冲突。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以学会共存为基本理念,以理解文化文本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加强外语教育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国际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时空,让人在异国文化氛围里体验对他国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熊川武先生在《理解教育论》中指出:尽管在总的教育目的上,理解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和现行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它们有明显的区别。理解教育自始至终让师生更好地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使他们的生命意义更加丰富。而国际理解教育与现行教育都只发展学生,基本上不考虑教师的发展,这是与理解的精神不大相符的。因为理解除了发生在理解主题自身之外,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理解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实现了理解,理解双方都必然发展。事实上,高质量的教育都是教学相长的。所谓教育生活质量是指教育氛围、教育资源、教育效益等的综合质量。它往往从师生的情绪状态、公正意识、权利运用和资源享受等方面表现出来。在现实教育中,有些学校的理解气氛淡薄,师生的教育生活质量较低。因此,理解教育尽力谋求师生共同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国际理解作为它的基本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之一,.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科文组织通过组织各种相关研讨项目、国际会议等多种活动促进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并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和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球化的今天成为各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青少年国际理解的教育是全球化和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教育目标方面将国际理解素养融入我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方面开发国际理解教育的显性与隐性课程,从教育过程方面改革拓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渠道。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的人文价值一直以来被忽视。以追求世界和平为核心观念,以文化为主线的国际理解教育在价值观教育中与书法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有很多契合点。本文从书法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相互关系论说入手,从选择书写字、情景设置、两种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三个方面总结在书法教育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文章对探究式教学中的深度意蕴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可达成目标性,并针对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提出探究概念,追本溯源;探究定理,质疑辨惑;探究变式,融会贯通三项策略,以不同类型知识创设探究环境,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独立思考、推导知识,真正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数学探究中提升思维深刻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确定位,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管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心理测查与科研相结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财经教育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财经教育改革的策略。即创新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教育目标国际化;调整学科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育内容国际化;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教育手段信息化;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合作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现实意义,即深度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建构与应用.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得出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可从五个方面具体实施的策略,即:把握核心内容,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巧设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深度探究;丰富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深度理解;组织深度练习,做好知识转化应用;注重知识梳理,建构深层知识体系,以此来促使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了激烈论争,其内容涉及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出发点、价值观等问题,对美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论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拟对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对学习的认识略显狭窄,对深度的理解脱离现实,难以有效地诠释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以及指导深度学习的教育实践。其深层原因在于,主流的深度学习认识对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的单维取向和机械移植,具体表现为对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体系和层次的曲解、误读。为避免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流于空泛,促进深度学习认识复归本义的改进策略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从研究者层面出发,厘清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与深度学习的层次关系,理性借鉴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构建深度学习本土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教育者角度看,观照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与深度学习的预期目标,理性借鉴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明晰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