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运用于景点名称的翻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导游词的选择,能使导游词显得亲切、易懂、生动,富有人情味;对景点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翻译,让国外游客快速、准确地了解与景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景点翻译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将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国外游客,有效地消解跨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地处江苏西北部的古城徐州,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徐州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有价值的出土文物,景点成为对外宣介徐州文化的重要基地。徐州博物馆景点介绍采用中英双语,英文由其中文版本翻译而来,向游客传达博物馆信息的同时也传扬着徐州文化。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徐州博物馆景点介绍的翻译失误,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国际交流形象。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广告牌一样,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支撑,以中国山西首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旅游宣传册为例,分析了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总结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特定景点(区)的标志,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但它与一般地名并不完全相同,往往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作为景点(区)的核心要素,旅游文本英译中,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点睛之笔,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采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胜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全面、正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在分析西安大慈恩寺简介英语译文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历史文化景点简介的翻译需要灵活运用"深度翻译"手法,做到"宁繁勿简",切勿"惧繁从简",从而最大程度地让译文读者获得跟原文读者对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感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46):150-151
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景点名称是集"识别、指向、诱导"三个功能于一身的一种特殊地名。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景点名称的翻译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西安市"大雁塔"名称翻译的实例,通过分析景点名称的特殊性以及翻译理论上的不同观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的名称翻译。希望本文能为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广东省佛山市祖庙景点的中英标识出发,针对现在我国旅游景观英文翻译现状,分析景点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科学的景观翻译方法不仅要从语言文字的转效性和通用性出发,在世界信息相溶互通的现代社会,还应该结合本土的历史文化和公共信息的特点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广东省佛山市祖庙景点的中英标识出发,针对现在我国旅游景观英文翻译现状,分析景点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科学的景观翻译方法不仅要从语言文字的转效性和通用性出发,在世界信息相溶互通的现代社会,还应该结合本土的历史文化和公共信息的特点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9.
珠海历史文化古迹是珠海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旅游资源,其景点简介的翻译是对外宣传珠海传统文化、发挥更大旅游价值的重要途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章以跨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对目前珠海市历史文化古迹景点简介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0.
杜思民 《焦作大学学报》2007,21(1):37-38,43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但其作用与一般地名(行政区划名)并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表示一一对应的地点存在,而且还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人文信息。在对景点名称翻译时,人们一方面应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地名翻译原则,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以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异化翻译策略:全球一体化走向中的文化期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渗透性是异化翻译策略的理据。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异化翻译策略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译汉采用异化策略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审美取向,达到丰富汉语语言、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汉译英采用异化策略是传播中华文化、挑战文化霸权的需要,在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基础上,构建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广告翻译既涉及语言转换,又涉及文化信息的传递,而后者往往会给译者造成更大困难。从文化差异、广告翻译的目的着手,结合众多实例,可以探讨英汉广告互译中如何处理文化信息,在广告翻译中可采用保留或重视原语文化信息、替换原语文化信息、增添译语文化信息、对原语文化信息进行删减四种基本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作者以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为基础,探索多种翻译方法在博物馆文本英译中的灵活运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从旅游材料汉英翻译的特殊性出发,讨论了如何对待原语与目标语不同文化背景对旅游材料汉英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最大限度的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和冲突,只有采用科学的、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意义上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英翻译由于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翻译时往往没有借鉴,而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现状又迫切需要发展相关的外宣翻译以提高时外宣传质量。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此翻译提供了新视角,探讨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翻译在具体语境下的动态顺应策略,并指出,译者在该策略指导下,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归化、异化、直译、意译、零翻译、音译等方法所形成的译文都是主观、相对性判断程度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国》用词考究,语言规范,综合运用了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手法,合理选取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中国饮食翻译提供了借鉴,展现了中国饮食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在国外的积极传播。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时常涉及的一个中介环节。本文在英汉互译中 ,引入跨文化交流意识 ,旨在立足于传统翻译学对翻译的认识上 ,从跨文化角度深化翻译的内涵 ,并通过分析翻译实践与某些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 ,突现出翻译中易出现的文化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中应持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者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文化的吸收与输出都同样重要.在开展汉译英的时候,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双重障碍,也应当考虑中外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既要适当吸收外来文化,又要适当对外介绍华夏文化.因此,对于汉英翻译中文化词汇的解读,提倡尽最大限度保存并再现本国文化,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汉译英水平低下的现象,如何改进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利用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建立一种有效的汉译英翻译模式,以求与传统的翻译方法互补。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隐喻系统,通过判断汉英概念隐喻系统所蕴含的文化意象的一致性、相似性或相悖性,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手段避开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翻译观点的争论,促使学生利用概念隐喻认知学习,掌握这种更为实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