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在文学和音乐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要科学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桐城歌,必须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桐城歌在演唱形式、节奏节拍、音阶调式、旋律与曲式结构等方面的音乐文化特征。对桐城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能为桐城派文化研究、黄梅戏音乐研究、中国民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桐城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存于菜子湖水系区域内,既沾溉了桐城地区悠久的民歌传统,又受到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桐城渔歌继承了“桐城歌”最典型的“七言五句体”艺术特征,并保留着“桐城歌”传统的起句“程式”要素。桐城渔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当以对待“非遗”的客观态度看待它,做好相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桐城歌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当地居住与交通的视角看桐城歌的物质民俗,既展示了栩栩如生的地方风情,又彰显了魅力无穷的地方文化,为研究桐城地方民俗文化打开了又一扇窗。  相似文献   

4.
"桐城歌"基本体式是七言五句式。它于明代前期在安徽桐城地区兴起,随即传播到桐城周边地区,在地域文化认同中形成了"桐城歌谣文化带"的核心圈子。晚明至清代,"桐城歌"沿着南北东西四个方向拓展,并在传播地与当地民歌相融合。整个传播过程以安徽文化为纽带,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桐城歌谣文化带"。  相似文献   

5.
桐城文化,作为历史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对其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境:将桐城派文化等于桐城文化;行政区域的变迁对桐城文化的割裂;以皖江文化覆盖桐城文化。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桐城文化的研究,必须科学定位桐城文化,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分门别类,挖掘桐城文化的当代价值,丰富桐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桐城文化,作为历史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对其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境:将桐城派文化等于桐城文化;行政区域的变迁对桐城文化的割裂;以皖江文化覆盖桐城文化。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桐城文化的研究,必须科学定位桐城文化,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分门别类,挖掘桐城文化的当代价值,丰富桐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8,(2):86-90
桐城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桐城方言词汇,具有很高的语言学和文化学价值。论文以桐城歌为语料,从词义差异、词形差异两个方面,将桐城歌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桐城歌中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关词汇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汪毓 《文教资料》2008,(32):65-67
民间歌谣是一地民风民俗的反映,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桐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内涵丰富的桐城歌谣.本文以桐城歌谣为分析对象,指出它在方言研究及文化贮存方面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桐城歌谣承载的文化内容,以增强人们对桐城歌谣的保护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河阳山歌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传统的河阳山歌,感受传统河阳山歌的魅力,让孩子们融入河阳山歌的情境中去感受它、接纳它、喜欢它,才能谈得上传承和发扬。也使孩子们了解张家港,热爱桐城文化。  相似文献   

10.
桐城谚语多来自生产生活实践,语句简短生动,内容丰富凝练,寓意深刻隽永,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桐城谚语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孝贤文化为根脉的品德追寻、以和谐文化为旨归的公德塑造、以廉洁文化为内涵的职业道德养成,反映古人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孜孜追求。激活桐城谚语的精神滋养、教育感化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桐城文化是安徽省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桐城市丰富的桐城派文化遗存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而桐城派文化旅游美学价值的混乱不清,桐城派文化旅游定位模糊,导致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色不鲜明.桐城派文化品质趋向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旅游。确立桐城派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地位,提炼桐城派文化的旅游美学内涵,是桐城派文化旅游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羌巴舞”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艺术形式,它所蕴涵的文化本原十分浓厚。文章从原始牧业文化、狩猎文化、巫傩文化和崇拜心理学等方面揭示了其文化内涵。并通过对其文化本源的研究,使我们对“羌巴舞”这一人类重要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先秦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文学艺术档案汇编,其中表现和表达的各种事和情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诗经》挖掘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重点对《诗经》与西周民俗文化研究的史料进行综述,并指出从民俗角度研究《诗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民俗、风俗民俗和1:2头民俗。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和利用这些文化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体现,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以民俗为主体,讲解风土人情;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以民俗为点缀,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5.
南康"鲤鱼灯"是一项极富赣南客家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融音乐舞蹈、灯光造型、剪纸刻字等为一体,包含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促进客家民间工艺发展、发扬光大民间表演艺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桐城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桐城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要在充分认识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统一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改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环境,建设开放有序的民俗文化市场,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产业的目标,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立足特色,打造品牌,培养人才,建设阵地,扶持民俗文化企业等策略,推动桐城民俗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重庆方言脱胎于古巴蜀语。自明末清初以来300余年间,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且重要,重庆地区历经多次重大社会变迁和人口迁徙,受这些因素影响,重庆话逐渐形成了不同于西南官话区其他方言的特色。本文试简述社会变迁对现代重庆方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豫北民间传统美术资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古老的民间习俗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工艺。豫北地区可以说是河南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它在地理位置上主要包括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和濮阳市。这些地区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