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绍本《兼山堂诗序》云:“自古诗人多出幕僚。”文人游幕是历朝都存在的文化现象,分别在战国、唐代、清代达到三次高潮。而战国乃文学的非自觉时期,游士活动尽管对其时文学产生影响,但很难作为文学专题进行学术研究。唐代,文人游幕极为普遍,亦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戴伟华先生《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即最早对文人游幕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与幕府密切关联的明代中后期文学及清代文学的发展则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唐诗与湘江有密切的关系。唐文人因贬谪、赴任、出使、游幕等原因,时常途经湘江,即兴吟咏旅途的见闻感受,形成数量可观的湘江诗歌,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文学遗产,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及社会文化意义,还可见出唐诗与湘江、唐代北方文人与湖湘地域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越南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因此需要两国使臣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互通,而赴使诗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应运而生。在中越赴使诗中,有很多都描写到了中越的山川风景以及奇异习俗。从文学地理学视阈对赴使诗中的地理空间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进行挖掘分析,并探查其中蕴含的文人气质,以了解中越使臣们在互往中对民族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自我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唐代文学的意象林海之中,雁是十分常见的意象,它作为饱含文化的情感符号,是唐代文人悲苦情韵吐露的寄予对象,成为怀乡情思的代名词,表现了唐代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的天性,故唐代文人在诗歌中常借雁的迁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对鸿雁习性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怀乡、归依恋旧的心态,怀友、羁旅愁思的苦闷心情。唐诗中雁意向的描写和阐述,使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给予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以不可忽视的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贵平 《文教资料》2011,(22):10-11
唐诗中有众多描写笛声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唐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笛声的激扬、推动和烘托。从唐诗中的笛声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徐渭的文学创作与游幕生涯患息相关.在明代幕府制度下,文人的游幕带有维持生活的经济目的.但他们的经济条件并未由此根本改观.游幕为徐渭等布衣之士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军国大事和开阔视野的良机,还能藉此广交诗朋文友,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题材与内容.  相似文献   

7.
上京纪行诗是元代特有的文学作品,主要描写文人随驾上京时的见闻与感受,由于其内容主要为描写草原风物和少数民族生活,因而与唐代边塞诗有相似之处。但上京纪行诗亦不能定义为元代的边塞诗,它是以元代的"两都巡幸"这一特殊事件为背景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在题材上比唐代的边塞诗更具特殊性和局限性。且就元代的情况来看,"上京"并非边疆,而是一座重要的都城,故而上京纪行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边塞诗。将二者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有助于探讨上京纪行诗的独特风格及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李白游侠诗在其诗文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研究者对其描写的客体作全面、深刻、准确阐述的却较为少见。本文试图对李白游侠诗作一个准确、全面、深刻的定位,以补全对李白游侠诗研究的缺陷与不足。一、李白的游侠人生及侠义人格中国的侠文化精神传承到唐代,出现了战国以来任侠风气的又一高潮。一方面,任侠成为唐人社会价值观念的表述,同时也是文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9.
唐代应试诗虽然只是唐代诗歌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它有着令人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本文从情怀的寄托、想象的空间、艺术的呈现、意境的熔炼四个方面,选择应试诗中写景咏物诗与同时期其他同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以此来了解应试诗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唐代诗歌丰富多彩的一面,以及科举考试所造成的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0.
咏柳诗在唐诗中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与唐代特有的社会风气,人心理,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是了解唐代社会的一个窗口。本揭示唐代咏柳诗的化内涵和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1.
唐代西域诗是唐代诗苑中一束独具情韵的异域奇葩,其描写对象丰富独特(包括胡地风光,胡汉战争,胡人、胡马、胡酒、胡食、胡服、胡妆、胡乐、胡舞等),诗中充满浓郁的异域情调、民族风味、文化色彩。西域诗显示了唐人以昂扬奋发为基调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与心灵世界的扩展,体现出了唐人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诗刚健开放、自由爽朗的气质,拓展了唐诗的境界。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唐代西域诗研究并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论文对唐代西域诗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有待进一步开掘之处,并期待唐代西域诗研究新局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沈复是乾嘉时期的游幕文人,其创作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一书流传后世。此书主要以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书中多次提及沈复的游幕经历,因此文人与幕僚的双重身份使沈复的游幕文人形象自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19):189-191
本文追溯干谒行为的历史和其在唐代蔚然成风的原因,阐释了干谒行为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并较为详细而客观地分析了干谒行为孕育了干谒诗的产生,干谒行卷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李白、孟浩然、杜甫干谒诗主题思想的分析,分别揭示干谒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及他们各自对功名所持的人生态度,从而揭示唐代干谒诗的功利性,以窥见唐代铨选人才的全貌。本文以对比方法揭示三位诗人干谒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三位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中有大量以“桃源”为意象的诗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求仙主题的诗。这和唐代道教的发达关系密切,我们也能从这些诗中看到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睛感的影响以及中国文人心中对真、善、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中有大量以“桃源”为意象的诗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求仙主题的诗。这和唐代道教的发达关系密切,我们也能从这些诗中看到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睛感的影响以及中国文人心中对真、善、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兴盛的关键时期,饮茶已逐渐成为一件雅俗共赏的事。随着文人饮茶风尚的发展,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文人文化模式,茶与诗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而深广。文人不仅懂茶、爱茶,还以茶入诗,把茶的特性和文人的心态融入诗中。茶成为了寺庙和隐逸生活的重要内容,与竹、琴、鹤、蝉等意象有了密切关联。尤其是中唐以降,茶更成为了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文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茶诗中不仅能看到茶风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历代文人饮茶的特点以及文人在茶诗中所寄托的精神追求。文人借助茶诗,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表达了文人的独特精神生活。本文通过对明代茶诗内容的解析,从茶诗中总结出饮茶的特点,具体阐述明代文人寄托在茶诗中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8.
清代游幕与小说家的创作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文人以幕友为谋生手段是平常的社会现象.在幕友中出现了大量小说家,则是清代比较突出的文学现象.从阅读视野来看,清代除了官僚以外,一般落第的贫寒书生是没有条件得以博览群书的,而幕友的身份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阅读条件.幕友不仅能阅读官方、幕主的藏书,还可以阅读"邸报".从社会视野来看,清代埋头举业和考据的文人,与社会现实较为疏离,他们或不关心,或没有机会观察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然幕友在处理刑名、钱谷、征比等事务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其社会视野比埋头书斋的文人要开阔得多.清代小说家的游幕生活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清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与作家广泛的游幕生活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在《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结尾,曾经说过:“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还有一部分是描写民族风俗习惯、壮丽山河、名胜古迹、气候物产的,我们姑且统称为‘风物诗’,这也是边塞诗中人们常常谈到的内容。判断这些诗歌的价值,主要看它是否真切、传神地描写了边疆民族风物,诗中是否蕴藏着对祖国山河深厚的感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索,算是对前文的一点补充。唐代反映云南风物较早的诗人,当推骆宾王。他曾随军西域,后宦游蜀中,有人考证他  相似文献   

20.
王梵志诗是来自民间土壤的白话诗,它以广阔的社会内容、通俗的语言表达在唐五代诗中独树一帜。以唐代诗僧王梵志的诗为基本语料,对流行于唐五代民间的口语俚词从语义角度进行描写和分析,可初步展现唐五代俗语词的个中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