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审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审美化以审美的理论来观照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美的观念,从而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它既是一种工作思想,又是一种工作方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审美化主要应从工作对象的审美化、工作内容的审美化、工作方法的审美化入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来予以指导和规范.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从观念的转变,健全工作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素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探索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一系列创新,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其生命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是时代的呼唤,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新时期,在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开创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在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变化,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要树立创新的观念意识,树立人本理念、服务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处理好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国际环境多变,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社会环境的变化、东西文化的冲撞、信息网络技术等因素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挑战。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务实的工作态度,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以四所高校的辅导员作为研究样本,围绕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展开调研,具体问卷调查了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工作定位、职业认同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工作搜寻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过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向的自我认知,在综合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信息基础上,有效地建立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与匹配模型,实现毕业生与聘用岗位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信息板技术,采用2×2×8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士的职业决策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方差分析、T检验研究职业选项、职业属性对职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选项、职业属性对点击次数和查看时间的影响显著,同时职业选项数影响了决策的搜索深度;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士在属性的点击次数和查看时间上存在差异;在决策的搜索模式上,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士在四种职业选项任务中的搜索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确实暴露了一些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不少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这些要求的全面实现,期刊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唯有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由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和职责所决定的,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必然选择.要在指导思想、职能发挥和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取向和融入教学工作,并在服务教学的工作中推进办公室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工作地发展空间,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Job change now and in the future is a reality. Currently, job change appears to be a continental occurrence and is moving toward a global phenomenon. The present discussion of job chang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s not meant to be an exhaustive explicative of the topic nor is it inclusive of all future contexts for employment. The intent, instead, has been to encourage the consideration of a multitude of issues related to job change, and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of work in regard to this process. Research questions have also been delineated in anticipation of the refinement and expansion of current conceptualizations of job change in the future.Job change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in an individual's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nticipated, therefore, that this special issue about job change will, at a minimum, lead to a more informed and sophisticated mean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vening with individuals. Hopefully, the issue will stimulate thinking, dialogue, interventions, programs,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about job change. Regardless of the ultimate eventualities, job change offers excit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individuals now an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市场对高职技术人才的渴求和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对此,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拓宽教师队伍来源和完善教师队伍的评价等措施来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