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晖 《新闻窗》2006,(5):102-103
随着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日益加剧,传统媒体在其发展中不断审视自身,进而有意识调整着自身前行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反馈作为重要的参照系一直都为传媒所看重。这里说的受众反馈主要是指由专门的调查公司或媒体的相关部门对收听率、收视率所进行的调查。但是,审视当前的受众反馈,相比从前,虽然在调查视角、调查方法、调查环节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面对受众多样的审美需求,依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
通过读者调查得到读者的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界长期采用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调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从而改进工作。传播学引进中国以后,新闻传播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读者”的概念扩展成了受众(读者、听众、观众),传播观念也逐渐由“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传媒更加重视受众参与新闻活动的权益。在受众调查方面,也开始运用更加科学的现代化方法。 受众调查的做法较多,基本渠道是两条。一条是受众主动反馈渠道,主要通过受众来信、来电、来访,了解和研究受众收受新闻后的反响。另一条渠道是媒体主动“出击”,收集受众意见,方法可以有:电话访谈、个别访问、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设立评报员,以及开展全国性、地区性和专题性的抽样调查。在众多的受众调查方法中,读者来信法简单、方便,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的报刊、广播电视事业中  相似文献   

3.
受众,是信息流动的归宿地,是信息消费投资的最大客户,同时,也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反馈信息资源”。研究受众,对于新时期我国的媒介来说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而受众调查,则是获取受众反馈信息、把握受众心理的主要手段,也是新闻学、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得以成立与深入的基础。我国现阶段的受众调查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哪些特性,在实施操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历史的回顾受众调查在我国的发端应是1936年底至1937年初由顾执中先生主持的“上海报纸和上海读者调查”。调查问卷共提出了8个问…  相似文献   

4.
尹芊又 《新闻世界》2013,(4):101-103
媒体的健康报道失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导致受众的错误认知,引发社会恐慌等等。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分析时下国内媒体在健康报道中暴露出来的三方面问题:未调查而先报道、夸张失实而引发恐慌、专业性不足且轻反馈。着重分析报道失当的原因和危害的产生,并关注这些报道的一些新特点,从媒体与受众的双向传播过程与效果来审视时下国内的健康报道。  相似文献   

5.
一、受众调查的广泛开展 苏联时期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观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之后,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决定着传媒的生存与发展,这就使传媒必须面向市场和受众.  相似文献   

6.
“反馈”是现代控制论的核心概念。新闻正是通过传播有效信息,对社会起到某种调节、控制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媒向社会公众传去一定量的信息。此为输入信息;社会公众接受信息后,发生一定反应,产生一定效果,此为输出信息。把输出信息(群众反应)从受众这一头,传回新闻传媒这一头。进而影响下一步的新闻传播.这就是反馈和反馈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在内的所有通讯控制系统.若要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都不能缺少回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已由一个技术热词变成一股社会浪潮,对信息、政界、商界等领域都形成了冲击。传媒业作为数据的生成者和拥有者,也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和预测受众行为;有利于内容创新,强化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入性;加强受众互动,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的价值;促进传媒人才整合,对传媒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传媒低俗化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本课题调查分别对受众和媒介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传媒低俗化程度、受众对传媒低俗内容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否一致、低俗化现象成因及其治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获得了比较数据,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倪珊 《采.写.编》2016,(3):145-145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近年来,省市级传媒已成为控制和引导都市消费文化的重要力量。它直接影响当地受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从而影响当地消费文化。省市级传媒在市场化影响下,加速了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消费主义强化了与受众的亲和力,使传媒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化。省市级传媒应当理性审视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一是立足中国现时国情,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二是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青年受众是大众传媒受众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视的受众群体之一。对青年受众来说,大众传媒可称其为是他们的“师与友”。广大青年受众不仅将大众传媒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将其视之为消遣娱乐的最好方式。近年来,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传媒都试图通过自身结构进行不断变革和调整以广泛适应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要求以期达到在竞争中取胜的目的。尽管如此,传媒对青年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太理想,如在传媒如何才能适应、引导青年受众,传媒与青年受众之间在传、受问题上还有多大差距,以及传媒怎样更好地为青年…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www.zgix.cn)是为全国新闻工作者服务的专业网站,通过一年多的网站运行实践,综合广大新闻传媒界受众(包括新闻从业人员、传媒研究人员、其它宣传工作者和传媒院校学生等)的意见建议和反馈情况,我们对传媒界受众的资讯需求有一个大致的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引导着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和反馈,它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为例,指出新闻从业人员在传媒活动中对新闻标题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蒙古族受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允 《当代传播》2005,(3):50-51
新疆大学于2002年起在新疆进行了一次大型受众抽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新疆传媒现状、受众状况,从而进行现代化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调试分析。在这次调查中,包括100名蒙古族受众,男女各占一半,受众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带的分布都较具有代表性(见下表)。居住地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公共危机中传媒对受众的心理引导,本文以汶川大地震为个案,对灾区受众媒介接触及对媒介的心理反应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各有优势,互补互动;从受众对媒介的心理反应看,受众的需要、情绪、认知、评价等心理特征和媒介影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传媒日益发展、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目标受众”空前地被重视了起来。人们在发展的对比中清醒地看到,那些成功的传媒,无不是牢牢地拥抱住目标受众的传媒。  相似文献   

17.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2008,(6):15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刊决定举办"改革开放30年与新闻事业发展"有奖征文活动。文章拟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审视和疏理30年来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教育、传媒体制、市场机制、受众研  相似文献   

19.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19-19
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后,我们的传媒进入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既包括新闻传播业也包括其他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媒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传媒市场形成的标志有: 1.我国的新闻传媒被程度不等的推向市场,迄今为止无一没有进入市场。 2.在传媒市场中受众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传媒已经认识到受众是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新闻传媒最终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刊决定举办"改革开放30年与新闻事业发展"有奖征文活动。文章拟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审视和疏理30年来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教育、传媒体制、市场机制、受众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