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在某些癌症中发挥作用。为明确PTBP1在人体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汇总了调控PTBP1相关的mi RNA、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和RNA结合蛋白。另外,我们重点阐述了PTBP1充当糖酵解、细胞凋亡、增殖、肿瘤发生、侵袭和迁移的调节剂,并为制定有用的癌症治疗策略做出了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其中除了编码基因,还包括大量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lnc RNA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正在被深入研究,在NSCLC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最近,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癌lnc RNA:LINC00152(又被称为细胞骨架调节RNA)。LINC00152在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上调LINC00152表达已被证实在体外能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且在体内能促进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本文综述了LINC00152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其特征在于通过溶酶体依赖性途径降解和再循环胞质成分或细胞器。它与乳腺癌的耐药性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 RNA,mi RNA)是小的非编码分子,可通过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来影响众多细胞过程,包括自噬。许多蛋白质和途径能调节自噬,而其中一些反过来又被mi RNA调节。另外,这些mi RNA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耐药性。耐药性是乳腺癌患者远处复发、转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乳腺癌自噬与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还讨论了自噬相关蛋白和途径及其相关的mi RNA在乳腺癌耐药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疾病长期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目前针对重要信号调控通路的一系列靶向抑制剂在临床后期业已出现耐药现象,迫切要求人们在肿瘤生物学研究和靶向治疗方向不断寻找新的可替代性靶点。长链非编码RNAs(lnc RNAs)作为最新关注的研究热点,其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重要调节功能不断被我们及相关学者重点报道。随着RNA通量深度测序等相关研究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使人们得以饱览赏析lnc RNAs作为健康和疾病重要调节因子的宏观图谱。本综述总结了胞质lnc RNAs在调节肿瘤重要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癌症的预前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竞争性内源RNA是一类非编码RNA,能与微小RNA竞争性结合,进而调控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主要包括假基因、长非编码RNA、环状RNA等,在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ceRNA的机制假说,及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人类复杂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表观遗传学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对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基因调控及其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分析其介导基因调控的详细机制提供参考。同时,阐述了非编码RNA与牙髓干细胞二者的关系,总结了非编码RNA对牙髓干细胞的作用,并就非编码RNA对牙髓干细胞调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非编码RNA在细胞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生物发育和多种疾病中发现了一些由非编码RNA(nc RNA)编码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在本文中,我们简要总结了几种由nc RNA翻译的微肽分子及其功能。此外,我们还总结了调控nc RNA的可能机制,并且提出了一个生物"开关",即细胞在一定的刺激或应激状态下,能够触发nc RNA分子由非编码状态到编码状态的转换。nc RNA的潜在编码特性及其微肽产物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希望为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RNA在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发现支持了生命起源于RNA的假设。在人类基因组中,大部分的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被称为非编码RNA基因。长非编码RNA(lncRNA)是其中最大的一类,其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虽然一些lncRNA已被证明是调控基因表达和3D基因组结构的重要元件,但是大部分lncRNA还未被研究和注释。本课题组利用大量基因组数据,提出一些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人类lncRNA进行功能注释。我们与其他同领域课题组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组数据挖掘可帮助加深对lnc RNA功能的理解,并为与疾病相关lncRNA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肿瘤等危害人类健康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外泌体中lncRNA研究的深入解析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癌症发生发展机理机制,并有助于为进一步肿瘤精准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潜在标志物及临床靶点。本综述阐述了外泌体的发生过程及其内容lncRNA,并进一步通过深入总结外泌体lncRNA在肿瘤临床药物耐受中的作用,评估其肿瘤靶向潜质,揭示其作为潜在有效靶向治疗靶点和诊疗标志物的前景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特性及表观遗传学的一般机制,概述了非编码RNA在转座化及沉默、X-染色体失活、DNA印记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由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其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很少或没有编码蛋白能力.根据近几年来关于Lnc RNA的研究进展的报道,针对Lnc RNA的发现、结构与分类、功能及作用机制以及在动物(人、鼠、禽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创新点:通过使用整合的转录组分析方法筛选出与头颈部肿瘤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和HCG22在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预后价值,为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和探索新的预后标记分子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获得RNA-seq数据。结合差异表达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的方法发掘出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的lnc RNA,探讨其与头颈部肿瘤临床病理变化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外部数据集以及细胞水平进行验证。结论:发现9个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可能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病人生存率呈负相关。HCG22可能参与细胞表皮分化过程,与病人生存率呈正相关。此外,CYTOR和HCG22可作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独立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来源、作用机制等方面对tRNA、rRNA、小干扰rRNA、微小RNA、小核RNA、小分子核仁RNA等几种非编码RNA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RNA。研究表明,miRNA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个体发育等生物学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miRNA的产生、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种类、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细胞发育和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miRNA(micro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miRNA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miRNA可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抑制其翻译,或以其它形式的调节机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本文概述了miRNA特点、生物合成过程、功能以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已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它们在增强卵巢癌化疗耐药能力中的具体作用。创新点: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微小RNA(micro RNA)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能力,并确定了介导此作用的micro RNA分子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以微阵列方法分析其中microRNA表达谱。针对所获高表达microRNA,分析它(们)对细胞内糖酵解及相关化疗耐药行为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查找所获microRNA的靶基因,分析信号作用机制。纳入59名卵巢癌患者,以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方法考察所获microRNA分子表达程度的临床预后意义。结论:迁移至卵巢癌组织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mi R-1180分子。MiR-1180分子进入癌细胞后,识别并下调SFRP1蛋白(分泌型Wnt受体,起信号抑制作用),由此提高Wnt通路活性。活化后的Wnt信号通路可增强癌细胞内糖酵解水平(即Warburg效应),从而引起糖酵解依赖性化疗耐药行为。  相似文献   

18.
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与心肌梗死(MI)的病理发展相关。本文对目前血浆中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MI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总结了上述非编码RNAs的特点和关键作用,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其新的生物学关联性,内容包括:(1)全面描述了MI中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的表达、内源竞争RNA网络和“坏死前”的生物标志物;(2)分析证实非编码RNAs的靶基因在调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对化学应激反应等过程中富集;(3)对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MI中的调节机制、病理生理学功能和作为生物标志物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视角,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sRNAs即small RNAs或非编码RNAs(noncoding RNAs)是一类长度在几十至几百个核苷酸之间,执行多种功能的非编码RNA[1].sRNA分子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现已知广泛存在于从原核生物的细菌到高等的哺乳动物等多种不同的生物体内,主要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本文主要以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为例,就其sRNA的发现、功能、可能的作用机制及探求新sRNA的方法和Hbq蛋白在sRNA执行功能时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有关运动心脏发生的分子机制是现代运动心脏研究的热门话题。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它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蛋白质翻译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在人类,约1/3的基因受micro RNAs调控。最新研究表明,microRNAs在心血管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将总结目前miRNAs与运动心脏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运动心脏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相关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