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最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便捷而多样的艺术创作方式是其最大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染缸,其中充斥着错综复杂的各类元素,作为一种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中的艺术类型,它颠覆了传统美学体系,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审美的认识,是全新的视觉体验。美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说过:“从20世纪的下半期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悲为喜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新媒体艺术还推动了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在不经意间渗透到我们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艺术走向大众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境地。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艺术的发展方向出发,分析新媒体艺术的背景和特点,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舞蹈与传媒技术交互"形式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以来新媒体舞蹈的结晶之作.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媒体技术将现代与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良好的展现形式.从技术应用方面来分析,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网络、影视等方面的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这种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传统的电视剧、电影、剧场舞蹈等方面各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末"架上艺术"概念的形成是时代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这一称谓的出现预示着我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即在装置、行为、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对传统视觉感受形式的冲击下,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理解。架上艺术,因其直面生活的鲜活性和独特的个性化手感经验,在面对新媒体视觉文化带来的人与鲜活生活的隔膜和对人的同质化"规训"中,显示出了它独特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新媒体为技术平台,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价值:思想性是其作品更深层次的素质和内涵的体现.进而以皮影动画、运动的绘画、虚拟表演技术、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等实际案例,揭示了新媒体为传统艺术的展示、保护和再创作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杨潇璇 《考试周刊》2015,(43):22-2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的理念与感受,而当武术与舞蹈相融合的武舞艺术邂逅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当下新媒体表演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并以一种新的形式与现代科技结合,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研究新媒体语言的形态特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用新媒体语言承载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气韵。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语言的特征,同时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下称中国元素)及其内涵;接着分类论述了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融合的形式;最后论述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融合的意义,提出只有实现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的融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众多艺术门类中,20世纪末诞生的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美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美学方法和原则,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主要体现在其突显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这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维度中又分别包含有机联系的若干个重要维度.在精神性维度中,新媒体艺术又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体验维度;在制度性维度中包含公共领域的自律化维度和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维度.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维度分析,对于我们理解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的复杂命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化给新媒体艺术教育事业提出了若干新的问题,包括如何建立新媒体艺术相关专业,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创造能力,如何开放式教学,如何加强市场意识。本文从新媒体艺术与文化传承、文化科技、文化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新思路。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本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整合当地优势资源,突出各校的办学特色;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面向产业,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本国、本地培养新媒体艺术人才,应该是我们新媒体艺术教育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艺术观念的变革和艺术史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扎根于现代艺术的肥沃土壤,现代艺术实践和艺术精神为新媒体艺术之横空出世提供了充足养分。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现代艺术实践和思潮,包括活动艺术、机器美学、达达艺术、未来主义、偶发艺术、实验电影、波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之缘起,并非只受一个艺术流派之艺术实践及思想影响,它从现代艺术思潮的各流派中吸取有益养分,表现出一种混杂或者说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艺术创作呈现出与传统艺术不同的特质,表现为创作主体身份归属的复杂性、创作媒材的非物质化倾向、非线性叙事和超文本、超链接的艺术表达方式.新媒体艺术对传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规范产生了强烈冲击,探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出现的新变化,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媒体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资讯快速发展和相互连接的当下,当代艺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勃兴。随着众多数字、传媒、电讯、网络等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除了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对单一媒介的依赖性,也带来当代艺术媒介运用的转型。借助于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将现实与虚拟合二为一,开拓了未来对新媒体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前景。这是新时期下传统审美与媒体技术相互补充的结果,也是对整个人文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存在方式转向的隐喻。  相似文献   

12.
艺术:生存还是毁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先锋派运动对传统艺术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挑战,艺术即将或已经死亡的观点为许多人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艺术不会也不可能从人类的生活中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可能会以新的艺术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3.
集前卫艺术精神、后现代文化意蕴与数码技术于一炉的互联网艺术家是当代艺术批判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将矛头指向有关艺术主体、艺术版权及艺术惯例的传统观念,通过引入随机因素、进行戏仿与克隆等方式创造反艺术,以自己特有方式推动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创作路向:我们要将人民作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中心、源泉和话题,从人民中挖掘典型形象作为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并从社会现实中寻找创作题材以凸显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审美认知、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来,西方美术教学体系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占统治地位。在这种体系中,科学与先进的部分对弥补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排除西方美术教学体系的许多不利影响,应该引起高等美术教育从业者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创作中去,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拓宽了中国古老武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武术的体育文化内涵,也推动和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其它武术形式的开展,带动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竞技武术对整个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美术新课程体系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内容、形式上看,较之原来的课程标准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新的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其教学方式重在体验性,强调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外化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内化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贯彻体验性学习,必须做到三个把握:主客体的交融性、学习主体的实践性、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间人们朴实的心理反映,蕴含着朴素的审美观念。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美术教育结合,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民间美术在培养全人发展的生命体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道德教化、培养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