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巨变》作为奉献给共和国50周年华诞的一份厚礼,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向人们展示了百年来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进行的探索,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巨大建设成就。如果说确凿的史实和生动、简约的文笔是其历史的科学性、严谨性的体现,那么,因汇集了国内一流的领袖...  相似文献   

2.
江西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盛名,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绮丽的湖光山色留下过多少赞美的诗文,淳朴的民风民情演绎出多少动人的故事.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多少仁人志士、俊才英杰.改革开放的大潮成就了多少继往开来的业绩。为了全景式地展现江西的地域特色,开掘江西的文化宝藏,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2004年4月12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赣韵风情》栏目播出了大型系列广播节目《倾听江西》。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建设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终身教育的课堂.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通过图书馆登上知识巅峰,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到图书馆去,获得信息、知识,赢得智慧和创新的感悟!广大读者空前高涨的求知欲望,在上海发……  相似文献   

4.
百余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中西文化交汇中,探索社会进步的真理和改造中国文化的道路,有人甚至为此牺牲。我们需要了解、尊重和继承他们的努力,继续前进,完成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但中国却比其他国家更具有坚实基础和凝聚力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如同历史演进中的无数仁人志士,秉持并深受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盟会是历史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压迫,陷于苦难深重与极度屈辱深渊中。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仁人志士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但都失败了。可是民族意识磅礴于全国,反清思想已深入于秘密会党之中。中日甲午之战后,帝国主义划  相似文献   

7.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这是一个被历史佐证的真理。欲侵其国,必先乱其心智。先伐交,乱其国,而后伐兵。要搞乱一个民族思想,先搞乱它的历史。历史不乱,我们读的历史书不乱,我们的心智就会明亮。170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是活着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郫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繁盛,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明君贤仕,积淀了丰厚的廉政底蕴,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份特别的档案,这是一份书信,信封使用的是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专门信笺,旁边还详细记录了电报掛号及值班电话,这对研究当时历史时期的通讯方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园  徐洁  良瑜  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92-95
王园:“时尚”者,潮流也。作为修饰语,意思应该相当于“引领潮流的”,“为大多数人所追捧的”;作为中心语,则是一系列的赋予某种文艺作品一定特色的抽象元素。“小说”,故事耳,在其发展初期,大致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在文艺发展的历史上,地位日益重要,进而逐渐成为文学的重心、历史的镜鉴、思想的载体及至各类新思潮最喜光顾和利用的宠儿,以至于“利用小说”去怎么怎么的竞成了一种发明。  相似文献   

10.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耐人深思的话:“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派别,甚至比黑格尔,都要重视历史。”(《马恩全集》第一卷,第650页)这句话极其透彻地道出了历史科学的重要价值。历史是什么?历史有什么价值?悠久的历史是我们珍贵的财富,还是沉重的负担?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有仔细回味、思考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如果我们审视一下今天复杂的文化市场,不难发现,在当今社会历史科学的普及是何等的贫乏。这突出地表现在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之间的严重背离。一方面,我们大批历史科学研…  相似文献   

12.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来都是一个不平静的港湾。从火山爆发到飓风肆虐,从洪水泛滥到土地干旱,从局部争端到宗教冲突以及长年战乱,天灾人祸时时刻刻在我们身旁发生;从阿芙乐尔巡洋舰炮轰冬宫到原子弹轰炸广岛,从里根遇刺到海湾大战,科索沃危机、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从温州“2.24”空难到’98长江抗洪等,历史上每发生一次突发事件都与记者、新闻界有关。没有记者们的报道,便没有我们今天谈到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他们记录的。一、从列为“禁区”到逐步放开突发事件包括突然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恶性事故、涉外和涉台港澳…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照射出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振兴与崛起而英勇奋斗的壮阔画面:又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13亿当代中国人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美好的愿景而满怀激情,努力工作。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奋发作为的标志.是21世纪中国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燕赵传奇》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文化广播依托重点文化选题推出的一档本土文化特色的大型广播系列节目。 栏目先期推出“根脉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诚义文化”、“长城文化”五大主题,讲述河北历史,演绎传奇故事。500集的体量,五大主题的分量;以主讲人为基础,解说人贯穿全篇、穿针引线的播讲模式;用传奇化的语言讲述燕赵大地的厚重历史,用故事化的细节体现仁人志士的古今情怀。  相似文献   

15.
王琪 《档案》2014,(10):35-39
100年前那场虽败犹荣的辛亥革命,虽然早已风烟俱净.尘埃落定,但那些永生在历史天空里的仁人志士,依然端坐在我们头顶,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关照着我们。在这个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清明节气里,我又想起了家乡那位人称"辛亥老人"的魏绍武先生,这位著名的爱国人士、优秀的书法家,是家乡的荣耀与骄傲、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6.
名人故居如何出"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群明 《中国博物馆》2004,(4):32-32,86
本文指出“新”是名人故居的生命所在,从名人故居的宣传内容要不断出新,宣传形式要不断创新两个方面,论述了名人故居不能为历史而历史,文章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延续了20世纪末的创作热潮,一大批优秀之作不断推出,接连形成收视热点,成为我国电视剧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以我党我军的领导者、高级将领和革命志士生平事迹为表现内容的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类电视剧是独特的组成部分.这些电视剧作品,以电视剧的艺术容量和特有样式,再现了为国家民族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者和仁人志士的成长历史、革命生涯,成功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将帅形象和革命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有关城市的丛书一直络绎不绝地在上市,但都基本集中于耳熟能详的几座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是旅游热都.而且也基本上是从文化观光的角度来介绍景点的好处和逛街的去处的。200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城市文化丛书”为名出版的这一套似有不同:南京薛冰《家住六朝烟水间》、上海陈子善《迪昔辰光格上海》、苏州王稼句《三生花草梦苏州》、扬州韦明铧《二十四桥明月夜》,或自历史深处涉水而来,或自时光远处拂尘而出,让人在都市的灰色调中看见了一片人文的亮色。  相似文献   

19.
沈祯江 《新闻知识》2005,(12):81-81
如果说“报纸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就可以说“图书馆是昨天的新闻”,或说“图书馆里藏有昨天的新闻”。二既构成了这样的“时空”关系,就有谁为谁服务、谁为谁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滚滚流淌的黄河孕育了数以千计的仁人志士。而今在九朝古都洛阳这片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又走出了一位精明强干的理财能人——中共伊川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康风立。20多年来,康风立从普通员工做起,先后担任信贷科长、副主任、主任、农信联社副主任、监事长,现任伊川县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