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城 《成才之路》2009,(18):I0004-I0004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自从十多年前奥数热开始出现。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但是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对奥数现象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一时间,声讨奥数的声音不绝于耳。奥数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2.
辣评文摘     
粱好 《河北教育》2011,(3):32-32
奥数原本无错,错就错在将奥数视为谋求功利的工具,把奥数与入学、择校捆绑。别再把奥数教育异变为应试教育,别再把孩子训练成奥数的奴隶。革除奥数之弊,在于教育部门对固化的应试教育釜底抽薪的决心和勇气,在于对师资均衡协调的魄力和力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奥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采用随即抽查法,选取内江市第一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共300名参加及未参加过奥数学习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制测试题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显示:奥数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起着积极作用,其中奥数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的积极影响最为明显.在不同年级之间,奥数对初一、初二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较明显,因此,就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而官,建议奥数培训机构可在低年级开展奥数培训,而对于高年级可减少,甚至不搞奥数培训.  相似文献   

4.
宕子 《教书育人》2009,(7):26-26
近日,广州市奥校等机构开始招生报名,又引发新一轮的奥校热。为何奥数这样热?原来民校小升初考试在即,不少家长把奥数作为择校利器。然而奥数对学生智力是否有用?教师和家长却莫衷一是。由于曾经热爱数学——不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培训班,也没请过什么奥数家教——笔者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杨东平教授对“奥数”的攻击;然而,理智却告诉我,杨东平教授关于“奥数教育”的言论确实不无道理——“奥数教育”之害,的确甚于“黄赌毒”。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人们对奥数的评价一直毁誉参半,部分人认可奥数的教学方式,部分人则认为奥数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化了,因此不倡导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奥数,但从客观角度分析,奥数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就高中数学在奥数中的应用做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6.
田方方 《考试周刊》2012,(73):60-61
本文通过介绍奥数的主要概念。分析了奥数对中小学数学的影响,对于奥数如何引入课堂教学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探究了高中奥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和特点,并以自己的奥数学习经验为根据,分析了高中奥数学习对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影响,为高中生奥数学习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由于功利性太强,学习奥数是否有用饱受质疑。但奥数作为高中数学课本知识的拓展与提高,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正向影响还是巨大的。本文首先探讨了分析了高中生学习奥数的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奥数学习经历,研究了高中生奥数学习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为高中生奥数学习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教师》2011,(1):3-3
<正>"只有5%智力出色的儿童适合学"奥数",如今社会对奥数存在很大争议,根本原因是奥数教育走向歧途,被彻底功利化了。"辽宁省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数学系教授毕耜琨谈他对奥数的观点。时下,由于高考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教育》2009,(13):34-35
由于曾经热爱数学——不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培训班,也没请过什么“奥数”家教——笔者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杨东平教授对“奥数”的攻击:然而;理智却告诉我,杨东平教授关于“奥数教育”的言论确实不无道理——“奥数教育"之言,的确甚于"黄赌毒"。  相似文献   

11.
本期讨论的话题是“是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奥数方面的训练”。2009年,“奥数”成为一个热门词语,也成了众矢之的,“打倒奥数”的呼声愈演愈烈。为此,本刊组织了这次讨论。从众多老师的来稿中可以看出,我们要打倒的不是奥数,  相似文献   

12.
奥数心情     
《小学生》2013,(7):4-7
奥数,这个名词早已成为同学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我们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很想知道,想必正在学习奥数的你们也很想说一说:学习奥数,你的心情怎么样?学习奥数,给你带来了什么?也许奥数让你充满了成就感:也许奥数让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宋亮 《教育》2012,(2):36-37
1993年成都开启“奥数时代”,随后奥数在成都持续升温,2009年,成都已有1000多家涉及奥数培训的机构,假期参培学生最多时超10万人。为防止奥数功利化和全民化,当年,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禁令”封杀奥数。  相似文献   

14.
"奥数"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是全世界高中学生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由具有数学天赋或对数学非常有兴趣的中学生参赛,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因为爱好、特长而学习奥数是学生的自由,奥数本身没有错,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奥数.有人说"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片面的,说奥数教育是"万恶的"无疑也太夸张了,但不可否认奥数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炮轰"奥数——《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杨东平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  相似文献   

16.
日前,有好多同事来询问孩子进奥数班的事,放眼望去,社会上奥数事业如火如荼,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或孩子学习奥数,各种奥数班、家教和私塾非常抢手.在网络上输入奥数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出现三百多万个与此相关的网页,“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奥数网”……简直应有尽有.那么到底奥数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吗?  相似文献   

17.
家长追求孩子“奥数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奥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多大作用,而是无奈之下不计后果的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奥数: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晓震 《教育》2009,(7):36-36
奥数热催生出奥数经济,围绕奥数经济链,一边是奥数学校、培训机构、教材教辅出版集团及相关行业和人员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则是家长金钱、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学生被裹挟进奥数潮流中疲于应付……谁为“奥数热”埋单?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奥数一直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假期里,学生们蜂拥着去学奥数;开学了,学奥数的传单又铺天盖地地向学生们扑来。那么学奥数对学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东平 《生活教育》2012,(19):11-12
临近开学,北京上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意外地刮起了一场围剿奥数的风暴。这次风暴是由8月18日CCTV新闻频道的奥数报道引起的,此后,每天播发揭露奥数的新闻不止,来势不可谓不大。说起来,近年来社会对奥数的批判讨伐从未停息过。2008年我曾发表过一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博文,引起轩然大波,也只是媒体上热闹。奥数打而不倒、愈演愈烈,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