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平调词     
李白 《出版参考》2010,(2):20-20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北宋蔡襄书"云想"作"叶想".然未为人所注意.清人王琦认为是蔡氏落笔之误.另外,对于三首诗的本义,历来的解释都以为是咏人.本文从"叶想"非误的观点出发,重新论定三诗的本义为咏花之词.咏花为主,暗寓咏人.纠正古今说诗者对此诗本义的整体位移性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Matrix 《网络传播》2004,(4):58-59
白居易有这样一首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我想这首诗也可以作为网络情缘的贴切形容与写照。网络的匿名性注定了网络是不真实的。我们沉醉于其中,在网络中找寻自我,找寻真爱,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可这终究是一场虚幻,如花非花,似雾非雾。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千世界和复杂多变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烦恼也如影随形,挥之可去,去而又回,正如这首影子诗所云:层层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被明月送将来。曾有一位智者说过这样的话:"人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哪两件  相似文献   

5.
纠错二则     
"小诗"当为"小令"上海莱晚报B第2版《春来荠菜香》一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莱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6.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诗人漫步山间,来到一个地方,山径、白云、茅舍、枫叶,于是诗人把车停了下来,留连忘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个地方在哪?我不知道,只知道,岳麓山的"爱晚亭"因"停车坐爱枫林晚"而得名,不少学子不远千里相约岳麓山,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  相似文献   

7.
如茵碧水跳台悬并蒂芙蓉互争妍纵目群芳谁耀眼琳鑫携手上峰巅。妙曼空中似剪裁,凌波仙子下瑶台。姿臻幻境疑神助,倩影翩翩入画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赞颂着一位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健儿,给人一种旧瓶新酒醉心扉、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熟悉而寓哲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回响了半个世纪,与我们的心弦共振了几十年.这就是诗的力量,也是这首诗的作者,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力量.这位伟大的诗人是在山东大学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飞花拾零     
杨玉环是一个水平不低的诗人,《全唐诗》载有她的一首诗,题名《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渠袅袅秋烟里。转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张云容是个宫女,善于表演霓裳羽衣舞。有一天,在绣岭宫,她为唐明皇和杨玉环表演,杨玉环看后深为赞赏,就题赠了这首诗。这一首诗能写得如此地好,可见杨玉环写诗是一位高手,她  相似文献   

10.
湘绮危楼湘上文,才情海内旧传闻. 骚坛世谚称三上,著度予思占一分. 蠹简思人雠豕亥,逸诗听鬼唱秋坟. 石岩回浪昭潭月,酿作南天五色云. 这是民国年间著名报人、诗人,被誉为诗界捷才的张平子写的一首诗,题为《黄茅山馆湘潭文献集会叠前韵》.该诗内容深刻,言辞清丽,风格清新,用典贴切.  相似文献   

11.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2.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眼力的价值所在。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在不同职业者的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商人看到花,注意花的价格;诗人看到花,注意花的美;植物学家看到花,注重花萼、花瓣、花蕊……记者看到花,应该注意什么呢?除了具备商人、诗人、植物学家的眼光外,还应当从社会生活的视角去审视其新闻价值。湖北省保康县发现一处数千亩的野生腊梅,引起世界环保专家、植物专家的高度重视。通过专家考证,认定这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发现的第二片野生腊梅,专家们因此对保康县的生态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作,在<唐诗三百首>的五言律诗中,这首诗排在第二.诗的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向引用率甚高,在思乡怀人的散文中时有所见,特别是到了中秋节,更是频频亮相于报刊、亮相于荧屏,甚至成了联欢晚会的会标用语.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离武汉越来越近,光谷创意产业搭上了首班车。借助这几朵"云",普通人可随时与老外对话,拍出自己的3D《阿凡达》。目前动漫企业普遍缺乏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想添置比较齐全的一套,起码要花2000万元。由武汉银都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动漫云平台,可让动漫制作的  相似文献   

15.
我的童年好像是特别现世刻板的生活,只能通过精神的方式,从诗词歌赋中想象这个世界.阅读诗词,你会想了解诗人的一生发生了什么故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顺着这条线往下挖,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深邃杳渺、我们想象不到又没有边界的世界. 当下,有些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但从务虚的角度来讲,读书和不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几天不读书,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慌.有书作陪,我生活中其他的娱乐,都慢慢地退居其次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愉悦和陪伴.  相似文献   

16.
写下标题上的“送花”二字,脑子里想到的是一首古人的诗——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乃富庶之地,什么好东西没有,诗人却只选中了一枝梅花,送给远方的友人。这就是品位,这就是情怀。寥寥二十个字,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送花故事。“一枝春”从此成了梅花的别名。  相似文献   

17.
<正>"昆明池水汉时功……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这首诗为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诗之一,内容蕴涵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在长安西南建昆明池,习水战,以征服"西南夷"地区(秦汉以前云南及其周围的部落合称为"西南夷")的一段历史。从战国庄蹻入滇始,到秦国统一全国后初步把云南纳入统一行政,再到西汉统治者修昆明池  相似文献   

18.
青春无悔     
时间无论对谁都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她是一江春水,不舍昼夜,汩汩滔滔,东流到海不回头;她是一树春花,花开花落,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在这无尽无穷的流转之间,多少童年的欢笑、青春的向往、成年的辛劳,还有浩首的追思在展示、在传递、在碰撞、在交织……在这一幕一幕之中,有什么会是永恒?又有什么会永驻心田,让人铭记不忘?  相似文献   

19.
陈壮 《中国档案》2005,(4):45-47
随 着三 峡 二期 工程 的 顺利 竣工 , 历经 十年 的 奋 战,我 国 人 民 终 于 实 现 了 一 代 伟 人 “更 立 西 江 石 壁 ,截 断 巫山 云 雨 ,高 峡 出 平 湖 ”的 世 纪 梦 想 。 在 这 样 一 个 激 动 人心 、壮 丽辉 煌的 时 刻,让 我 们这 些档 案 工作 者再 回 首 ,看一  相似文献   

20.
一看到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一套长篇儿童小说《鸽子树丛书》,我立即被她那精致、温馨、大方的设计所吸引。鸽子树,又名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特有的珍稀树种,人们甚至称她为“中国鸽子树”。这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及云南北部。花开之时,远远望去,乳白色的花朵宛如白鸽栖枝,景色十分瑰丽。选择她作为这个儿童长篇小说系列的名字,策划者显然是想营造出一种欢乐、纯洁、友爱的气氛,这正是鸽子树给人的美好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