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完美的教育;充满智慧的爱的教育,才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本文从教师自身修养、人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爱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生命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了解到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而且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郑秀丽 《课外阅读》2011,(5):136-136
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该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体育成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有了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爱,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教育中去;有了对学生真挚的爱,才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愉悦的情感是成功教育的融合剂,教师愉悦的情感能创造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教师的宽容之情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对学生有宽容之情,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徐贤荣 《成才之路》2010,(19):80-81
宽容是爱,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了宽容之心才显出其师德高尚,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让人感受师德之美,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胜任其本职工作。那么,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  相似文献   

5.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信心、宽容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发掘闪光点.因为学困生心里脆弱,自尊心较强.所以一但他们有所进步,应该多加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用冷言冷语去批评他们.爱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信心是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宽容心是播撒美好的种子.缺少“三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爱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背后情感依存,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爱的情感教育,让爱之花永远在学生心灵盛开。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由此让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学中我们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非智力因素不可或缺。情感是思维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情感教育”点燃学生思维之花。在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情感美可产生强大的鼓舞力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情感教育”使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韵味,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一份爱心加一份宽容,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提升个人魅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拥有了宽容之心,就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可以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去探寻教育的真谛。1.宽容是一缕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宽容之心来源于对学生的善意理解。教师应该坚信,学生是善良的,对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21世纪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育,作为一名职教的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变化,本着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和爱护学生的原则,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用教师的宽大胸怀和无穷智慧去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为善,如何做人,从而去适应社会。因此宽容以爱的形式体现了教育的绚丽之美。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对象是人.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始终把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自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团结、友善的基础是爱.有了爱.才会产生“情”.真诚的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来说,更是一种促进团结友善的强大力量。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11.
正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手段,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建立师生间和谐融洽的情感,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为轻松愉悦。为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手。一、怀揣爱心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朋友,甚至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怀揣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因为有爱,老师的心态才会平和;因为有爱,老师才会宽容孩子;因为有爱,老师才会对孩子有耐心。只有心中有爱,有发自肺腑的真爱,与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不仅要以"才"取胜,启迪智慧,而且更要以"德"取"信",规范行为,以"爱"取"心",净化情感。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生之心,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来关爱每一个学生,身教胜于言传,还要用榜样的力量来了实现情感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情感的沟通教育。情感教育还要延展至课外,发散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全方位地实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罗玲 《中学文科》2009,(15):114-115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师爱的传播,是智力发展、发挥的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学生爱的收获,是心和心的呼应。  相似文献   

15.
人都是有情感的 ,没有人的感情 ,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以情感人 ,以爱育人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帮学生之所需 ,学生才能更加尊敬教师 ,教师说话才能更加入耳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 ,教师应怎样爱护帮助学生呢 ?笔者认为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严与爱的关系 ,做到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  严与爱都是一种教育形式 ,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代新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职业的爱、理智的爱 ,关心的爱 ,不是溺爱 ,更不是出于某种“义气”…  相似文献   

16.
教育活动是人的社会性活动,必然有情感的存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必然具有一种关于教育的情感。教育情感应该是一种基于普遍人类情感而又高于这种情感,针对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对于教育活动相关者的爱与关切之情,它的本质是爱的体验,包括教育信仰、教育道德感以及教育理性三个部分。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形成这种情感,教师必须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以理性的方式把自己对于学生的爱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爱贯穿和统一起来,简言之就是要用理性的爱把普遍的情感转化为职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马涛 《宁夏教育》2008,(2):26-26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儿童。”作为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满腔热忱的爱,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心。教育植根于爱,教育需要爱来做支撑,教师的爱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有朋友之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有开怀的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情知交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细腻、微妙、复杂的情感领域里与学生心灵相通,情知交融。要以教师的真实换来学  相似文献   

19.
罗玲 《中学教学参考》2009,(15):114-115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师爱的传播,是智力发展、发挥的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学生爱的收获,是心和心的呼应。  相似文献   

20.
吴俊伟 《辽宁教育》2013,(9X):94-94
<正>教育的技巧在于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帮助学生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出教师的出其不意,有点意外。教师一定要牢记:"教师最高的品质就是耐心。"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宽容。因为有犯错误的学生,才会成就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应严在错误处,爱在细微中。用教师的宽容,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