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并称     
一、同名并称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因而并称“李杜”。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和苏舜钦以诗齐名,故称“梅苏”。二、同派并称王维和孟浩然都擅长描山绘水,风格也有近似之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故并称“王孟”。高适、岑参两人善写边塞诗,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故称“高岑”。宋代词人周邦彦和姜夔都精于音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代表,故并称“周姜”。三、同门并称北宋六个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廌,都同于苏轼门下,当时有文名,推尊他们的人称之为“苏门六君子”…  相似文献   

2.
一.作家并称1.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文学家司马迁。2.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汉魏时期诗人。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初唐诗人。4.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5.高岑:高适和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6.李杜:李白和杜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7.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8.元白:元镇和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9.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诗人。10.三李:盛唐诗人李白、中唐诗人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11.唐宋八大家: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  相似文献   

3.
诗词包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诗人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彦周诗话>).  相似文献   

4.
从王、孟两首诗看二者诗风之异周俊南盛唐之诗,王维、孟浩然并称,为山水田园一派代表。作为同一诗派的代表诗人,其风格在总体上是基本一致的。二人的山水田园诗都有“清远恬淡”特色,且“诗中有画”。“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虽然苏拭此语...  相似文献   

5.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中国文学史风格流派录(三)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文学史家根据作品反映的题材,把盛唐诗坛上善于表现边塞生活的诗人称作“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和岑参。边塞诗派的作者结合壮丽、辽...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不同的诗人对同一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写出了题材相近、主题相似的诗歌,盛唐的边塞诗派便是伴随着开元时期的开明政治,国势强盛和扩边政策导致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而形成的。由于边塞战争的频繁,盛唐的边塞生活成为诗人所歌咏的题材和主题。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卓越代表,诗史上以“高岑”并称,他们的边塞诗从各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以豪迈雄壮的风格著称。  相似文献   

7.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诗坛两颗璀璨的明星,他们共同将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顶峰。二者又别具诗情与个性,在人生、创作、思想和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二者也有内涵丰富的共性,使二人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并称于世,共同哺育后代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几种主要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对盛唐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这两大流派态度明显不同。边塞诗都得到了充分肯定,被认为反映出盛唐时代精神;而田园山水诗在思想上的积极意义尚未被开掘、认识,似乎与盛唐时代精神了无关涉,以致在各家著作中,对田园山水诗派及其代表作家的评价,都不同程度地加以贬抑。如: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受佛老消极思想影响较深,在政治失意后过着退隐生活。他们的作品以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为主。思想虽然不高,但艺术上很有成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唐代边塞诗的讨论,大多集中于盛唐边塞诗派。诚然以高岑为主要作家的盛唐边塞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是盛唐诗苑中瑰丽夺目的奇葩,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量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但是,边塞诗在盛唐时期出现的这一高峰状态,是经历了渊源久远的孕育、初唐的奠基而产生出来的。“高峰”过后,还留下了强大的殿军—中晚唐边塞诗及嗣后的历代边塞诗。所以,整个边塞诗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0.
陈与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元代方回将他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成为此宋代最大诗派的代表人物。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与义是:“江西诗派而小异。”将他自山谷后山的藩篱内稍作分隔。从与义的诗作看来,他的诗风与山谷的硬涩及后山的枯淡的确是有分别的;除了江西的调子外,还有不少雄浑及平淡有致的作品。由江西  相似文献   

11.
浅论高适与王昌龄边塞诗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适和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边塞诗作代表着当时边塞诗的最高水平。但因为个性、经历、时代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二的边塞诗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作家并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在动乱中"自觉"的时代,作家和士人的独立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此对应的是,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抒写自我情怀的文学作品。此期作家并称现象开始慢慢增多,已能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宏观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并称现象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力图把握文学在此期发展的一些面貌、轨迹,更好地窥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自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个以上的作家常常被并在一起称呼,其基本形式主要有六种。因生活时代接近而并称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唐宋两朝的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因作品倾向或政治主张相近而并称 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并称“王孟”;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并称“元白”;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因生活地点相近而并称 魏晋时诗人嵇康、林七贤”因他们常在竹林聚游,;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  相似文献   

14.
张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3):55-57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其诗中颇具禅宗之意境而被誉为“诗佛”。但是由于唐代“三教并重”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士人的文化积淀及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老庄道家思想对其诗歌风格与意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王维的诗歌中若隐若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美学风格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学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继承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以来的田园山水诗的传统,诗歌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代表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又称“王孟诗派”。2.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诗歌多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以及边境的荒凉艰苦生活。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不少学者虽承认王维山水田园诗也体现了“盛唐气象”,但却不能代表盛世文学,它们只是盛世文学主旋律之外的音符。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实际上,从王维本人的精神风貌、诗歌内容及诗中洋溢的气息氛围来看,他的这些诗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盛唐人们的精神风貌,盛唐的社会现实,所以说它们也是盛世文学的代表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意在说明陶渊明对孟浩然的影响。陶渊明是东晋的伟大诗人,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唐代诗人,因而盛唐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和王维是这一诗派的代表作家。但后人学习陶渊明,并非无条件、无创造的机械摹仿。本文结合孟浩然本人的情况,从孟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作风和诗歌创作的内容、风格来和陶渊明比较,进而说明不同时代的作家之间复杂的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王维运用最自然凝练、最富特征的语言描写山水田同,点缀成一幅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文字代替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来展现具有诗意的画面,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继承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以来的田园山水诗的传统,诗歌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代表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又称“王孟诗派”。  相似文献   

20.
盛唐漫游之风是盛唐山水诗产生的土壤,盛唐山水诗多是诗人在漫游中抒写的,漫游推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漫游伴其一生,并对其进取求仕、仕隐矛盾、释老隐逸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孟浩然山水诗歌中的意象塑造、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也是在漫游过程中形成并逐渐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范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