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受众本位VS传播者本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播学研究中逐渐兴起的。尽管人们目前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大多数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最终还是认为,从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化;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性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这是我国大众传播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趋势。电视业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中西新闻传播史各个不同时期的对照比较,得出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分别以传者为本位、以受众为本位的结论,并从文化传统、理论指导、办报主体、媒介体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根源,最后辩证地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各自的利弊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是最能反映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报道题材。如何使形式单调的会议报道丰满起来?如何使相对静态的会议富有动感,使电视传播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在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电视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让会议新闻回归新闻本位,成为很多电视台时政记者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琳 《中国广播》2012,(3):68-69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必须坚守的宣传阵地。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种种冲击,主流媒体应当直面挑战、加速升级,以适应新生产力发展对信息传播提出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受众与传播者这两个概念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而存在,两者之间是“共生现象”,而不是传者主宰受众。随着“反馈”概念的引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因此,对受众的研究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旨在强调受众本位的回归,并在传播实践中尊重和保护受众权利。  相似文献   

7.
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前后30年的新闻业有着巨大的差异。后30年中国新闻业发生意义深远、成果显著的巨大变化。前后30年中国新闻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前30年的宣传本位转向后30年的新闻本位。正是这一带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其它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完成好这一长期艰巨任务,最终要落实在报道上。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既是媒体转型升级的需要,又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客观需求,也是国际传播破圈的迫切要求。由于“西强东弱”的传播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加上传者本位的惯性思维、平民视角的弱化,中国媒体的报道亲和力一直有所欠缺。主流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应通过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多做翻译、改进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媒体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国际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9.
叶菲  薛雯 《新闻世界》2011,(11):118-119
作为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受众在品牌传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成功实现品牌传播,特定的受众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Coach品牌为例,以受众本位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深入剖析Coach品牌的受众特征。  相似文献   

10.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媒介并不总是代表舆论。在近代中国,媒介仍然只是少数上层阶级的讨论平台,以党见、派见为本位,政治动员的舆论建构部分依赖于意见领袖与人际传播。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白话文运动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媒介语言的变化使得"在特定阶层内部的信息流动,借助白话文和报刊,向社会普罗大众扩散",对媒介功能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布莱恩赫多恩(PBryanHeidorn)是美国伊利诺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于自然科技资源(如生物信息)的处理和提供利用方面(如图形用户界面、识别信息检索等)。所以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中.赫多恩博士主要还是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不可避免地.人文、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强烈地影响到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说,作为纯粹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研究者在美国是不存在的,他们必须关心技术以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发布最新版本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评估指南、标准与产出评估》,新版标准是对2012年发布的评估标准的的延续与创新,包括16项指南、15个量化指标和6个领域的产出评估。文章对新版评估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标准文献资源概况、“标准分享网”免费全文标准文献资源网站、“标准分享网”免费全文标准文献资源的分类、检索、下载和利用5方面,对“标准分享网”网站免费全文标准文献资源及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CIP3与JDF组成的新联盟,以JDF格式作为描述控制印刷生产数字文档的标准,并于2000年公布了PPF与JDF两个格式标准合并后的版本JDF 1.1。    相似文献   

15.
开场白:刚满4岁的《每期一辩》能够欣逢千禧,实是阿昆与各位辩友的荣幸。“案卷标准化有利有弊”是新世纪的第一个辩题,应当强调刊物上的自由辩论和工作上的要求,虽有联系,毕竞不是一回事。千万别因为讨论,影响了您达标定级。今后的辩题,依次是:1.档案编研应当...  相似文献   

16.
电子书格式问题一直伴随电子书的发展,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本文梳理电子书格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封闭性和开放性电子书格式采用的主要竞争策略;发现目前电子书格式竞争还处于初期,并以技术竞争为主;指出未来电子书格式标准的形成,提出封闭格式将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手中,标准形成以开放格式标准为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信息化就是要构造和完善信息化体系,而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为加速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提供行政支持;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合法性,就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为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用度、高质量和互通性,就必须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国外标准“国际化”和国内标准“走出去”的现状。重点考察“标准比对”的研究成果,基于语义网 的理论,研究一种标准指标比对的方法,以“产品—体例—指标”三元组的方式将标准文献碎片化,对细粒度的指标碎 片进行知识化组织,最终形成“标准指标比对”的应用系统并应用于电力行业。  相似文献   

19.
SICI标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美国国家标准SICI,并分析其特点。将SICI与ISO9115及国内相关规定作比较并建 议在国内推广应用SICI。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团的组建与规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企业集团什么是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简单地说,以一个母公司为核心的母子公司的群体就是企业集团。从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来看,如果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扩大了,即周围形成了一个群体,主舰或若干个小船组成为一个舰队的时候,企业集团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两种方式可选择:①自己业务不断扩大,然后设立分公司,开办生产车间,把自己的主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