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案是构成邮票的要素之一。邮票上的图案是用不同色彩的油墨印刷而成,集邮界对邮票上颜色称为“刷色”。刷色不仅赋于邮票以鲜艳的色彩吸引集邮者,而且还有防伪功能。邮票刷色是传统集邮研究的重要内容。集邮家依据刷色的种类、深浅、浓淡和明暗  相似文献   

2.
《塔尔寺》邮票占了我国邮票印刷的一个“第一”——胶印调频网技术。用这种技术印制的邮票层次丰富,色彩细腻,清晰度高。  相似文献   

3.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4.
谭世光 《收藏》2009,(11):131-131
在数以千计的《掷铁饼者》邮票中,其样票和错体票发现较少,故很难收集。笔者有幸集得几枚,现介绍如下。 《掷铁饼者》邮票样票种类较多,有“票样”(即样票specimen,是新邮票分发给有关部门备案、备查验或供宣传部门用的样品),有“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还有“母样”(雕刻版邮票原版第一次打印出的邮票图样)等。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31只,澳门发行《中葡陶瓷》邮票(SO10)全套6种及小型张(BO13)。邮票图案为陶瓷器,图名分别为“风格”、“色彩”、“造型”、“用途”、“图案”和“外销”。6种直长办形的邮票以横三竖二的六方连联印,拼成一只八角形的瓷盘,盘上饰有花边,并有12件风格迥异的中葡精致陶瓷制品。  相似文献   

6.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世平 《收藏》2006,(3):104-104
1997年1月26日,香港邮政署发行过渡时期通用邮票,以代替停止发行的英女皇头像普票。这套邮票不含殖民地色彩,也不具特区特征和任何主权含义,人们俗称其乃“中性邮票”。当时经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同意,干7月1日之前及以后使用。  相似文献   

8.
京文 《集邮博览》2001,(2):18-18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澳门邮政局以“中葡陶瓷”为主题,发行邮票一套6枚、小型张1枚,编号分别是S010、B011:邮票面值皆为2.5元,其名称依次为风格、色彩、造型、用途、图案和外销,主图合起来为一个八角形青花瓷盘.其内彩绘造型、色彩、风格、图案及用途迥异又相互融和的数件中葡陶瓷,背底为渐变的桔红色,使得彩盘与各种陶瓷更为色彩显。此套邮票又恢复公布:发行数量为75万套。  相似文献   

9.
客座主编     
一提到“普”字,立刻会联想到“普通”、“普及”、“普遍”、“普天同庆”,而这些词都与集邮有关。先讲“普通”,词义为平常、一般,与邮票联在一起为“普通邮票”,即集邮界约定俗成的“普票”——通常指使用时间长、发行量大,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亦是邮票的主要类别。早期的普票色彩较单一,  相似文献   

10.
品味同图     
在我国已经发行的邮票中,“同图”现象时有所见。这种“同图”通常不是邮票画面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设计立意、版式印刷、图案大小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各有不同,各具韵味。  相似文献   

11.
新邮杂感     
△《黄埔军校》邮票的色彩给人一种凝重感,引人思考。图案占满整个票幅也是近年少见的。 △《敦煌壁画》第五组“张仪潮出行图”邮票没有出现主人公张仪潮,重蹈了《敦煌壁画》第四组“出使西域”邮票遗漏张骞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浏览《石湾陶瓷》邮票,即8枚版(4套票)小版张,它已成为在印制工艺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邮票之一,细细品味,其印制工艺可谓"精细中见卓越"。一说色彩秀丽逼真。《石湾陶瓷》无论是邮票主图还是边饰底色,其在印刷颜色的使用上可谓恰到好处。一图《踏雪寻梅》陶瓷人物使用红、黄、蓝、黑加蓝灰专色制作,二图《昭君出塞》人物、马使用红、黄、蓝、黑四色制作,通过色彩的调配和层次处理,使人物面部、手部的红胎泥颜色效果以及身体、衣服的灰蓝色层次变化跃然纸上,甚至陶瓷本身所带的致密的迫裂纹理也依稀可见,完美地再现了陶瓷作品本身的质感。  相似文献   

13.
鲜花怒放是开花植物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时刻。它们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给大自然增添无限美景。人们喜爱鲜花,有些集邮者更是喜欢收集花卉邮票,使“花卉”成为集邮中一个比较热门的专题。在邮票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有些花卉邮票不仅颜色更加美丽多  相似文献   

14.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0,(12):28-29
早期邮票或珍稀邮票常常是不少国家发行票中票的理想选题。美国不常采用票中票的样式,却对邮票的老戏新唱情有独钟。这其中既包括“克隆”百年老票,仅更改邮票上的发行年份或色彩;也包括“起死回生”,动用很久以前设计但被打人冷宫的旧作。在即将到来的2001年,美国邮坛将再次上演老戏新唱的精彩节目。  相似文献   

15.
曹淦源 《收藏》2007,(6):82-85
颜色釉瓷是用各种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配制成釉料,在适当的温度和火焰气氛中烧成的,其色彩丰富,釉面晶莹明丽,光彩照人,世人赞誉为“人造宝石”。其中有一些颜色釉烧成时,在窑内高温下偶发各种变化,意外出现五彩琼霞般的釉色,人们通称为“窑变”釉。  相似文献   

16.
一套《水乡古镇》邮票以独特的中国水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个黑、白、灰的色彩世界,令人耳目一新。在色彩理论中,与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是,黑、白、灰属于无色系统的色彩。因它能对色调起调和作用,又称“补助色”,又叫“消色”、“极度色”、“中性色”。纯白、纯黑色不易找到,光带里无此色彩,故白色又称“赤外色”,黑色又称“紫外色”。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初期以来,全国确有不少书、刊、报载对“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揭秘。其说不一,各有立论。例如《集邮》1983年4期发表的《关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说邮票上的地图画得不准确取消发行。1986年6月出版的《实用集邮辞典》及1987年出版的《生活必备》均说台湾省颜色处理不当取消发行。《家庭科学报》1987年3月5日第二版载及本年11月出版的《中国集邮百科知识》、1992年4月出版的《来自集邮王国的秘密报告》一书中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之谜》,《集邮报》总488期转载《信息快报》刊登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停售原因揭秘》等也都认定是中国地图绘制不准确而被取消发行。  相似文献   

18.
澳门邮票始发于1884年3月1日,而100多年的澳门邮票不乏浓厚的殖民色彩,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邮票和集邮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在世纪之交举行的“上海·澳门集邮展览”上,澳门集邮家的展品,有助于上海邮迷进一步了解澳门的邮票与集邮。  相似文献   

19.
集邮动态     
董纯琦“茶座”讲邮票印制2003年1月4日上午,北京集邮茶座在东城区文化馆阅览室举行第23次活动。茶座邀请董纯琦先生主讲《邮票印制的版别》。董先生以一页页中外邮票贴片和彩色放大图,分别介绍各种不同的邮票印刷方式,用板书示意其各自的制版、印刷特点、版纹特征。董老还积多年经验,对成功的邮票设计进行了24个字的概括,即:“主题明确,构图精练,形象生动,图文和谐,色彩明快,雅俗共赏。”大家听后都感到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票(简称“一片红”)在新中国邮票中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珍邮”。关于这套邮票的故事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其价格,逐年上升,如今“大一片红”估价近200万元(人民币),“小一片红”单枚也达1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