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三融合”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任何一个读了恩格斯的信的人,都会特别重视他那“三融合”的提法,注意到他对“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赞赏。恩格斯的意思很清楚,戏剧情节的组织和安排,该“莎士比亚化”,才能使作品达到“三融合”的理想境地。恩格斯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剧作家,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造了大量深刻反映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揭露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种种罪恶的戏剧,广泛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赞誉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在谈到戏剧创作时,特别强调要“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提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一经典性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三融合”论新探李留记一、“三融合”究竟是由谁提出来的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由德国人来达到的。无论如何,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曹禺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化”的中国式创新;认为曹禺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复杂性丰富性上;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曹禺剧作的情节结构特征和人物形象特征,深化了对曹禺剧作的美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提出直接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相关。本文通过对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的分析 ,概括了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从农业公社出发提出的“跨越”设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莎氏戏剧入手,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详实全面地阐述了“莎士比亚化”的内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坚持该原则的意义。“莎士比亚化”的内容是:一、文艺创作要真实、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的现实。二、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文章的特点是:首先,作者认为“莎士比亚化”不单纯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问题,这就一反某些传统提法。其次,论题虽同其具体的艺术技巧有内在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复次,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也释“莎士比亚化”的要义——“马恩文论”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热爱和崇敬莎士比亚。他们曾在各自的“自白”中表示过,莎士比亚是他们最为喜爱的诗人和作家。因此,当他们在关于悲剧《济金根》的两封信中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要求,以之跟“席勒式”的创作倾向相对立时,有人便不假思索地断言,这不过是出于马恩在审美趣味方面的个人好恶而已。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文学作品,当是“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应该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以此而论,马烽的小说名篇《我的第一个上级》可算是白璧微瑕.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作为东西方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在戏剧创作上,分别突破了当时传统的创作手法,“三一律”和李渔的减头绪立主脑的束缚,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双线索或多线索形式,主副线相辅相成,既增强了戏剧的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又展现出丰富的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10.
曹禺在《雷雨》的创作中对感性直觉和理性把握这一关系的处理,显示了恰到好处的艺术分寸感。剧作独特而炽热的审美情感,充分体现了他创作过程中情感与形象的直觉性特征,剧本鲜明地留下了较之同时代人的更强烈、更广阔、更深厚的复杂感受的深深印痕。但曹禺又深谙艺术规律,在剧中对民族特色、个人风格、角色塑造以及情节结构所作的处理,又是极为注重理性把握的。一部《雷雨》,不仅靠情绪感受,更靠理性逻辑的运用,二相依相存,既合“情”,又合“理”,“情”“理”交融而达到了新的戏剧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一翻开浩瀚宏伟的历史画卷,检阅气象万千的文学宝藏,那些宛如星汉灿烂的古今中外的名家,挥动如椽的大笔,呕心沥血,刻意经营,给人类留下了卷帙浩繁的精神财富。不管是气势磅礴的宏篇巨制,还是溢精流光的寸金片玉,都使人们浅唱低吟,流连徘徊,细嚼慢咽,回味无穷。然而,即便是有着世界声誉的作家和作品,也并不是有口皆碑,能获得所有读者和评论家一致公认的好评和赞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他的剧作的丰富和深刻,曾经征服了多少观众和读者。歌德曾经说过:“莎士比亚就是无限。”雨果主张《圣经》、荷马、莎士比亚“三位一体”。大仲马甚至颂扬莎士比亚“仅次子上帝”。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翁也给予过高度的赞赏。马克思把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莎士比亚并称为人类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天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欧洲,以至世界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他予以高度的评价。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经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马克思一家对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有一种真挚的敬仰。马克思的三个女儿都能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0—71页。)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大剧作家的生平传记性资料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可靠性也常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第一手材料的缺乏对我们研究他的生平和创作是很不利的。但以下一些有关他的简略事迹,却是文学史上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13.
三、文艺创作的理论主张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性质 ,提出了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美学要求 ,而且还在总结文学史上许多重要作家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地论及了文艺创作这种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各个层面 ,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创作理论问题 ,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基础。1、艺术表现——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时 ,针对他创作中不从生活真实历史出发 ,而从主观观念出发 ,提出了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地表…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文艺批评的模式不再是确立标准的问题,更是为了折射出特定的文学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现的美学标准包含: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这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原则."活着"的从容与生命的顽强合乎逻辑地在福贵身上演绎,体现了理想创作的有效范例.  相似文献   

15.
对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认识,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的观点不存在着对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对两种不同提法的一致性仅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在哲学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不可能有分歧的角度来说明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揭示两种不同提法为什么是一致的。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重为马克思提出的点的阐述,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旧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这一缺点是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恩格斯、列宁指出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等缺点则是其根本缺点必然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回到马克思”的提法,仍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已知马克思和未知马克思的现实状况,应该提出“探究马克思”,以免再次陷入片面性。把化等同于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这导致我们在化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教训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17.
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并争论不休。然而应当指出,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对比阐释的,特别是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对立”和“反对”说作辨驳的却是较少的。为了对这些观点进行辨驳,也为了揭示马克思晚年探索的价值取向,深化对跨越问题的认识,本文就此作了一定的剖析和论证。指出马克思1881年的“支点”说和恩格斯1892年的“幻梦”说的确存有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在不同年代、不同条件下由许多具体原因所致的,并不能得出“对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有一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只有“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个提法,没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提法”,因而不能讲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只能讲“历史是人人的历史”。这种观点不仅没有正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全部内容,而且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根本内容。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革命导师的观点是丰富的、全面的。马克思、恩格斯经  相似文献   

19.
邵星宇 《文教资料》2012,(12):31-33
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是一部充满《圣经》典故的作品,《圣经》参引在剧中的使用大大超过莎士比亚的其他剧作。这部戏剧代表了人们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圣经》的新时尚。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性与传统的神性之间的矛盾在莎翁剧作中普遍有所反映,而《一报还一报》则充分体现了“罪”与“宽恕”这一《圣经》观念。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戏剧大师沙士比亚,以往人们多就其人物塑造,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津津乐道,但对莎士比亚如何成功使用戏剧技巧问题不够重视,笔者以为,熟谙戏剧技巧恰恰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而内在的根源,本文拟就此问题予以粗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