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薛涛是唐代的著名女诗人,她的情感世界和她的诗一样都受到了后人的瞩目,可以说她丰富的内心情感成就了她诗歌的艺术成就,本文通过品读诗人的情感世界,来透视她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2.
李琦是一位容智的诗人。她是一个能将生活点滴与内心情感世界密切契合的“心灵诗人”。她的诗歌,多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平常的生活细碎,却不乏关于人的存在的诗性的沉思。她有洞悉事物细末的能力。总能使人深切体味到鲜有的深邃和平静。  相似文献   

3.
庄子和屈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作为诗人的哲人与哲人的诗人,二人的情感世界都绚丽多彩。然而,学界在研究二人的哲理与诗性时,似乎忽略了他们情感世界的研究。如果深入到二人情感世界中就可发现,虽然"哀怨"、"愤激"、"孤独"是庄屈情感基本特征,但仔细研究,二人情感世界又不同。本文通过解读庄屈的情感世界,以求深化对庄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冰心是中国新诗史上"小诗"运动的代表人物,她所创作的小诗主要讴歌"爱的哲学"。作为"爱的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母爱",承载了诗人细腻的感情,同时也展现出其柔美与温情的情感特性,构筑了诗人丰富独特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以花为意象表情达意的诗篇。花作为意象,渗透着诗人的情感,诗人以花喻美女、抒情思、撼感兴,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浓重的家庭情结是陶渊明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孝敬母亲、体谅妻子、关爱孩子、友爱弟妹,体现了诗人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至性深情,也影响着他的诗文创作与风格。  相似文献   

7.
六朝时期,人性觉醒的思潮影响着当时的女性诗人,她们在诗歌中用女性特有的意识来认识自我、社会和世界万物,创建了独具女性特色的心灵情感世界,显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和精神上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8.
鱼玄机是唐朝最具独特个性的女性诗人,其独特之处在于作品充分表现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是由痴情、多情与无情来构成的。对于与之厮守的爱人、恋人,她情深意重,一片痴情;当爱人离她而去,她又敢于大胆追求新的爱情.直率而直露,特别多情;她满怀热忱追求真爱,结果却碰得遍体鳞伤,终于看清了男人的极不专一,从而抒发了知音难寻的绝望之情。  相似文献   

9.
<正>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诗总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坦露出来给人看,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须经过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使之充满情感力量。所有文学作品中,诗歌情感的强大性、独立性、丰富性、复杂性是其他文学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那么,怎样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领会作品的情感美呢?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浪漫派诗人长于借自然之象诉内心之情.《我漂亮的玫瑰树》、《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与《水仙》分别是浪漫派的起点诗人布莱克、“浪漫骑士”雪莱以及“湖畔派”代表华兹华斯的咏花诗.诗人在诗作中借花言情,借三朵“花”吐露出三种不同的爱情观.玫瑰树诉说了布莱克对爱情的忠贞信仰,他的情感世界是纯真的;紫罗兰寄托了雪莱对亡妻的缅怀,他的情感世界是浪漫的;水仙慨叹的是华兹华斯与爱人相思不得见的孤独,他的情感世界纯真的浪漫与浪漫的纯真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2.
朱淑真一生悲哀,嫁非所爱,漂泊东西。她把满腹愁苦灌注在她的诗词作品之中。尔后虽其大部分作品被其父母一火焚之,亦有少数有幸得以存世,后人结集之,名曰"断肠"。何为断肠?古人云:悲之极也,肝肠为之寸断。纵观朱淑真一生,经历着错嫁、思亲、相思、曲高和寡、叛道的感情煎熬,这些情愫最终凝结成了她的断肠之悲。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狄金森25岁始退隐在家,弃绝社交,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狄金森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诗歌涉度到爱情、自然、宗教、死亡与永生、现代科技、诗歌理论等,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她的很多诗歌充满了悲情意识,这种悲情意识源于她自身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5.
台湾诗人席幕蓉因着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充满温情与感恩的诗境。其诗内核是悲剧性的,因为诗人懂得生命的残缺,了解人力的有限。但是,诗人并不为此悲观,相反,她追求着残缺中的完满。而向善向美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几乎一切都可以复制的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中,心灵是如此容易生茧。因此,席幕蓉将自己站成望夫石的姿态,以爱情为假托,唤起读者温柔、绵软、纤细的感情,坚定读者对人类永恒价值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陈敬容是九叶诗派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曲折不平,但她在苦难面前没有低头,一生与诗为伴,用诗来记载苦难生活和情感历程,同时努力地超越自己,诗风不断发生变化。《山与海》是诗人诗艺成熟期的作品,抒写了作者晚年容纳苦难的广阔胸怀,诗中的象征手法和音乐性成为作者执着于生命苦难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才华绝代的奇女子,是宋代词坛上一大家。其词无论是写前期日常生活、爱情婚姻,还是写后期飘泊零落都表现出非比寻常的淑女情怀,反映出一个文化女性悠闲风雅而又心系家国的人生志趣。  相似文献   

18.
朱淑真的不幸婚姻以及孤苦的人生历程,使生性敏感的诗人日渐忧郁,爱情的难泯给诗人婚姻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转而借诗词大量表现个人孤寂、忧伤的情怀。悲剧性的人生却写出精彩诗词,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诗人留下不朽的美名。  相似文献   

19.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关于自然的诗。自然不仅净化了诗人的心灵,也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从中感悟人生,写下了大量质朴清新的自然诗篇。她的诗观察敏锐、笔触细腻、意象鲜明,或借景抒情,或寄物咏志。本文探讨诗人自然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就其中几首最著名的自然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宋晓杰的诗歌并不执泥于女性意识的呈现,而是热衰于体会日常生活所蕴含的诗意。、她的作品体现出独特的“中年心态”,特别关注对命运的想象和书写,诗行当中洋溢着对亲人、对故乡的热爱,宋晓杰的诗开掘了连通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新路径,回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当代世俗生活进入诗歌的一种方式,展现了传统写作资源、习惯完成时代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