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介绍消息写作的基本要领,现特发表伊尹、刘海两位同志的文章供参考。这两篇文章都是就一篇具体稿件如何修改来探讨消息写作的,估计对初学写作者会有所帮助。稿件的修改加工,既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因此,两篇文章还可供初学编辑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新闻标题是“新闻的广告”,“是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最单纯的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就是对新闻事实的精练评价。本文试对中西新闻标题的差异及其成因作一些初步的分析比较,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一中西新闻标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从作者主观的角度来看: 西方新闻标题多属客观评述式标题客观地概括新闻事实,让读者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去体会作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新闻的标题,是我们搞新闻工作的同志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尽管新闻标题的制作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做好一个新闻标题可运用这样那样的手法,然而,新闻标题要点出新闻,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我们不时发现,有些通讯员、记者采写的新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从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后,我就喜欢上她了。‘通讯员经验谈’、‘业务研究’等专栏给了我这个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常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想写一篇文章,就是不知如何下笔,就像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口。尽管其中有的同志对情况很熟悉,掌握的素材也很全面,但是形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写作编辑过程中,人们常说"文好一半题",说的是新闻标题对于新闻的重要性,新闻标题是对新闻的概括,大多数读者首先通过阅读标题来判断是否进一步花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新闻的详细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给贵刊写的《<新闻与写作>引我上路》的稿子,经编辑修改,以《初学者的话》为题在《新闻与写作》第五期发表后,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省的一些初学写新闻报道的通讯员给我来信,问我刊稿率那么高,秘诀是什么。在此我向同伴们谈点不成熟的体会。写稿总想被采用,这是通讯员的共同心理,特别是初学者,更是如此。可是怎样提高稿件的刊用率呢? 人们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标题作为新闻主题精髓,它需要高度提纯和精炼。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会让人一见倾心,吸引读者的眼球,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好的新闻标题能使读者立刻理解新闻的内容;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的同时表明文章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使读者产生对新闻报道的兴趣。新闻的标题十分重要,作为编辑记者的我们在创作中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在这里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文章开头难”,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更有这样的体会。不仅是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即使是一些老记者,也常常因一篇新闻的导语,而感到“难为”。英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系的讲师都会自然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没有水平。”新闻导语之所以难为,因为导语的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选准了事实就为全篇定下了基调,事实选择得当与  相似文献   

10.
从我做通讯员工作三年来的实践和与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接触过程中,感到初学写稿要注意“两忌”:忌“急”、忌“长”。即要克服写作中的急躁情绪和写作时希望拉长篇幅的不良心理。急躁是初学写稿之忌。我有一位熟悉的同志,初学写作时积极性很高,连续多次向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投稿,天天盼望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结果稿件却没有被采用。最初尝试的失败,使他产生了急躁  相似文献   

11.
在记者写作和版面编辑中,新闻标题制作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是新闻直达读者内心的“第一渠道”。是“三步六秒”时间内抓住读者的“首要媒介”……  相似文献   

12.
不少写新闻的同志不留稿子,象猴子搬包谷搬一个丢一个。我认为留底稿对写新闻、特别是对初学新闻的同志益处不浅,我的体会是: 一、稿件如被采用编辑部就不退原稿:若有底稿,可以对照,看编辑修改的高明之处。这是自己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近与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打交道,发现一些初学写新闻的朋友,心思并没有放到钻研教材和新闻采写上,而是迫切想知道发稿的捷径和窍门,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去打通编辑的“关节”、走编辑的“后门”,争取早上稿、多上稿。这种急于见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欲速则不达,拔苗不能助长,走邪门歪道更要不得。要在新闻写作的领域里尽快上路,决不是靠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靠扎扎实实下“笨工夫”。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利尼利厄斯·瑞安说:“笨是记者最大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初学写新闻报道的人,不妨就从下“笨工夫”开始。古人云:“书痴文必工,…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初学写作的农民通讯员有这样的议论和苦恼;“哎呀!我很想写稿,但是找不到新闻线索,不知道写什么好。”能不能及时发现新闻线索,这在新闻学上叫“新闻敏感性”。初学写作的同志,特别是农村青年,由于对新闻工作不熟,虽然经常生活在基层第一线,活动在“新闻宝库”之中,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新闻敏感,缺乏鉴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就有“身在宝山不识宝”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通讯员来说,必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初学写作的报道员,在跟报社编辑打交道时,常听编辑批评我的稿件说:内容不错,就是犯了就事论事的毛病。我实在不知道“就事论事”的含义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个毛病,请帮助我,谢谢。报道员王泰王泰同志:你来信提出的“毛病”不仅初学写作者常犯,就是专职记者也难以完全避免。我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虽拿不出根治这种毛病的灵丹妙药,例可以谈一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按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显著事实的报道,只要把事实向读者原原本本交代清楚就行了。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新闻是讲究党性的,与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业余写作生涯使我感到:新闻写作来不得半点含糊,要让自己的稿件见诸于报端,必须坚持“三性”,即韧性、决心和信心,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炼,才能“闻”到油墨的芳香。 一、韧性。一些初学写作的同志,往往经受不住稿件未被录用的考验而心灰意冷搁笔不写,我觉得这是一种没有韧性的表现。稿件不用实际上有多  相似文献   

17.
在党报做了几年编辑,最费思量、最伤脑筋的莫过于做新闻标题了。凡是做过编辑的想必对此都感触颇深。标题之于新闻就像眼睛之于身体,这道理大家都懂。在新闻研究类书籍中,研究新闻标题的不能说是占了半壁江山,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标题做得好,新闻也就成功了一半,这话一点不假。让新闻标题回归新闻事实。为什么今天提出这个命题来呢?因为现在有的新闻标题还不太像新闻、所含新闻事实还太少,新闻已经改革了、版面已经改革了,新闻标题却没有改革,或者说改革不到位;还因为我们已经提  相似文献   

18.
和一位基层报道员闲谈,问他一年来的成绩如何,他垂头丧气地说:“一年投稿百余篇,都是泥牛入海不回头。唉,看来我根本不适合搞新闻报道。”其实,这大可不必。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由于还没有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加上见报心切,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见什么写什么,很少去考虑新闻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语言的使用以及文章的结构等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而且初学写作者有一个通病,写稿怕人看,常常是一个人偷偷地写,悄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的青年.我发现不少报刊都严禁一稿多投,可实际上又经常见到一篇文章多家报刊(或电台)采用,又似乎允许一稿多投.就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新闻爱好者,却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恳请赐教! 禹县神垕镇温俊伟温俊伟同志: 新闻单位对“一稿多投”,历来就不赞成甚至是反对的,有的单位还带制定过防止性措施,但在实践中却很难执行.一稿多投确实给编辑带来不少困难,使新闻单位工作被动,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编好一篇稿子,准备发表或已发排,忽见此稿已在其他报刊发表出来.或者,同一地区的几个新闻单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中材料(亦即事实)如何为观点服务、与观点统一?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容易出现观点加例子或组织材料逻辑混乱的毛病.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