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2.
《老子》成书于战国时代是近现代学术界长期沿用的观点。但从社会制度的存在,去寻找思想脉络的先后;从春秋和战国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的不同,以及从文字内容到文字风格的各异,《老子》一书都饱和着春秋时代的色彩。《老子》应成书于春秋时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4.
艾红培 《现代语文》2009,(11):149-151
《原本广韵》是《四库全书》中保存的一种《切韵》系韵书,学术界对它的成书年代,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将《原本广韵》和《大宋重修广韵》韵字的反切进行了对比,试图从语音史的角度来揭示《原本广韵》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1998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名称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名称仍有争论。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其理由是,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碎了那种认为观...  相似文献   

7.
徐梓 《中国教师》2008,(1):28-29
<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起于何时,始于何代,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中主要有起始于汉朝、隋朝和唐朝三种不同的观点。之所以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提出的商品拜物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呢,还是一种社会存在?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商品拜物教是一种一般的社会意识;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商品拜物教指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商品拜物教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商品拜物教作为一种观念则是社会意识。③笔者认为:商品拜物教是指在商品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客观性只是属于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之外没有客观性,如真理、矛盾等。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客观性的不正确理解。因此,本文拟就客观性的含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客观性的含义,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客观性范畴应有如下基本规定:第一,物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客观性的最终依据;第二,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第三,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关系中;第四,客观性获得的基础是主体的实践;第五,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起源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模式,学术界有多种提法。本文系统分析比较了关于起源的“元媒说”和“函授说”两种观点,以及关于发展模式的“三代说”、“四代说”和“五代说”三种观点,提出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模式的研究应该采用“元媒说”和“五代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学术界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普遍持有四种观点,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对学术界现存观点进行评述后,从教育产出的特点入手,分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并对学术界关于"教育公平制约教育效率"的观点进行反驳,得出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效率且教育公平的地位高于教育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近体诗仄仄脚律句的拗救,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三拗四救”说和“四拗三救”说。本文从历代诗律研究,诗律发展演变,利于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两说的源流,大致考查了历代诗歌的实际应用,认为教学中采用“四拗三救”说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大致成书年限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至大同元年(535年),联系徐陵这段时间的行年事迹、《玉台新咏序》及中大通三年发生的有关徐摛的官体事件,推断《玉台新咏》成书于中大通三、四年间及不收徐摛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第四职能"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职能的每一次进展都带来了社会与高校自身的重大变革。作为高等教育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第四职能的讨论是多年来我国学术界讨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就我国学者提出的高校第四职能的四种观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依据我们提出的三点标准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成书年代乃学术界一桩悬案。本文结合新材料,从“序言”内容同落款识年存在的矛盾入手,分别考查了“序言”、“总录”、“回评”、“读法”的写作时间,进而推断《新译红楼梦》基本成书于1832—1833年之间;至于《新译红楼梦》所依底本,非乾隆末刊行的“东观阁”翻刻本,即为嘉庆四年刊出的“抱青阁”翻刻本,要么则为依据这两种刻本重刻的某一翻刻本。  相似文献   

16.
《玉台新咏》大致成书年限是在中大通三年(5 31年)至大同元年(5 35年) ,联系徐陵这段时间的行年事迹、《玉台新咏序》及中大通三年发生的有关徐扌离的宫体事件,推断《玉台新咏》成书于中大通三、四年间及不收徐扌离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醒世姻缘传》成书年代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有“崇祯说”、“顺治十八年说”、“康熙六十年说”、“乾隆说”等。这里,在“清代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清两代科考制度、服装颜色、职官名称演变等方面的考察,论证《醒世姻缘传》成书的上限应该是雍正四年(1726年)。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自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近30年以来《水浒传》成书年代及作者的探索历程。根据目前已掌握的内证、外证及旁证,否定了《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的观点;认为《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中叶可以定论。《水浒传》的作者为明朝中叶东平人罗本,字贯中。他与元代戏曲作家罗贯中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人。  相似文献   

19.
历史事实说明,以往对无产阶级专政实质的理论上的错误理解,是导致在实践上践踏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辩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将对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政治民主化、对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暴力统治,对内镇压敌人,对外防御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和颠覆。第二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专政(暴力)与民主的统一;第三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仅在于暴力,而且主要不在于暴力。第四观点认为,无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不管是成书于元代说还是明代说,各家所使用的论据多是有限的罗贯中生平资料、《三国演义》的小字注以及《三国演义》中的个别名词等。而杜贵晨先生别出心裁,根据明初瞿佑"布骂曰:此大耳儿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之语,以及元后期张宪《缚虎行》中"戟尖不掉丈二尾"和《南飞乌》中"白门东楼追赤兔"两句诗,推测《三国演义》成书于元代中期是误读了材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