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科学开发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科学是指民间科学家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凡从事非本专业科学研究的人员,相对于专业科学家,就被称为民间科学家。民间科学家与一般的科学爱好者不同,而是已经在某一科学问题上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从而产生出一定研究成果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5,(9)
我国科学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发起的一系列重大国际科学计划。本文在对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历史、现状与参与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我国科学家未来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科学家参与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科学地位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民间科技研究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民间走向职业,由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都是民间业余研究者,电磁学大厦的奠基者法拉第、能量守恒定律的创始人焦耳、发明大王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民间科技研究者是一个人数超过职业科技研究者的庞大群体。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民间科技队伍将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有时,一般民众对科学研究工作持有根深蒂固的怀疑态度。专业记者、播音员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们的责任,就是要消除这种怀疑态度。一般认为,需要这三者共同努力,向民众准确地介绍从事科学工作的理由和所取得的成果。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下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已经再现一个有规模的社会力量——民间科学家群体。这是综合国力增强和文化教育累积发展的结果。其中一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学者,还有些中青年业余科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民间科学爱好者引起的社会评价很不一致 ,有人认为他们是科学共同体的补充 ,有人认为他们从事的是伪科学。作者认为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民间科学爱好者不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基本的交流 ,不能够接受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 ,他们也不能取得能够被科学共同体接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的萧条使曾吸引了许多最优秀的毕业生的财政金融机构失去了以往的魅力,而科学工作重新受到毕业生的青睐。80年代后期,日本金融业雇员大增,且雇员工资比国家科学实验室工作人员高,而且更具魅力。针对致力于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减少的状况,几位商业界领导人提出警告,指出日本的工业霸主地位正因缺乏科学家和工程师而受到威胁。但是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据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报告,毕业生对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时间、经历都远不及欧美国家。最近,网络上的调查结果引发热议。而面对接二连三需要科学解释的新闻事件,人们不禁有了更多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科学普及水平不如欧美?科研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这些事情?有科技工作者称,国外的科学家乐于从事科普写作.与科普著作发行量大、可以提高社会知名度和获得较丰厚的经济收入有关。有些写出了科普名著的科学家,其版税收入甚至高于  相似文献   

9.
民间科学应该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科发展困难重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科发展,两年前曾组织过专栏讨论。近来中央提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就为来自各行各业有更多原始创新性的民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2005年首届全国民间科技研讨会在长沙的召开,2006年全国民间科技深圳论坛的召开,为今后我国民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和民间两支科研力量优势的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期的科学文化专栏,我们邀请对中国民科发展非常关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近年民科的现状、它今后的任务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崔新阳 《学会》2023,(7):48-51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理想、追求、规范等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风貌。该文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进行研究,旨在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在坚持“四个面向”并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中,努力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优良学风的倡导者,为全面、扎实、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胡祥明 《学会》2017,(4):5-13
要构建科学共同体是科学传播主体、科学家是科学传播主角的体制机制,关键在于激活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300多年欧洲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科学传播动因分析的视角,对学派代表人物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对我国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构建我国科研与科普协同结合体制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一项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展示了城市中小学生将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分别考察了青少年个人、同辈群体、家庭和学校四个不同层次因素对其从事科学职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层次的各种因素对青少年职业意愿都有影响,男生、成绩较好及喜欢科学课和科学活动的学生将来更想当科学家;同辈群体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长对科学的态度对青少年影响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资本影响不显著;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民间科学应该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科发展困难重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科发展,两年前曾组织过专栏讨论。近来中央提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就为来自各行各业有更多原始创新性的民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2005年首届全国民间科技研讨会在长沙的召开,2006年全国民间科技深圳论坛的召开,为今后我国民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和民间两支科研力量优势的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期的科学文化专栏,我们邀请对中国民科发展非常关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近年民科的现状、它今后的任务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媒体对科学家形象的良好形塑不仅关乎科学家精神的厚植与弘扬,更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乃至科学的整体认知与态度。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科学报》和Wiely 2015-2020年科技人物报道为数据源,探索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媒体在中国科学家形象塑造时的异同。结果显示:《中国科学报》科技人物报道以叙事记叙性通讯为体裁,男性且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主体,科学家形象塑造以展现宏观科学精神为主,日常生活与个性挖掘为辅;Wiely以谈话实录性通讯为核心叙事方式,聚焦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侧重对科学家职业和个性特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勾画。两大科学媒体在科技人物报道对象及其形象塑造中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据此,对科学媒体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路径与策略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5.
郝东方  李政 《今日科苑》2021,(2):44-55,68
以170篇《学姐来了》文章为样本,探讨中青年科普作品的特点,考察其内容亲和力和感召力,重点分析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情况.利用质性数据分析方法,对科普内容作高频词分析、内容分类和交叉分析等.研究发现,《学姐来了》科普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围绕孩子、健康养生等科学话题,通过良好的衔接、幽默的用语方式,将理性逻辑和求真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传播给中青年群体;样本内容的亲和力主要通过语言的衔接性和幽默来实现;样本中体现科学精神的内容多于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内容,二者的出现具有正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样本的亲和力波动幅度很小,而感召力的波动较大.因此,科普内容应适当增强"爱国""奉献"等体现科学家精神的感召力;中青年群体科普的"二重性"和可能存在的科普需求年龄后移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专业知识的强烈需求,公共决策越来越需要熟悉科技发展趋势、懂得科技运行规律的科学家提供专家咨询,科学家和科技智库得以广泛而深入地介入决策过程。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科学家和科技智库在公共决策中的角色与作用、科学家和科技智库开展决策咨询的制度和程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科学家及科技智库有效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建议:保持科学家及科技智库的独立性以提升决策咨询质量,增加科学家及科技智库与公众的互动以提升决策咨询水平,完善科技智库运行管理机制以提升决策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大部分国家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努力和关注度正在上升,面向青少年人群的科学传播尤为如此;政府发起的旨在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交流的活动很多,非政府参与者发起的活动数量也在增加;大学、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专业机构和私人组织在科技传播中发挥主要作用;传播形式不断更新,新参与科技传播的人员也在增多。对欧洲部分国家公众科技传播活动的基本趋势、特点和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谢彩霞 《科学学研究》2007,25(3):415-420
以“nano”作为关键词,对SC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世界纳米科技论文成果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跨度为1990-2004年共15年,得到12094条有关纳米科技的数据信息。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从科学家个人、机构、国家和学科的角度考察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的状况,探求该领域科学合作的规律,揭示科学合作方式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探索不容侵犯。这是一个常识。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以真理主人自居的所谓学者,却频频对民间科学探索者发难,说“民间科学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也无意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他们不是‘哥猜家’而是‘割菜家’”、“他们生存能力通常很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沙滩上盖楼”……这种将民间科学家妖魔化的霸道做法,确有文革栽赃诬陷之遗风。他们轻易地给“民科”贴上了“非科学”的标签,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我不禁想问:研究“永动机”有什么错,我就是喜欢,…  相似文献   

20.
刘国华  张幸 《科学学研究》2000,18(1):104-109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科学家肩负着极其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他必须为提高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而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因此,他必须具有为人类社会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这些方面,竺可桢先生可以说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都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竺先生早在1953年就已注意到我国的水土保持问题,此后他反复强调这一问题,表现了一个科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观今天的科学界,在我们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往往存在着一股浮躁情绪。追逐个人名利而不惜弄虚做假,急功近利而浮于表面文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此之际,大力宣传和介绍竺可桢先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质朴的科学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