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刚刚结束的第四十三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上 ,中国新闻社女摄影记者王瑶的作品《60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 )获得艺术类一等奖。这是目前中国摄影记者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PP)中获得的组照最高奖。据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赵伟介绍 ,王瑶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同年任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她思维敏捷 ,采访作风扎实 ,这组照片是她于1998、1999两年两次采访舞蹈家陈爱莲和她的舞蹈学校重新排演舞剧《红楼梦》时拍摄的 ,每次都用一周左右时间深入观察、跟踪拍摄(本期封二刊登了这组照片中的4幅…  相似文献   

2.
也说王瑶     
知道王瑶是从一次新闻摄影的评选会开始的。那是在1992年全国好照片的评选中,因她拍摄的一幅桂林“11.24”空难照片,有位担任评委的著名摄影记者在定奖时认真地投下了赞成票后难抑激情,我们在电话通话时谈到的。后来,《人民摄影报》一版巨幅刊登后引起了反响,从而证实了这位评委的感觉。那年,这张照片获得了铜牌奖。当时,笔者并不知王瑶其人。只觉得此作者以人为本,从关注生命为切  相似文献   

3.
朱盛中 《新闻天地》2007,(10):52-53
冯菊秀上身穿着一件苹果红的时尚衬衫,披肩长发在后脑勺一把缠着,身材非常得体的苗条着,眼睛不大也不小,眼神热,眼光就像探照灯似的,话匣子一打开,像炮楼里扫射的重机枪,总是被人惦记着,她是如何被人惦记着的呢?我和湖南中烟公司的童娟一到她店里,她就热情洋溢地同我们聊,像重机枪扫射。不一阵,机枪停止了扫射,她说声对不起,你们就在这里吃中饭,我出去办点事。外面那台微型车等着她,起身时她又顺手将红牛饮料推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在摄影中,尤其是在新闻摄影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你的相机镜头对着他人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人都会出现不自在的感觉,或表情僵硬,或语言迟钝、动作变形等情绪紧张的反应。被拍摄者为什么会出现镜头恐惧症呢?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是出自于人的天生就有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王慧  吕欣  黄媛 《青年记者》2008,(12):110
闲来无事,转到小S主持的《康熙来了》。这期她和蔡康永“踩”的话题是罗大佑。话题不太吸引我,吸引我的是小S的精彩表演。即便是有人说我庸俗,我还是要说,我喜欢小S的风趣和幽默。我不会把小S说得无限好,但是,我认为小S的确有才。她能够在大俗之中慨叹人生,俯仰天地,这就是才气。转念—想,如果小S在央视的话,她又能如何呢?她会成为喊“耶”的周涛?还是成为举起右手,歪着头,说“你确定?”的王小丫?说白了,央视的女主播缺少的就是一份风趣和幽默。  相似文献   

6.
名刊要览     
如何服务社会;女人们要什么?;癌症和干细胞;政治漂流;施罗德派重掌社民党;总统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7.
NO妈     
口语课上,外教让大家随机做口头小作文,她抽中的题目是“母亲”。英语能力只相当于稚龄,故而可以童言无忌,她说她的母亲是“NOMOTHER”。考试没有进入前10%?NO;冬天不穿秋裤?NO;意图减肥不吃晚饭?NO;周末与男生出去?NO……同学们一片大笑。  相似文献   

8.
徐健 《视听界》2010,(6):111-112
1.文字型沟通 指拍摄者通过阅读被拍摄对象的文学作品,对对方的生活经历、情感、心理有较为深入的感知。对象或是作家,或是网络写手。 2007年,我拍摄了《故乡的背影——作家赵丽娜》。《苏州日报》副刊上的专栏《海那边》,流淌着她对故乡的绵绵深情。在远嫁台湾八年之后,她回到故乡常熟定居,那些文字成为了她生命中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突出细节     
徐文耀 《军事记者》2014,(12):I0002-I0002
那只爬在狙击手脸上的毛毛虫,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抓住了你的眼球?和笔者有相同观感的恐怕大有人在。这幅军事摄影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拍摄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毛毛虫爬到士兵脸上的细节,而此时的士兵仍那么专注地紧盯着远处的目标。 在摄影中,细节是最富表现张力的元素。把最富张力、最有意味的细节捕捉到并突出出来,一幅摄影作品也便具有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桂连平 《档案天地》2007,(2):19-19,18
香妃.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世间许多的野史、笔记、小说、诗文、戏剧、影视出神人化又纷繁复杂地描述.令人迷惑.无所适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她的身世如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后又葬在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新闻照片,是新闻与照片的结合,是用照片的形式来报道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通过可视形象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一幅新闻照片的优劣,除了拍摄者操作机器和暗房等纯技术之外,重要的是拍摄者通过选择,将事物具有冲击力的内涵,即典型情节(情趣)恰当地停留在画面上。大凡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一图胜千言”效果的新闻照片,都具有深刻  相似文献   

12.
今年5至8月,在几家报刊上相继见到这样一幅新闻照片:一位女民警站在两位傈僳族妇女中间,比着手势在同她俩交谈。看了文字说明,才知道这位女民警就是今年6月荣获“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的武警云南总队怒江支队上帕边防派出所的干部李碧开。这张照片,看来是拍摄者经过导演摆布一番之后照的,又一稿多投。这且不说,值得一提的是同是这一张照片,至少用了四种内容截然不同的文字说明。请看:5月3日的云南法制报和5月29日的中国法制报刊登此照片时的说明是“她在向傈僳族群众了解户籍情况”,6月26日的中国妇女报的说明是“她在向傈僳族妇女了解计划生育情况”;《民族工作》杂志第八期的说明是“李碧开同志向傈僳族群众了解致富经验”。这里我们要问:到底让读者相信哪一个说明呢?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文字报道是这样,新闻照片也是这样。一张图片只能是一种新闻事实。而这幅新闻照片的拍摄者,为适应不同报刊的需要,竟胡编乱造,这是不能容许  相似文献   

13.
谢文帅 《新闻窗》2013,(4):103-104
语态的改变和镜头向下的误区电视新闻该如何做?这个问题相信都曾经缭绕在每个电视从业者的心头。这个“如何做”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镜头如何拍?后期如何剪辑?配音和字幕如何调出好效果?等等这些技术层面的追问,目的在于把一条新闻做得“色香味”俱全,务必夺人眼球,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是该将镜头对准哪里?该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落脚点应该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烟火人生     
朋友刚从欧洲回来,以为她会一脸幸福地讲述欧洲历史,她却痛苦地说不知道什么是饱,就知道天天饿,也不知道欧洲人民是如何生活了这几百年的?简直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15.
抓拍就是在被摄者不受干扰限制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出瞬间的影像。抓拍是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真实、自然。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是抓拍成的。新闻摄影报道既要讲究时效性,又要求拍摄者拍出曝光准确、图片清晰、艺术性高的照片,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能抓拍好新闻照片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要有对新闻事件抓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抓拍意识。抓拍的预见性是指在拍摄事件或人物之前的某种预感。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一些事件发生前,总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氛或先兆,这种气氛可使拍摄者利用事件未发生前的极短时间进行准备(例如准备好器材,  相似文献   

16.
梅梅 《新闻天地》2011,(11):18-19
16岁的梁彩端走进卓家当保姆时,只有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套换洗衣服.而她的“最高文凭”仅是小学。如今,她却成了深圳两家公司的CEO。丑小鸭,如何成了白天鹅?  相似文献   

17.
陈蕾 《记者摇篮》2010,(6):68-69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我,说她想做电视主持人。当我带领她参观了一间新闻演播室后,她紧锁眉头,极富表情地问我:“你们主持人天天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啥感觉呀?”面对黑洞洞镜头的感觉?做了26年电视播音、主持的我,竞一下子语塞了。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整理思绪。过了许久,我告诉她“在黑洞洞镜头前的感觉,有风,有雨;像风,像雨”。  相似文献   

18.
记者部落     
她是一名调查记者,深入现场,拨开层层迷雾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她写过很多影响力重大的报道。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她是如何走向成熟的呢?请看本期传媒骄子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的《五下津门案中案》。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新闻前哨》2009,(3):59-61
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一直有不同创作流派的探讨和争议。很多人说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用纯粹的旁观者的视角,应该不干预被拍摄者的生活的自然状态。但是从《生命的延伸》这部纪录片来看,恰恰创作者之一也是亲身经历者,而且创作者的介入还推动了事情的发展。这会不会与过去我们接受的“纪录片客观记录生活的”观念产生冲突呢?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深受大众喜爱的传播媒体,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宜春地区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的现状如何?对全区经济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还存在哪些不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区广潘电视经济宣传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服务我区经济建设中心,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我区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区各广播电视台都很重视经济宣传,把经济宣传作为整个宣传报道工作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