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子共存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近十年来,在会考、高考和竞赛题中经常出现,由于这类试题把无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了串联,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面广,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灵活性较强。要快速准确地解答这类试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哪些离子不能共存 1.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与H~+大量共存。如CO_3~(2-)、S~(2-)、SO_3~(2-)、ClO~-、AlO_2~-、SiO_3~(2-)、PO_4~(3-)、CH_3COO~-、F~-、CN~-、C_2O_4~(2-)(草酸根离子)等。 2.弱碱的阳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如:NH_4~+、Fe~(3+)、Cu~(2+)等。 3.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离子大量共存。如:HCO_3~-、HS~-、HSO_3~-、H_2PO_4~-、HPO_4~(2-)、HC_2O_4~-等。  相似文献   

2.
“离子反应”知识点是高考热点。考查时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测试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型简单、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下面从四个方面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分析。 一、离子共存题判断: 1.离子能否共存的原则。在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应遵守八个基本原则,①能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2-)和Cu~(2 )、Fe~(3 )和OH~-、H~ 和SiO_3~(2-)等。②能相互反应生成易挥发的物质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S~(2-)、H~ 和HCO_3~-、OH~-和NH_4~ 等。③能相互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ClO~-、H~ 和HPO_4~(2-)等。④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  相似文献   

3.
考查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这个知识点时,几乎每年HCO3-在试卷中均有出现,下面就将HCO3-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高考试卷  相似文献   

4.
高考对H_2S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考查H_2S是弱电解质H_2S作为弱电解质,其考题形式主要为:1.离子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要想准确解答这两类问题,只要抓住HS~-既不能与H~ 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S~(2-)不能与H~ 大量共存;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硫化氢都要写成分子式。例1 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相似文献   

5.
离子共存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几乎各地区的高考试卷中都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学生在这部分的得分并不高。下面本文就试着探讨一下离子共存问题部分的难点和易错点,希望有助于学生的复习。 1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金黎明 《新高考》2008,(3):26-27
讨论离子共存问题即离子之间能否反应的题目,在高考中的重现率、失分率都相当高。因为这部分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有较好的区分度、效度、信度。这一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7.
离子反应这部分内容常与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的水解,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等知识融为一体,涉及面较广,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对本知识点的考查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而离子共存的判断又是其中重要的题型之一.2008年高考中离子共存问题有哪些新特点?我们又该怎样应对?下面我们不妨对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中出现离子共存问题逐一加以分析,以求找出规律,指导我们以后相应的专题复习.  相似文献   

8.
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是无法割离的一个整体 .分析高考试题 ,单独考查某一部分知识的试题并不多 ,大多数试题都是几大块内容中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体 .历年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等传统试题 ,这类试题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题型 .今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 .一、用“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例 1】  (江苏化学卷第 12题 )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2 -4 、NO-3 ,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  相似文献   

9.
<正>有关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题目几乎每年高考都必考,这类题目难度在中等难度偏易,但仍然有很多同学在这类型题上失分。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没有进行有序的整理,对知识点掌握不完全或者是记混淆,从而导致在答题时出现失误。下面将对溶液中离子共存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解析。  相似文献   

10.
吴国民 《新高考》2007,(5):63-64
常温下有些物质混合后因发生反应而不共存,简称物质间不共存。除了常见的溶液中离子间不共存外,还有气体间不共存和固体间不共存,如HX与NH3,SO2和H2S、NO和O2,强碱和铵盐等。这一知识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是离子共存题,因为在其他题型中考查较少,所以容易形成思维的“盲点”,而造成漏解、错解。  相似文献   

11.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运用: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相互结合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或者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现将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及部分高考题分析如下:1.离子结合成难溶(微溶)物而不能共存的有:Ag+与Cl+与Cl-、Br-、Br-、I-、I-、SO_4-、SO_4(2-),Ba(2-),Ba(2+)与SO_4(2+)与SO_4(2-)、CO_3(2-)、CO_3(2+)、  相似文献   

12.
知识梳理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分析: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1)有气体产生。(2)有沉淀生成。(3)有弱电解质生成。(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 、Al3  相似文献   

13.
<正>离子共存是高中无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考查的是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如果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不清晰,不能将题给条件转化为化学知识,在分析问题时常常会出错。本文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总结出以下经验。一、熟记离子反应规律(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难溶物(沉淀)和难电离(弱电解质)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2)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  相似文献   

14.
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是常见考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难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考试方式比较灵活,既有选择题,也有时渗透在大题中。但由于这部分的题目,涉及到的物质种类多,很难找到规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难以下手,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呢?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在中学阶段,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在高考试卷中涉及最多的是复分解反应规律(占80%以上),另外近年来主要涉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突破方法:运用无机化学反应规律,全面理解离子能否共存的条件。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的,则不能大量共存。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N O3-、M nO4-、C lO-与S2-、I-、Fe2 ;Fe3 与S2-、I-;S2-、SO32-与H ;H 与S2O32-3.因发生完全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 与AlO2-、C O32-、H C O3-;Al3 与A lO2-、C O32-、H C O3-、S2-;N H4 与…  相似文献   

16.
“共存”——即大量共存,就是离子间不相互反应,离子浓度不降低,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原因如下: 1.氧化——还原反应NO_3~-(H~+),Fe~(3+),MnO_4~-(H~+),ClO~-(H~+或OH~-),Cr_2O_7~(2-)(H~+)与(S~(2-)、I~-、Fe~(2+)). 2.双水解反应Al~(3+)与CO_3~(2-),SO_3~(2-),HCO_3~-,HSO_3~-,S~(2-),  相似文献   

17.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化学的热点,可称得上是高考题材中的“常青树”.因此,我们在高一时就要学好这一热点知识,夯实基础,始终贯彻全程备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沈光月 《考试周刊》2015,(19):140-141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察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一、一般条件,判断溶液中不同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1.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间能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1SO42-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2CO32-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3S2-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化学中,电解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又因为它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所以电解质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有关电解质概念、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定几个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试题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检验、无机推断等题型为主.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透彻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基本理论,否则,做题时就容易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