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凌霞 《辽宁教育》2012,(16):21-22
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也是我们为人师者常常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对老师这一职业的崇高赞誉。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端正自己的言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参加工作已经15年了.回想这15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消沉和不振。但总是抱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向住和追求而走上了这三尺讲台。度过自己人生当中最美丽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师说》中对为师之道的精彩表达。凡欲为师或正为师的人们,只有对"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何种素质?"这一问题有清楚、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合适的要求,给自己的为师之路打下坚实的根基。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走上三尺讲台,  相似文献   

4.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这样评价教师这个职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这些平凡的字眼聚集在一起,就是无数教师的闪光师德。本栏目旨在弘扬普通教师的闪光师德,讴歌那些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的不平凡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那么,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静 《成才之路》2010,(35):10-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而作为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正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浇灌每一名学生。1.爱是宽容,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崇  相似文献   

9.
郑明江 《山东教育》2005,(10):15-15
说起讲台,每个教师都充满了感情。初为人师者,把她当作培养自身素质的“练功台”;专心治学者,把她当作培育祖国花朵的“实验田”;追求超越者,把她当作放飞理想之舟的“发射台”。三尺讲台,是我们每个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三尺讲台上写下了教师的青春与梦想,见证了教师的奉献与汗水。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与干劲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以师德统率教育工作,讲究教育的艺术。何谓教育的艺术?这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历来见仁见智,说法不一。我以为,简言之,教育的艺术即是艺术的教育。育人者,当以自律始,这是对师德的要求,也是艺术的教育的基石。走上三尺讲台,眼前是如饥似渴求知的眼睛,是纯洁可爱期待的心灵,身后是社会翘首以待的期盼,是国家坚信不疑的厚望。小小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培育英才的舞台,区区方寸之地,承载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重托,其神圣和庄严不言而喻。故此,为人师者,举手投足间流溢出的…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师德是师爱的核心。师德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至高境界。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师德丰富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师德”这样作解: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我们认为,无论在哪个年代,“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师德丰富内涵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2.
也许在北京九中乃至石景山区的许多同仁眼中,我的身份是特级教师。然而,特级教师的身份或其他一些荣誉称号,都不是我止步的理由,而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自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深地懂得那份责任——教书育人。在我的心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身为师者,30多年来,我一直谨记八个字——“真心做人,用心为师”。  相似文献   

13.
正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苦而漫长的育人之旅。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良好的师德,体现在你教育的一点一滴。回想去年冬天的一次家访,我突然接到德育处主任的电话,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用木头砸伤了另外一个学生!于是,带着讶异和担心,我匆忙结束家访,火速赶往校医室!到达校医室,我发现原来"肇事者"是上学期转学过来的郝同学。这位学生平时就很好动,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是个令人头疼的学生,而此时又犯下如此"重罪",真想狠狠地教  相似文献   

14.
人在讲台     
楼博 《文学教育(上)》2013,(23):155-155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三年了,一路走来,有委屈的泪水,也有成功的欢笑:有过迷茫,也有看到学生成绩上升的喜悦。记得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我战战兢兢,因为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我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人民老师,我很兴奋;  相似文献   

15.
从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再到新时代的师德要求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往今来,教师职业道德一直被反复诠释。师德标准不断更新的过程正是教师角色不断蜕变的过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师爱为魂这一核心标准更是成为所有教育者最不可或缺的基本操守。与此同时,社会上相继涌现出一批批铸魂英雄。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他们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各自的精彩,并且用特有的方式去完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重任。在他们身上刻着同一种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对师德教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师德和教风方面。  相似文献   

17.
长路奉献给远方,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每每独坐于桌前,我总是这样问自己。古训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教授知识,同时诲人不倦传承文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属于我的三尺讲台上努力做到“服务于一切学生,服务于学生的一切”。从我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则信其道”铭刻在心。我明白了一个平凡教师的意义在于用自己无私的宽广去包容呵护引导和滋润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行为作风检点,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正派,这才是教师的师德.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1,(21):5-7
从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再到新时代的师德要求"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往今来,教师职业道德一直被反复诠释。师德标准不断更新的过程正是教师角色不断蜕变的过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师爱为魂"这一核心标准更是成为所有教育者最不可或缺的基本操守。与此同时,社会上相继涌现出一批批"铸魂英雄"。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他们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各自的精彩,并且用特有的方式去完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重任。在他们身上刻着同一种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湘 《云南教育》2003,(27):20-2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的师德思想。汉代学者杨雄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也深刻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育人内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学高方能为师”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身正方可为范”,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重要影响。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的教学教育效果,除了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高尚师德,靠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成功的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是学业的导师,是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