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课程改革把“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作为目标,在“数学文化”的课程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占有相当的比重;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在课程目标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作为数学欣赏,介绍尺规作图与几何三大难题、黄金分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专题,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领略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的美学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新增的“数学文化”专题中也提出了“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笔者认为“黄金分割”这一题材是中学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良好素材,其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笔者对黄金分割及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美的知识和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美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和谐性、奇异性等特征要通过审美者对特定的数学对象的审美活动反映出来.数学美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审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眭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厉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本文以数学解题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为指导就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美在简洁明快的公式,和谐对称的图形,绚丽多姿的符号,奇特深奥的问题.但如此美丽重要的一门学科,却很少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更谈不上去领略数学的美.数学新课程改革重视挖掘数学的美学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对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本人对数学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数学史教育的途径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中能“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文化是人类从历史、运用、欣赏一个更为宽泛的角度对数学进行思考,它比知识更为直接地、深刻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及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反映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欣赏、感受数学美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之一,这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表述,张奠宙先生等曾将数学美分为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四个层次,并认为数学美的描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美,张先生的观点指出了数学美育迫切需要研究与重视的方向.而要在数学课堂上展现数学美,挖掘具有美学潜质的数学资源是重要的.本文将结合文的一个数学问题对此作一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数学之美,已有无数论述。大数学家如庞加莱等一再指出,数学有简约美、和谐美、奇异美、冷峻美等,显示出冰冷的美丽。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对于数学之美,则爱者不多。真正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则非常少。21世纪以来,数学文化、数学的美学价值的提法开始进入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欣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数学欣赏之困难,固然有数学过于抽象难懂的客观障碍,但主观上缺乏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数学文化”和“数学历史”的育人价值或功能;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还是英国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都把“数学的创造性”和“数学的普遍性”视为其数学教学的基石,其实,不论是数学的“文化”和“历史”,还是数学的“创造性”和“普遍性”,都是数学的人文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则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的两条具体方案.一是在高中阶段,要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曲折的人生故事和在数学的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二是在编写高中数学教材时,将与教材相关的数学文化内容合情合理地展示在教材中.那么,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是否已经落实了这些基本理念?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的必修1至必修5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剖析了教材中落实数学文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现"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职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之美,使学生能用美的眼光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创造“数学美”。本文按照张奠宙与木振武两位先生提出的数学美的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现“数学美”。  相似文献   

15.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会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掘其中的魅力,无法自主地探寻数学的奥秘.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教师要美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美感.以数学美感为基础进行课堂引导与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欣赏、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有必要将美学课堂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文化传播,增强素质教育内涵,实现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数学文化美感课堂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自身的促进作用,数学的思想体系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的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文化教育理念,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六个具体目标,其中的第五和第六个目标分别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育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文化价值,但现实中的数学教学过于推崇科学价值,较少关注包含求善求美的人文价值,忽视数学美育的意义与作用。数学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数学中获得美感的“桥梁”是数学教师。为此,教师要具备审美意识,与学生一道去挖掘、整理、提炼教材中潜在的美学素材,并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情境与过程,展现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进而学会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提高数学的审美素养,增强数学学习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