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国演义》塑造了近千个人物,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技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这些技法主要有:运用“性格强化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使其个性鲜明;通过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来进行衬托、泻染,于“无”处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人格;用“正衬”“反衬”等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差异;用“略貌取神”的方法,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突出其神韵风采。  相似文献   

2.
舍伍德·安德森在短篇小说《鸡蛋》中成功的塑造了“我”的父亲这样的一个屡遭失败和挫折的一个畸人,《鸡蛋》也是被公认为他的最好的两篇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小说中通过“鸡蛋”作为象征物来展现人物命运的这一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对于人物的塑造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4.
小说《阿Q正传》的人物塑造,其宾主手法的运用是高超的。如以宾衬主:以“看客”的“宾”衬阿Q的“主”,加剧人物悲剧色彩。众宾拱主:以吴妈、小D、王胡、闲人等众多的“宾”的重复出现,以突现“主”的命运的悲剧性,类似新诗中的复唱手法。总之,真正做到“既得主又不弃宾”。  相似文献   

5.
《史记》与先秦历史散文的区别主要袁现在其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刘邦形象的塑造而言,司马迁善于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独具匠心地运用了“互见法”,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对比、反复等文学手法。总之,《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十分成功,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其“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堪称我国传记文学中的精品和典范。本文通过对《魏其武安侯列传》的深入分析,探讨其选取典型的事件和细节,通过人物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等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方法、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人物通讯《银杏树下》,遴选真实、生动的事例,运用影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酣墨刻画带头播种教育、追求光明的庄稼汉李克会的鲜明形象。作品在对比映衬中寻求美的和谐,塑造美的人物。在整体艺术构思上通讯对比主人公李克会的寻常之“表”与不寻常之  相似文献   

8.
寇丽莉 《文教资料》2008,(22):24-2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家,她在短篇小说创作技巧领域的探索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对现代短篇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物塑造是其作品的显著特色之一,曼斯菲尔德在人物塑造上巧妙地采用了间接人物塑造的方法.本文旨在研究曼斯菲尔德在人物塑造上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这些独特的写作技巧在成功塑造人物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比较了直接人物塑造与间接人物塑造两种手法的优点及局限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曼斯菲尔德问接人物塑造的写作技巧,包括: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和多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9.
塑造人物性格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要手段。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优劣与否取决于创作手法的运用。《创业史》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成功地运用了对照理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形象各异的人物,形成了系列人物的对照系统,为我们呈现了一群真实、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这在十七年小说创造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小说。分析这些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应当抓什么,怎样分析?这里就双册教材中的几篇小说谈谈个人的看法,供教师们备课时参考。抓住每篇小说塑造人物的最鲜明、最独特的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认真的分析,是中学语文中小说人物分析的主要方法。要找出每一篇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的艺术手法,必须认真钻研作品,并将几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对照中,用全力抓住各自的“个性”,细致地分析好“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菲茨杰拉德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色。通过对小说中颜色、事物等基调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展示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通过对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和毁灭性象征意义的分析,展示出作者对其所处的浮躁的“爵士乐时代”的深刻鞭挞和对美国梦的遥不可及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12.
陈研 《华章》2011,(2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菲茨杰拉德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颜色、事物等基调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展示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通过对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和毁灭性象征意义的分析,展示出作者对其所处的浮躁的“爵士乐时代”的深刻鞭挞和对美国梦的遥不可及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的创作独具特色,他在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不仅使他蜚声英国文坛,也使他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可以说,人物讽刺描写,是萨克雷塑造人物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他笔下诸多形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他对人物塑造艺术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的评论家把萨克雷誉为十九世纪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孔乙己》中,动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教育和孔孟之道毒害,并成为其牺牲品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典型——孔乙己。笔者想着重分析一下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作者在人物外貌描写上运用对比手法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小说开始介绍了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顾客的喝酒方式:“短衣帮傍午傍晚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者开始先  相似文献   

15.
冯国才 《阅读与鉴赏》2009,(8):39-39,34
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也颇为读者所关注。成功的出场描写.不仅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琵琶行》、《林黛玉进贾府》、《故乡》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这三篇作品都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分别对琵琶女、王熙风、杨二嫂等主要人物的出场进行了成功描写。使人物一出场亮相,就展现出各自鲜明的性格。抓住了读者的心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边丽君 《文教资料》2014,(17):15-16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为读者和观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形象——阿巴公,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吝啬人物的代表。作者之所以能将他刻画得如此深入观众和读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将极端化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将偶然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关系的设置中。  相似文献   

17.
《第二十二条军规》多运用重复的叙事手法.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语言重复、事件重复和场景重复,这些重复在组织情节、塑造人物和深化主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重复手法,使小说情节连贯、人物突出、主题深刻,从而奠定了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18.
沈从在其以沅水流域乡村人事为描写对象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以平常生活的具体事件揭示人物灵魂,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湘西社会中一系列极富个性的“乡下人”形象。他笔下的“乡下人”具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认识价值,是“乡下人”的写真。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古典文学写人艺术的先河。其写人艺术主要体现在“三精”上。一是取材精炼,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二是手法精妙,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个性;三是刻画精致,从行饰、语言等方面剖析人物心理。于后世小说人物的类型化、个性化和心理化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黎燕 《文教资料》2009,(34):10-11
在影视谍战剧《潜伏》中,演创人员把一个在小说原作中着墨不多却很有分量的人物,通过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老实、低调、平和却能化险为夷,完成重任的情报工作者余则成形象,有力地诠释了其名所喻的我“余”故我“成”的内涵。文章根据剧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从秘书学中对秘书人员形象需求、默默承担与付出的优良品质,谦虚谨慎的待人之道,以及工作的辅助性地位,加以对比分析,开拓了人物分析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当下职场人员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