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派翻译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翻译活动,尤其对导游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翻译目的和原则,对导游词翻译的特点、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该研究有助于通过翻译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是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该理论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可根据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选取信息、选择翻译策略,并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功能主义在当代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影响日益加强,根据功能主义的翻译观,翻译被看作是一种目的性行为,重在强调翻译所要达到的功能。作为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以此为标准,晚清维新派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目的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实践,成功地为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输入了国外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学术思想。其翻译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实现了翻译的社会功能,因而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众多的西方学术著作,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理论,并在翻译版权、翻译管理方面进行了开天辟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晚清翻译与"翻译的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对晚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严复、梁启超、林纾等三人的翻译,探讨其翻译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各种权力关系和操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晚清翻译思想和实践的理解与阐释,也为"翻译的政治"理论提供近代中国语境下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功能翻译学派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类型。旅游翻译是一种面向普通大众的文本,呼唤功能十分明显,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文章从功能翻译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紧扣旅游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在实际翻译活动中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以期达到"诱导"读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这一理论无疑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创造性叛逆"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应用翻译更是如此,它要实现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本文首先回顾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并对应用翻译的性质和特点做一基本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翻译的实例,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而应用翻译更是如此。在阐释功能翻译理论内涵,并对应用翻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翻译的实例,分别从应用文本的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三类文本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翻译活动经历了几次高潮 ,从早期的佛经翻译 ,经过西方的科技翻译 ,到近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学翻译 ,每一次翻译高潮都呈现出很强的功利倾向 ,译学的发展表明这一现象具有正负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一经引入我国,立即引起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分析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及口译教学现状入手,探讨翻译行为理论与目的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语翻译不仅是笔译中的一大难点,在口译中也是口译员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本文拟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在目的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的指导下,通过笔者口译实例分析变译理论及其具体手法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翻译的适用性,并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的变译处理尺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翻译的功能观——也释德国功能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功能观作一概述,追寻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对德国功能派理论及其启示作了重点阐发和论述,以此证明 功能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企业都希望其品牌译文在目的语市场中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从翻译的角度上说,就是译文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实现交际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及对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信息及形式的传递而非翻译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功能,它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性,翻译的目的就是在目标语语境中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从这一点上看,功能翻译理论适用于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15.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功能主义的、系统的、动态的新途径。多元系统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足以解释中国近代翻译文学这一特例;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源于它只考虑了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客观文化因素,而忽视了作为翻译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译入语读者接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奠基理论,主张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口译的社会交际功能使用各种手段来开展翻译活动。目的论为口译过程中采用的各种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力和支持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翻译理论下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翻译是以传递信息为主、又重视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实用性强,应用面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工作性质和英语使用范围,充分体现了高职应用翻译的行业和职业特点,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交际性。应用翻译理论对高职翻译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职业特点,要遵循实用性与应用性的原则,关注译者的有限能力,选择有效的方法,放弃专职译者的高标准,以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其最高准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的翻译策略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译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语言的功能、文化等外部环境等等。从目的论出发,可以更好地了解译者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水浒传》的两个英译本,为译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旨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以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为语料,探讨该类政论文的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结合其词汇、句法和修辞特点,归纳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论文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政论文翻译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李媛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69+173-169,173
本文比较了中西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及德国功能主义学说的"目的论",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的角度阐释两者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严复的译论带有浓厚的中式思维特点,倾向于主观、感性;而"目的论"受西方理性分析思维的影响,则倾向于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