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期创业板有所反弹,市场对于风格切换讨论有所升温.我们认为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修复,市场仍将表现为龙马股再发力,而成长创业更可能表现为反弹,而市场难看到创业板重新崛起实现市场整体风格切换.  相似文献   

2.
2021年从市值大小的风格表现来看,小市值风格股票表现远好于大市值风格的股票,大市值风格的指数代表如上证50指数全年下跌10.06%,沪深300指数全年则下跌5.20%;而中型市值股票风格的中证500指数全年则上涨15.58%,小市值股票风格的中证1000指数2021年更是上涨了20.52%;与往年到春节假期后风格切换不同,今年元旦后就开始了风格切换,2022年第一周,中证1000指数下跌4.09%,中证500指数下跌2.05%,沪深300指数下跌2.39%,上证50指数则下跌了1.56%,很显然大市值股票相对小市值股票要抗跌许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最优跨市场配置投资组合,分散市场风险,以沪深300指数、上证国债指数与上证企债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交互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交互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具有多重分形特征的交互相关关系,并且沪深300指数与上证国债指数之间交互相关性的多重分形性强度最大,而沪深300指数与上证企债指数之间交互相关性的多重分形性强度最小,意味着股票与企债的投资组合风险最小.此外,指明指数序列的胖尾分布是造成多重分形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期大盘走势开始出现放量滞涨的走势,盘中时不时出现跳水,跌幅前列的股票主要是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饮料和医药股.机构调仓导致市场风格开始转变. 与国际对比来看,目前A股低于国际市场估值的主要是银行、地产,及工程机械,其他股票基本均高于港股及美股.因此,目前A股继续走价值股的风格可能无法赢得广泛的认同,所以,才会出现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时不时走出放量滞涨的走势,且形态上也有顶背离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市场方面,国泰君安认为创业板前期的表现更多的是龙马行情向二线蓝筹、中盘蓝筹、创蓝筹扩散,而非中小创风格转变的拐点.经济动能/企业盈利整体不悲观,全部A股中报净利润增速略低于一季度,而市场”经济前高后平+金融稳杠杆预期存在边际回修的需要,从中报预报情况来看,消费行业中报盈利增速预计将高于一季度,业绩相对更具粘性的消费将有望在八月有更好的表现.消费领域,重点看好白酒、家电二线龙头,乳制品、家居、酒店、免税细分领域龙头;重点关注汽车、农业、有色、化工等领域中出现行业拐点、景气度持续可期的龙头;创业板仍以精选创蓝筹个股为主.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市场的白马蓝筹股和权重指标股如银行、保险等是涨得最好的,市场甚至兴起了一波价值投资风,如上证漂亮50等,但是,在进入到8月中旬,市场的交易风格终于切换到了以题材股和中小创市场概念股为主了.如近期的石墨烯概念龙头方大炭素,以及科技股龙头科大讯飞等.当然了,资源股和周期股在7月份也表现非常出色,不过现在市场的风口却是又转换到了混改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题材概念去了.  相似文献   

7.
市场方面,海通证券荀玉根建议保持多头思维.上证50和中证100已是牛市形态,与港股和美股牛市相呼应,独立行情始于16年3季度,陆港通总额度限制取消之时.风格与资金面关系不大,取决于盈利趋势和投资者结构,中证100与创业板指的净利润同比差异,1 7年正好与13年相反.市场从一九向三七扩散,持有一线蓝筹价值,看好二线价值成长和国改主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指数基金的发行大年,各基金公司纷纷推出以各类指数为标的指数的基金。目前市场上被指数型基金用作标的指数的主要有中证500、沪深300、上证综指、上证180、中证100、上证50、上证红利、中小板100P、深100R等指数,由于筛选成份股以及编制规则上的不同使得各个指数各有千秋,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有所对应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各指数上方依然存有空间,重心上移或得到延续。市场回顾及总结上周市场各指数涨跌互现,整体延续上行,前期跌幅较大的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涨幅较大,而上证50指数迎来回调;从各指数强弱分布看,科创5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上证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沪深300>上证50;从各指数近一个月的相关性情况看,上证5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正相关性上升至0.917,市场整体延续系统性上涨,然而当大小盘风格指数上升至0.9以上后,  相似文献   

10.
代表:华鑫证券长江证券 观点:单从业绩季度并不足以支撑去看多创业板市场;创业板暴涨的特征持续性存疑,27日更在于情绪面带动的超跌反弹行情. 近两年市场风格切换到创业板,共同特征均是市场利率下行,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目前市场流动性难有较大改善;同时叠加创业板业绩情况低于预期,未来市场风格切换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市场投资者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下一轮的风格切换何时会来.2017年以来市场的整体风格就是龙头白马股一骑绝尘,表现绝对领先.但在创业板等经历了前期的大幅调整后,市场对于博弈“小票”的情绪再度慢慢升温.但总结起来,当前很多市场投资者开始更多关注“小票”的逻辑仍然仅仅是前期跌的较多,并没有更多新增的看好逻辑出现.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两极分化行情进一步演绎,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涨幅较大,中小市值的个股估值泡沫得到了较大的释放.对于下半年A股市场表现,多家基金表示,接下来估值和成长匹配的价值投资风格或将进一步深化,“炒新、炒小、炒概念”等投机行为继续退潮,不合理的过高估值股票仍会回落.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市场上下均对白马股的行情期望较大,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也明显高于其他指数.可以说,市场普遍认为,内外资机构主导下的A股,已经迈入了价值投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市场方面,中金比较看好中期A股的表现.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风险已经很大程度上释放,在短期风险过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中金对于A股中长期表现不悲观.从风格来看,近期市场分化鲜明,大盘表现好于小盘,价值持续好于成长.预计随着短期中小成长股估值与大盘蓝筹的估值快速收敛,中期市场风格有望由目前的“大胜小”逐步切换至“大小相持”甚至“小略胜大”的格局,更多估值基本调整到位、有潜在发展空间的优质成长股将迎来配置时机.  相似文献   

15.
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推出以来对指数基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跨市场ETF推出之前,投资者通过对与沪深300指数高度相关的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或其组合进行对冲交易,可以实现股指期货期现套利。跨市场沪深300ETF推出后,由于其对标的指数的完全复制。进一步缩小了跟踪误差。实证分析发现.沪深300ETF对标的指数的拟合度要高于原有市场上的ETF。但由于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存在差价,在二级市场使用沪深300ETF做对冲交易时,其跟踪偏差度要大于净值跟踪偏差度。并进一步发现,通过优化ETF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得更小的跟踪误差,从而提高套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上证红利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协整计量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判断上证红利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互关联,使用协整模型的单整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我国上证红利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我国上证红利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之间不仅存在共同的长期趋势,并且具有短期的共同波动模式,因此在上证红利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和可比性。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不相互影响,不互为因果关系,两种指数都是投资者的重要参考分析指数。  相似文献   

17.
运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分别研究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日、月收益率数据序列以及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的股价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特征.给出了这些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平均循环长度、相关指标和分形维数等分形特征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证券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市场存在状态持续性,价格呈现周...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环境之下,先回升,后震荡。在市场风格方面,今年一季度A股整体呈现小盘优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的特征,宽基指数中中证500、中证1000表现占优,行业风格表现排名为成长>周期>消费>金融,与2022年Q4相比进行了由大盘到小盘,由价值到成长的切换。进入3月后,市场即将迎来经济数据与企业业绩的验证期,“春季躁动”行情将逐步落下帷幕,市场风格或再迎切换。  相似文献   

19.
进入8月后,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行情继续发力,“漂亮50”继续夯实优势地位.统计显示,8月2日上证50再创2691点新高,截至8月3日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达15.71%.由此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也连续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华夏上证50ETF及其联接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7.60%和16.53%.华夏上证50ETF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1 1.49%.  相似文献   

20.
近期行情很是尴尬,一下子白马股大跌让市场鼓吹风格切换到中小创,一下子次新股暴跌让市场大呼白马王者归来.各路分析师相互打脸,这也让市场投资者对于后期行情极为迷茫.那么如何看待当前这样的行情呢?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