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结构与品质制约其专业发展水平。基于知识管理视域,促进地理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对于地理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培植共享合作的地理教师文化、建设地理教师学习型组织、完善学校知识管理技术、搭建地理教师知识转化“场”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钟启泉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  相似文献   

3.
教师精神、教师能力、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也离不开其成长环境,共包括五个层面:一是国家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等;二是学习社群,如教师学习共同体;三是学校文化;四是班级中的师生交往互动;五是网络教研的正能量传递与科学接纳。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交流方兴未艾,正逐渐融于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血液"之中,并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自主专业成长的又一条途径。一、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而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辉  傅华平 《教书育人》2006,(11):33-35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各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Stephen D.Brookfield和Timothy G.Kegan认为,反思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关注教师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断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和新课程共同成长。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课程,也是教师教育中的一项研究专题,在世界范围已成为一个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努力去达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包含着对教师的三个基本看法:1.教师是专业人员。其具体指标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伦理、专业自主、专业服务、专业成长。这里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内容”作为其专业表现,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动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专业教师应具备相当广泛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教师的态度、情感、各种能力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自信心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汤宏章 《教师》2012,(1):70-7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激增、加速更新,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地理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当务之急。而校本研究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对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良好的教研文化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理组依托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以课题引领,开展教育反思和深度教研,根据每位教师学术素养和业务专长开发地理美育课程,进行项目研修,建构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校地理教研组在探索研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推动教研组文化和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带动全组成员共同进步,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其自身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也需要外界专业力量的支持。许多优秀教师在回忆其成长历程时都曾提到,某些人士的及时指导与帮助,对其专业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我们希望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展示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一过程,之后请专业人士就此片段或过程进行实例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让学校管理者意识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管理者应该怎样指导和帮助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专家型地理教师是指那些师德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拥有良好的素养结构,教育业绩及影响显著的地理名师.笔者通过对我国专家型地理教师的素养结构、成长过程、成长经验和事迹的研究,总结出专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模式(如图1所示).其对于了解专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途径,促进专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因此,教师自身始终是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教师的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工作其中的社会、组织和化环境也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刊专门组织了一组章,从幼儿园管理、园本教研、社会环境等方面未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希望这组章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启迪和帮助。[编按]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作为不断变化的行动者反省、更新并扩展其教育信念,增加其对教育教学的忠诚,批判性地获得并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单个或多个教师同学生、与同事一起经过实践获得的,它贯穿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生涯。简言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获得的成长和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是把教师工作视为一种专业工作,教师被认为是持续发展的个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张敏 《上海教育》2006,(6B):56-56
近期,我校开展了教师成长册的制作与交流系列活动,促进了教师人格品位的提升和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成长册是教师成长历程的缩影,其构思、制作过程是教师们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过程,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速学校化建设的过程。成长册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余艺文 《教育家》2004,(9):12-14
当今信息社会,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整合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教育创新必须与教师的发展同步。因此,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刘富强 《农村教育》2005,(11):48-49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教育行为不断改进、教育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唤醒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教师投身于教育实践的热情.还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需的支持与帮助,实现与教师的共同发展。“理念种植与教育实践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由技术所撬动的。文章从地理教育数字化技术特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师数字化转型专业发展的四大能力,分别为有效德育能力、地理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自我成长能力,并基于未来教师发展双核洋葱模型提出了中学地理教师数字化转型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种主动性的成长,应该在工作中成长,应该是理论、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步成长,应该在学习、反思和合作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