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浣江小学课题组运用“教师21世纪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进行小学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通过反复的实践研究,构建了“PDT专业成长平台与学科课题的整合”、“PDT成长论坛与教研员现场指导相结合”、“录制网络视频课+专家现场指导”、“精品课堂+QQ网研+成长论坛”等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网络教研模式。课题组围绕“特色网络教研组、教师专业成长协会、青年教师成长港湾、班主任成长园”四个概念团队开展了系列网研,培养了团队凝聚力、实战力、研修力,从而提升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增强教师个人专业的教学品质,不断促进整个网络教研团队的再发展,实现了在网络教研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整体推进及要求,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们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如,怎样的教研过程才能为教师将新观念转化为新行为提供有效服务?怎样解决在数量众多的幼儿园中存在着“平行班少,缺乏研的氛围”、“专题研究浅,缺乏课题研究的能力”等低层次教研的问题。我们意识到新课程呼唤新的园本教研形式.绝不能只局限在园内开展教研,而应当敞开园门,开展园际之间的教研活动。于是。园际教研——这种顺时应势的新型教研形式就应运而生了。它是从个体化、孤岛式的研究走向群体合作性的研究,由两所或两所以上地域相邻、专题相同的园所构成,有多种力量(教师与园长、教研员与专家)介入的教研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秀峰课堂”是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开发的教师培养教研模式,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它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问题为研讨主题,以“专家引领+网络研讨+课堂实践”的形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第一届“秀峰课堂”的主题是“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校本研修工作,关乎教师素质的提高,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所以,工作中我们必须创新管理举措,优化了校本研修工作,切实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地挖掘教师的潜力。一、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工作中,我们可以学年组为单位,以“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为切入点,围绕主题,开展了系列化的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汇报课、评优课”等活动形式,开展3个层次的教研活动。一是面向青年教师的“适应性”教研活动。通过开展组内教研、组间交流、组内互助,缩短教学与教研的过渡期,进而以教研促教学。二是面…  相似文献   

5.
张玉燕 《考试周刊》2012,(67):11-12
新《纲要》指出,在注重幼儿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将教师的学习、发展与提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园本教研的形式来开展的。因此。如何强化“园本教研”.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园本教研”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其中.健全的制度、新颖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内容、高效的参与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保证。校本教研文化关注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落脚点是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因此.有效性与针对性是教研文化得以形成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校本教研滞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会让教师产生“教研疲乏症”,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继在全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率先尝试新课程高考改革后,我省又率先开展了跨省际、跨时空、多学科的课改研修活动。活动以我省开创的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为基础,联合山东省将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深入到学科模块的课堂教学层面.借助国家课程团队专家的支持,利用暑期成功地举办了首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摸索出一条教师团体专业发展的新路。在这里.本刊试图通过一组原文摘编(分上、下刊发在第9期和本期上),呈现出对“观念”、“数字”、“感言”、“经验”的梳理.希冀读者能从中看到我省行政决策者、专家和教师形成合力。迈向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能力的坚实脚步。  相似文献   

8.
教研对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建设有高黏合度的教师团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为欠发达地区,在教研活动开展上存在学前教育教研力量不足、学前教育教研机制不完善、教研形式单一、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基于对广西学前教育教研问题的诊断,引入了“雁行发展模式”进行教研机制的建设,通过着力培养“领头雁”、发挥“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县—镇—村”联动教研网络、系统研发模块化教研内容探索循证教研实践形式、构建“五体联动”的学前教育教研陪伴式支持体系等方式加强教研机制建设,提高教研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唐山市丰润区被确定为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丰润区是唐山市的一个大区,农村基础薄弱,而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个体为本的教研,怎样才能真正开展以教师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专业引领的形式与渠道的拓展”、“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之后,丰润区教育局开始尝试网络教研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通过网络来解决“专业引领人员受人力因素制约,不可能经常性的深入到每一所农村学校”的问题,通过网络在线研讨的方式,及时帮助、引领农村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广大农村教师顺利适应和融入新课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营造了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教研氛围,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7年,“说课”就已经出现,当时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推出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说课”这项有着全新概念、全新内容的教研活动形式,已经在全国许多省市推广开来.成为各地普遍开展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教研活动。“说课”活动的普及.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掘教师的个性.发挥集体的优势。它对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省从2004年起将“说课”定为评定高级职称的审核条件之一。在“新课标”即将在我国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说课”这一教研形式更有其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营造了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教研氛围,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3.
追求形神兼备的网络教研——对提高网络教研实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教研相比,网络教研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落实校本教研,有利于整体开展区域性教研和发挥课程专家引领作用。目前,教师个人、学校、各级教研部门以及新课改的课程专家们纷纷搭建和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教研工作的参与者.根据“学生代表参与评课”和“师生交流会”开展教学研究的实践、总结与分析,探讨了学生参与教研的形式与效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福建教育》2011,(5):4-5
汪劲秋在《学前教育》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园本教研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以及专家引领。而由于教师过去长久地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教研方式.造成有不少老师不善于或不会自我反思,也不习惯和同伴互助,反而对于“专家引领”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如何帮助教师逐步摆脱这一教研“痼疾”。激励教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互助研修的能力呢?这时.教研人员可以在教研活动中表现得钝感一些。  相似文献   

16.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学校发展,也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构建校本教研的制度,探索开展校本教研的方法、途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融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持续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开展校本教研主要运用如下几种方式。一、“专家论坛”式教研——专业引领,把握方向为了提高教改实验的质量,正确把握课改的实质和方向,我校开设了“专家论坛”,给全体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我们邀请在课改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互动式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一 网上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研活动与传统教研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研究者们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搭建或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始了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网络教研。然而,网络教研毕竟是新生事物,究竟是否需要开展?应该怎样开展呢?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的主要特征是“基于学校”,即针对本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探讨,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本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研究课:教师‘集体对话’的平台”是昆明市武成小学教学教研组近期开展的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的特点是:1.学校教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展开对话、交流和深入探讨,这就体现了研究课要“研究”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是供“观摩学习”的样板。2.每一次研究课或校本教研活动都应该确定一个主题,这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这次校本教研的主题是探讨执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生成性、建构性和多元性是新课程在教学方面的三大核心理念,也是教师关注的热点,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探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给教师很好的启示。3.听课时,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思考帽)观察、思考执教老师的预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生成,教研活动中又专注于某一个问题的探讨。这就保证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20.
观察大最的校本教研现场后,我们在和学校管理和教师们的交流中发现,对校本教研的规范开展大家都持肯定态度.但同时流露出对校本教研的“质”的担忧。他们把现状归因在缺乏“专业引领”.希望通过专家的介入去改变这种局面。这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同时也是目前校本教研中存在的最大困难:专家是有限的,“被动地依赖”专家的专业引领.而不是“主动地生成”学校内部的专业引领力量,这是日前我区学校校本教研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