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是一种全新的课型,也是对教师的一次重大挑战。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这一课型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个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如何上呢?我结合自己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等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语文学习、生命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观时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么是内容安排太过刻板,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要么是准备不足,匆匆走过场:要么是活动偏于被动,学生享受不到自主……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学生真正享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学习的出现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异彩纷呈的综合性学习课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与此同时,综合性学习也走入了许多误区,比如离题活动过多、成果展示无度、写作训练缺席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应如何回归语文。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标准》及新教材逐步实施,“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教学中的实施,笔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语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综合性学习”的思想;二是在语课实践活动中,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研究学习。这里从第二方面介绍我们在“专题式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一些老师在综合性活动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不够,导致综合性学习课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致使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等等。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真正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让综合性学习目标有效达成,让学生感受大容量、宽视野、多角度的综合性学习呢?可从启动课、指导课、汇报课三个环节入手,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效果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是摆在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下语文教学存在忽视综合性学习的现象。综合性学习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制订计划、制作课件、课堂展示、过渡运用四个方面上好一堂综合性学习课,以及把综合性学习运用到写作、考试中去。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内容虽不多却也很充实,大多数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作用不大,导致综合性学习课堂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的状况。偏离了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宗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阐述如下。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前提。通常每次综合性学习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指导学生掌握查找资料方法。教师自己也应多收集,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对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性学习已成为新课程下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怎样理解综合性学习?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作为语学习内容之一,并列提出,意味着什么?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对综合性学习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问题几乎成为中小学教师在研读《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探讨语教改规律时,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本将围绕上述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意义在于能够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也就是发挥了语文的基础课和工具课的作用.本文先了解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它的特点,最后总结了有效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会交往、与人合作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养成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因而,上好综合性学习课是必须的,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习日益重要,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可是很多教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时出现误区:1.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缺少必要的指导。2.忽视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3.重课堂"效果"轻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促进综合性学习,要注意:1.提供导详细有序的指导。综合性学习重在语文学习方法应用、重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2.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3.大胆尝综合试各种语文实践方式。4.做好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听了托县第二小学刘仙云老师组织的一节二年级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课,感受颇深,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综合性学习确实是新课改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与综合性的交融: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本兴起的一种道德教育论。它主张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强调通过以道德课为中心,使道德课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进而还有家庭、社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性),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以主体性和综合性为思想内核的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为进行动态的、立体的道德教育的构想开壁了一种可能,值得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尽管在思想认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形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教师还是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搜集合适的资料。在活动前,教师应制订详细的操作计划。"综合性学习"与"写作"有机结合,应注重利用读写结合课和写作指导课适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性学习进行再认识,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突出实践性、综合性、过程性,让这类课型发挥它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冯素恒 《广西教育》2012,(38):19-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但是,因种种原因,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读与写上,对于综合性学习,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或是放弃不上,或是把它当成单纯的写作课,让学生写一篇习作了事,从而违背了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20.
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登几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