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的,有人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本篇从翻译的目的和源语文本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选择归化和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即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各有所长,均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异化翻译与同化翻译是翻译中对立统一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同化与异化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本文分析了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得出了在翻译中遵循何种应考虑到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翻译目的论以及归化、异化策略,然后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归化、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从而论证了归化、异化策略或者介乎之间的策略都是为翻译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张旭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520-521
翻译有很多方法,由于从不同角度出发,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本论文以施莱尔马赫的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归化翻译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总体来看论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理论提出与发展以及实际应用。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要部分,首先举例分析中德广告词汇对比,然后讲述广告翻译中读者因素发挥的作用,最后举例分析广告翻译中归化翻译的原则,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坚持归化翻译原则能够使广告翻译符合目的语文本读者的期待并使原文读者和目的语读者都产生共鸣,已达到广告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翻译的策略,归化与异化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本文通过引入翻译目的论的一些概念,尝试从根本上解开归化与异化真正的问题所在: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然而,每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也是应该的。因此,归化与异化没有哪个更好,只要适用于目的,两者皆佳。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出发,就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二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枫 《华章》2012,(26)
中国菜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主要以源语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为归宿,即异化和归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中国菜名时既可以采用异化的手段,也可以采用归化的手段.异化的手段有利于让读者接受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而归化的手段则可以使译文基本上最切近地自然对等于源语信息.本文从中国传统菜名的英译实例出发,着重探讨了归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中文化转换不可缺一的两种策略,而双语文化内涵异同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对其策略的选择。我们认为,对完全对等者的翻译体现了异化归化这两种策略的统一;对于互有差别者,我们一般主张归化翻译;对于目的语阙如者,我们一般主张异化翻译。无论是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楚慧 《文教资料》2006,(35):128-129
不同民族的文化各不相同,在文本中主要表现在其意象、寓意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在翻译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处理主要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由于不同性质的文本的翻译目的、读者群情况不同,翻译中对这两种策略的把握是不同的。本文试对广告、科技文章及诗歌的翻译目的、读者群情况作分析,试探如何把握这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评析《红楼梦》的两个著名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所用的翻译策略时,译界早有定论,即杨译本重异化的翻译策略,霍译本多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然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并非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两个: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翻译目的。如此一来,通过分析这两个原因,译者在翻译时就可以视情况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这也证明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选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异化和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异化对全球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异质文化一旦介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就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异国情调,进而丰富目的语读者文化。本文就翻译中的异化策略和目的语读者的语境构建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翻译异化给目的语读者带来新鲜有趣的异文化内涵并帮助读者构建多元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3.
浅谈异化与归化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中化转换不可缺一的两种方法,但它们各有其选择的理由。我们认为,双语化内涵异同的情况,解释的目的和相互化的比较等因素,乃是造成或“异化”和“归化”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宋维状  刘伟 《海外英语》2011,(1):170-171,174
翻译异化对全球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异质文化一旦介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就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异国情调,进而丰富目的语读者文化。该文就翻译中的异化策略和目的语读者的语境构建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翻译异化给目的语读者带来新鲜有趣的异文化内涵,并帮助读者构建多元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文学翻译也不例外,所有文学翻译作品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文学翻译行为的结果。然文学翻译目的本身也受到发起人、赞助商、译者、目的语文本读者、译者和原作者以及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文学翻译目的的形成不是参与该翻译活动各方意图的简单叠加,而是各方意图不断操控、博弈和妥协的结果。翻译目的对文学翻译的影响贯穿文学翻译的整个过程,即从翻译的选材到翻译标准与策略的确定和翻译方法及技巧的选用。认识并正确处理好翻译目的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有助于回答文学翻译中忠实与创造、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众多争而未决的问题,亦将有利于翻译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冬燕 《海外英语》2011,(6):204-205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它们也是人们在讨论翻译标准的时候的焦点。该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定义的阐述和应用的比较,指出对这两种策略的选择主要是要根据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翻译目的和个人风格来决定,同时对翻译中如何选择这两种策略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8.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思考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特殊形式之一,针对作品中的外来文化问题,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长期存在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之争,本文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的作用并且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强调了异化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异化及其主要意义入手,结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含有文化信息语句进行课堂翻译的目的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异化并附以解释的方法。异化翻译可以产生陌生化效果,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附以解释,教师能够深入分析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