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刘畅 《青年记者》2006,(5):51-53
社会弱势群体对权利与平等的诉求,无疑是真实而迫切的,但行进在时代进步大道上的跋涉者,基本责任与良知,更愿意理性地面对现实。所以,我们倾向于“让理性精神引导诉求”。而农民工城市求生所遭遇的碰撞、冲突也引起了我们深切的关注。石家庄市破获了一起抢夺案件,涉案的都是进城务工的青年,他们原本都是父老乡亲眼里的“乖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涉嫌犯罪呢?记者何磊前往石家庄去探个究竟,我在想,如何面对“农民工犯罪”这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社会弱势群体对权利与平等的诉求,无疑是真实而迫切的,但行进在时代进步大道上的跋涉者,基本责任与良知,更愿意理性地面对现实,所以,我们倾向于“让理性精神引导诉求”。而农民工城市求生所遭遇的碰撞、冲突也引起了我们深切的关注。石家庄市破获了一起抢夺案件,涉案的都是进城  相似文献   

3.
漫谈“80后”:认识范畴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如果我要说根本没有所谓"80后"的存在,你一定认为我在睁眼说瞎话.我们怎能对如此庞大的社会人群视而不见呢?而且,我们的媒体不是每天都在拿这个群体说事儿吗?事实的确如此,乍一看,当下的我们几乎被"80后"包围着,他们无处不在,人们谈论任何事情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群体.有人要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就一定拉上这个群体.毫不夸张地说,"80后"几乎成了当下某些媒体的"春药",总能让他们亢奋不已.  相似文献   

4.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开会?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上帝把人分成了两类,好人让他们去了天堂,坏人呢,都送去了会议室.还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委员会的话,那他现在还在岸上没能出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喜欢开会胜过看电影的?估计没有.为什么?通常一部电影持续90分钟到2小时,会议也是.可是,会议是交互式的,但是电影不是.我们不能冲着屏幕叫:"别进那个房子啊,你这个白痴!"更重要的是,电影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能让我们因为故事的结果而做什么事.但是会议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民面临信息的严重缺乏,国家极力推动信息产品的网络供给,而信息产品就在距农民仅仅"一公里"之遥的乡镇,而农民为什么不积极主动地把急需的信息产品迎接到家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W·舒尔茨在<穷国的经济学>一文中讲道:"全世界的农民都在与成本、利润和风险打交道,他们都是时刻算计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在自己那小小的、个人的和分配的领域里,这些农民都是企业家.他们总是那样敏锐地适应经济形势,使得许多专家都无法了解这些人是多么的有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对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做出合理的反应,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因此,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延伸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可看作是农民对信息产品的投资决策,使投资与预期效益比较后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的农民工人数达两亿四千万,如何满足农民工的闲余时光,让他们尽快熟悉、融入城市,这是一个现代化、社会化的大命题,不仅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思考,还在于广大社会的共同参与. 现在很多出版社、出版人、作家们都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惯,社会地位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展开人文关怀之时首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群体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出版物能让他们在身体极其疲乏之时还驻足阅读?从出版者的角度去体味这一切,做好书,做适合读者群的书应是我们最先考虑的问题.手机这个载体是农民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起捧着书手留余香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便捷.  相似文献   

7.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王进喜、牛玉儒、任长霞等,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近年来,楚天金报将更多的版面留给了身边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平凡人、普通人.今年一季度,楚天金报推出了"马路孝子"刘普林、"提琴爱人"袁春生和陈惠芳、"大义农民工"汪述恩等有血有肉、影响全国的典型人物.回顾这三组典型报道,我们感到在采访、写作等诸多环节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8.
从对农民工心态的误读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三个长假,五一黄金周因为与劳动节有关,便有了更多关于工作和休息的新闻。我注意到,今年媒体上就不时地有诘问: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黄金周还有多大实质意义?还不时有呼吁:休息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可是在五一长假里,大多数农民工却依然在以汗水作为献给劳动节的礼物!休息权失衡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诘问"或"呼吁"无疑是以农民工为本的,与过去那种"每逢佳节必快乐"的图解式报道相比是一大进步;然而,最广大的一线农民工的真实心态到底是什么呢?朋友在电视台工作,五一节他们又一次将镜头聚焦于外来务工者,不过,农  相似文献   

9.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将近2亿的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大都集中在我国特大城市中从事社会劳动.这些农民工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当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农民工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难免产生摩擦和冲突.调查显示,30%的农民工在广东工作,其次是上海和北京.一说到农民工,大家往往把该群体与这样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穿得脏兮兮的、不讲卫生、说话粗鲁、不懂礼貌等.笔者的一项抽样调查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农民工的欠佳形象是怎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形成的?这种形象是现代农民形象的真实再现吗? 除了少数个人与农民工直接接触产生的认识之外,大众对农民工的形象认知与了解主要来自大众媒体的报道.上述农民工欠佳形象的形成与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是不是有着直接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1.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这使得孩子们不堪重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怎样才能协调好父母的期盼和孩子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呢?这是许多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看了这套《我的2008学习日记》系列丛书之后,我有一些触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姑且就从本书中的一首小诗入手。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工就业难问题成为突出现象.如何做好农民工报道,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牵动着党报社会责任的神经.为此,金华日报将"温暖"定为2009年民工报道的主基调,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围绕农民工的报道活动,拓宽服务思路、服务领域和服务方法,从关注农民工心理人手,为他们提供心灵情感的服务,推出多个专题活动和专版报道,既贴近农民工丁的实际需要.更贴近农民工的情感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听鸟儿唱歌     
鸟类天赋异禀的鸣唱之美臻至艺术境界。阅读本书,我们更能理解和珍惜这难得的天籁之音。我们要付出什么才能了解鸟类歌曲世界的构成呢?理性、热情和勤奋。有些人为破译鸟类声音中的那些激越和模式的意义而付出了无穷无尽的时间与努力。他们倾  相似文献   

14.
张兵 《民生周刊》2020,(2):25-27
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展开后,这个春节,是否能让农民工兄弟们不再因讨薪、追薪而发愁?作为用工大户,很多央企加强农民工合同管理,规范用工行为,开设农民工专用账户,由银行代发工资,优先保障支付农民工工资等,这些做法给广大农民工吃下了一颗定"薪"丸。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也是央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给广播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怎样使广播宣传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如何创造性地发挥广播的特点,使它在群众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呢?半年来,我们大胆尝试摸索了许多广播形式,"报喜点播节目"就是其中的一个."报喜"就是组织各地领导机关、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广播向党、向全省人民报告他们突出的工作成绩;"点播"就是让报喜者点播他们所喜爱的文艺节目.电台播送了他们的喜讯,接着播送他们点播的文艺节目,以资庆贺.这个节目我们已经办过两次,一次是"迎接"五  相似文献   

16.
江晓原:刘兵兄,我们为之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和心思的"萨顿科学史丛书"终于面世了。用科学史界同行的眼光来看,这也算一件小小功德。但是许多媒体朋友却总是问我:萨顿是什么人?我们现在为什么要重温这些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经典呢?当他们被告知,萨顿是国际上公认的"科学史之父"时,他们又问:那么李约瑟呢?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学院里,传媒学子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在他们头脑中萦绕、在嘴边传播的问题呢?我们特增设"校园焦点"专栏,希望能与学子们关注的焦点同行。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这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这场东方文明对西方霸权的终极逆袭"——那么,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呢?红旗飘飘,阳光普照,伟大的时代多么美好。但是,稍有责任感的人,都一定不禁感到焦虑:平凡如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答案众说纷纭。但一些先贤无疑是做到了:他们被树立为楷模,往往被领袖认可,广泛宣传,引发全国范围的  相似文献   

19.
为农民工送一张"爱心影碟",设立一个"农民工开放日" ,举办一次"农民工卡拉OK大赛",为农民工办一场"市民讲座"……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同行者,绝大多数农民工仍然难以真正融入所生活的城市.要拉近他们与城市的距离该从何入手?<河北日报>的记者编辑们经过精心策划,选择了将市民的公益情结作为突破口,推出了"2006关爱农民工,城市在行动"大型主题月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创新似乎是媒体编采人员主观的事情,但其真正的客观要求却是媒体的受众,或者说,受众才是新闻创新的诉求者和承载者。以报纸论,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诉求媒体的新闻创新呢?那就是他们喜欢与不喜欢读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