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浩 《文教资料》2013,(20):35-36,46
文学文本通过“前景化”突出特定表达功能与目的,这一点在幽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对文学文本的翻译,特别是对其中幽默语言的翻译,是原文文本中“前景化”手段在译入语中是否需要实现和能否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讨论了“前景化”在幽默语言翻译中的运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语幽默反映英语语言文化,不理解英语幽默就不能算是真正掌握英语。翻译幽默语言应首先具备欣赏幽默的能力。幽默语言的翻译虽非易事,但毕竟有其可译性。而功能翻译、直译和归化则是幽默语言翻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幽默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反映英语文化,反映英语文化中的价值以及现实等,所以不理解英语幽默就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英语。了解英语幽默的常用手法是欣赏该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归化、功能翻译、直译和注释法则是幽默语言翻译的重要策略。根据译文读者的期望,同时也为了再现原文的诙谐情趣,通过对幽默翻译的例句分析,得出结论为幽默语言的翻译虽非易事,但毕竟有其可译性。  相似文献   

4.
电影中的幽默是融合视听多元符号的动态幽默,此类幽默受到字幕翻译的特殊制约,在文化传递中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电影字幕幽默翻译如同语言交际,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顺应过程,这些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面。因此,我们需要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综合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即电影字幕的幽默翻译进行复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语言文化的普遍现象,对幽默的认知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语言风格转换是幽默产生的根源,跨文化幽默的核心就是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与源语相对应的风格切换,翻译风格的选择和使用决定了跨文化幽默的实际效果。跨文化幽默认知要求主体既能够从目的语文化角度对幽默话语进行符号转译,同时还要对跨文化情境迁移和时空流转做出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模因幽默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在特定的文化中孕育产生。与生俱来具有文化基因。语言模因幽默机制的产生包括三个方面:语言模因的引用和移植、语言模因的改编和语言模因的原创。由于模因幽默机制中具有文化符号,因此对翻译过程中的幽默交流与欣赏产生了干扰。本文探讨网络流行语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及翻译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吕冰 《考试周刊》2008,(47):210-212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的焦点确定为目的语接受者的反应,并且将信息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接受者的理解和接受对幽默欣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幽默文本中大量的语言专有特征和文化专有现象也使得从信息论角度分析幽默翻译的策略尤为合适。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围城》英译本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幽默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一种语言和文化内涵的载体,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对幽默有所探索。目前对幽默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艺术、心理学等角度,但是从翻译的侧面对幽默的研究并不多,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幽默是不可翻译的。幽默语的翻译可以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相互之间更好地分享幽默。该文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选取时下流行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语言为案例,分析译者在翻译幽默语时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及其得失。  相似文献   

9.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源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而翻译则是译者根据目的文本的功能从源文本中选择恰当信息构成目的文本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过程。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重新阐释"幽默翻译"这一概念,并尝试把幽默翻译分为幽默导向与非幽默导向两大类别加以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幽默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谈幽默文化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语言中也包含着深层的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对幽默语言进行了分析、分类,并提出了幽默语言翻译的主要策略、技巧和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评价此类翻译作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和象征。然而,"龙"的英译对应"dragon"在西方普遍被视为一种邪恶的怪兽。"龙"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国俗词语。如何恰当地传达此类汉语国俗词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以"龙"的翻译实践为例,归纳探讨汉语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国际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研究发现,翻译国俗词语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原文的类型,译文的对象,翻译的目的,翻译"对等"的要求等,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音译、替代、还原、直译或意译加注、补述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威  王占斌 《海外英语》2012,(7):181-184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中国乡土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农村民主政权建立不久,一对追求自由幸福的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的故事。该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西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其中涉及了晋东南文化的许多方面,诸如嫁娶婚俗、宗教信仰、生产劳动等等,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这部小说的译介十分重要。根据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小说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主要与生态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有关,结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选取相关译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乡土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霍克斯译本的两个具体译例,指出在涉及文化数字的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数字在源语文化中的特定文化内涵,通过适当加注等补偿手段尽可能地保持文化信息的不失真。  相似文献   

14.
南阳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阳文化底蕴深厚,其旅游资料富含文化负载词。恰当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南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宣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南阳市旅游资料的英译现状,从实际出发来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期对南阳旅游资料的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翻译研究已成翻译研究的主流,文化负载词的文化翻译研究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通过对两个《西游记》英语全译本中的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意在探求两位译者对于文化负载词理解与处理,同时考察一下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译界的一大难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计》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效果,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在充分把握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文化负载词的语义形式,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力求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屯堡文化负载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化涵义,解读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在英译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文化词的“硬化”翻译与文化欠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译者的主观倾向和缺乏对文化的词的理解以及文化词的假性等值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翻译中造成文化欠额的原因,阐明了文化词的“软化”翻译对读者的可接受性和文化传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适应化交际的客观需要,按照尤金,奈达的“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要求,本着化平等的态度,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正确翻译化内涵词。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之上,围绕着英译本《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归纳总结了译者在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如何使用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基于译者翻译目的、译者生活文化态度及读者的关注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