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秋时节,举杯邀明月,此时天空中的两轮弯月相映成趣,这真是一幅美丽的“双月图”;明月之下,不需点灯,行人可随意看书写字,这更是一幅惬意的“月灯图”……这是怎么回事?天上真的会出现两个月亮吗?  相似文献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多少夏日里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伴着清风拂漾,诠释着冷色的凄凉。  相似文献   

3.
黄小玉 《科教文汇》2009,(9):213-213,233
清风、明月、良辰、美酒,是最能触动诗人灵感的事物。对“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而言,明月与美酒是其多数诗篇的灵魂。“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美酒是李白诗歌创作的源泉;而皎洁的明月是李白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不同题材诗中出现的明月,共同构成了李白的精神追求,是李白崇高人格的象征体。也是诗人情感流露的媒介物。  相似文献   

4.
清风、明月、良辰、美酒,是最能触动诗人灵感的事物。对"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而言,明月与美酒是其多数诗篇的灵魂。"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美酒是李白诗歌创作的源泉;而皎洁的明月是李白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不同题材诗中出  相似文献   

5.
杯酒人生     
《世界发明》2007,(7):82-90
酒与人生,大概不单单是饮品这样简单。不同的酒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滋味适合不同的心情。有人对酒当歌,有人举杯消愁。酒,从来都是这样深入生活,它可以恰切地出现在任何场合,恰如其分地诠释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心情。无论激越也罢,甜蜜也罢,悲痛也罢,孤独也罢,酒——都  相似文献   

6.
能饮一杯无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进入暑伏季节.我们是如此渴望清凉的感觉,就像雪碧广告中的招牌语:“晶晶亮.透心凉!”而不管是何种品味的酒、茶、咖啡或是碳酸饮料等等,都在渲染着这个夏季的多彩生活,带给我们快乐和美妙的回味。让我们走进饮品的世界,想象当甘流滑过喉咙的舒爽畅快.一起举杯共饮!  相似文献   

7.
静静的生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剪影,折射出的是他离尘脱世的念想。虽然他的表达趋于恬静,但读完后,王维的诗句、琴声、画卷、执念已经洋洋洒洒地倾泻在我心里。他以自知自醒的姿态,过着属于他的静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6月13日中午,烈日当头,十几位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国记者将“长枪短炮”对准一杯杯甘甜的淡水“咔嚓”不停并举杯品尝,另一群记者则将一位帅气的年轻人团团围住,在他们身后是几座蓝白相间的巨大厂房和两座高耸的烟囱。这里就是以色列阿什克隆海水淡化厂,那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是以色列环境保护部部长吉拉德·艾登,他即将率团赴巴西参加“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  相似文献   

9.
漫画谜     
佚名 《知识窗》2007,(2):34-34
抗战胜利后,国画大师张大千要回四川,他的几位学生在上海一家公寓里为他设宴饯行,不少社会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举杯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听到这话,众宾客都愣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忙微笑着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大千笑着说:“您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  相似文献   

10.
张小雷 《知识窗》2007,(3):26-26
历史上一些清谈之士,耻于言钱,用“阿堵物”称之。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笔下不乏有对钱币的描绘,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诗句。西汉卓文君曾有“男儿重义气,何用错刀为”的诗句,东汉大科学家张衡也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佳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留有“尔持金错马,不入鹅眼贯”的言钱诗。北宋梅老臣有诗云:“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这些借钱言志言事的诗句,至今还被人传诵。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城长征人未还”的边塞诗,有学者认为诗中“明月”并非天上明月,而是指“明月钱”,即铸有明月字样的环钱。  相似文献   

11.
月之思     
<正>仰望苍穹,唯见一轮明月高悬于夜空之中,几缕云丝缠绕在月的身旁。这时的月,像舞着薄纱的美人,轻柔秀丽,让人心旷神怡。自古来,月就被当成吟咏的对象,吟出了多少悲欢离合。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它寄托了多少愁思。我闭上眼,  相似文献   

12.
诗词谜     
丁翕云 《知识窗》2007,(2):34-34,37
抗战胜利后,国画大师张大千要回四川,他的几位学生在上海一家公寓里为他设宴饯行,不少社会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举杯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听到这话,众宾客都愣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忙微笑着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大千笑着说:“您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  相似文献   

13.
心情日记     
抬头看看窗台窄窄一方空间上的盆景,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暮色之中。小时候其实是很喜欢黑夜的,尤其喜欢只有清朗的明月和点点星光的夜晚,辽阔的黑幕下有那么一轮晶莹的明月,沁润开来,白色,缭绕着蔓延,带着些许令人心醉的魅惑。伴她无限延伸的四周,是一些诡异的小精灵,一点一点  相似文献   

14.
酒之深味     
寻正 《百科知识》2011,(9):31-32
酒,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李白最爱“举杯消愁”,苏轼则愿“把酒问青天”,女词人李清照也是常常“沉醉不知归路”。在豪饮之后的兴奋中,这些爱酒的文人创作出无数流传千古、奔达豪放的诗词歌赋。  相似文献   

15.
集体性的道德沦丧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提问学生: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不能食?学生答:因为害怕是毒米;老师又问:为什么他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喝的是假酒,当然会愁上加愁。  相似文献   

16.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和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诗句,一直牵引着中华民族的追月梦.如今,这个千年梦想,已经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顺利进入绕月工作轨道而变成了现实.同年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致远 《知识窗》2008,(11):52-5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在华人圈内堪称家喻户晓,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李白的千古伤心之诗。  相似文献   

18.
心墙     
(一)友情 繁华未尽,子规未啼,是否可闻友人归。 愁心未寄,明月已落,是否可到夜郎西。 友人分别时的相互思念与凝望好像只是古代专有。  相似文献   

19.
一、DVD之父 去年的某日,在气氛空前热烈的庆祝会上,群情激昂的影视公司和家电企业的巨头们约有2500人,云集拉斯维加斯一家名叫贝拉吉里的超豪华大饭店里。豪商富贾们在此聚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举杯同庆DVD产品的家前成功。  相似文献   

20.
雷珊 《内江科技》2014,(1):149-149
<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在今年十二月我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12月14日晚间,"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陆月面,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按照中国科学家的说法,其落月地点虹湾恰好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广寒宫所在地,而古老传说中的嫦娥正是广寒宫的主人。今夜,给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带来美好情思遐想的广寒宫不再清虚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