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铃之声     
孙君飞 《知识窗》2011,(9):18-18
李忠烈在韩国的乡下长大,等做了纪录片导演后,他一直在拍城市边缘人,距离乡村越来越远。拍独立纪录片是异常辛苦的,据李忠烈讲“有人连吃饭、结婚的条件都没有”。他还是幸运的,结婚后还有一个女儿。可是他的妻子忍受不了那种缺乏安全感的生活,最后带着女儿离开了他。这时候,李忠烈拍摄纪录片的激情也开始冷却,不但怀疑自己,而且“搞不清纪录片到底要怎么拍了”。于是他决意自杀,并且在屋顶上架起摄像机,准备将自己自杀的过程拍摄下来。然而镜头里的自己太胖了,他感到显不出凄美悲怆的审美价值,便决定减肥后再自杀。  相似文献   

2.
人体太阳画     
<正>愉快的周末结束了,小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途中,他遇到同班同学小白,就热情地打招呼,并且邀请小白一起去学校。"小天,你好!哦……我……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回去一趟。你……你自己去吧。"小白说完,匆匆忙忙地往回跑去。小天无奈地摇摇头,说:"小白真是健忘啊!""小天,你好!"这个时候,小丽欢呼雀跃地迎了过来。"你好!"小天快活地招手回应道,"这个假期,你去哪里玩了啊?"  相似文献   

3.
不希望被人赞"好乖"几乎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乖. 但我发现,人只要一过了青春期,就不希望被人赞美"你好乖". 为什么? 几个高中生告诉我:那根本不是赞美,好像是在骂他笨、平凡、呆板、没创意、人云亦云、土里土气似的.如果真要赞美他,他宁愿接受"你好酷!"、"你超可爱!"、"你好聪明!"、"你的EQ很高哦!"这些比较现代化的用语.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3,26(11):33-33
美国人伊里士·胡家境极为贫寒,但在朋友每月支助他100美元的情况下,经过3年努力。终于在1840年发明了后来行销世界的缝纫机。但是,刚刚发明了制造缝纫机的伊里士却因资金周转不灵,半途受挫,背了很大的债务,债主天天登门讨债。他心乱如麻,一时之下竟萌生了和妻子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正>婚后五年,在某网络公司上班的高野干男和毫不卖座的漫画家妻子小晴过着平静的生活。干男为人认真努力,习惯每天早上做便当,按照不同日期搭配便当的奶酪和领带。但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干男看似平静的内心渐渐失衡,他甚至一度企图自杀,经问诊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了抑郁症。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6.
木雅 《知识窗》2004,(3):34-35
有些男人视婚姻为"爱情的坟墓",但苏丹南部朗贝克县丁卡部落的老酋长阿科特却显然是一个不怕结婚的男人.现年68岁的他娶了76个妻子、生了65个儿子、86个女儿,如今38个妻子又开始怀孕.据阿科特说,虽然在苏丹娶一个妻子就要向女方馈赠六七十头牛,但生一个女儿嫁出去就可以"还本",而他目前生的女儿显然比娶的妻子多,阿科特认为自己是"赚了".阿科特娶妻敛财的观点让记者目瞪口呆,而他与76个老婆和睦相处的"驯妻法"更是让记者"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7.
特色的士     
<正>刚下飞机,新西兰小城昆士敦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我叫查尔斯,欢迎来到昆士敦。"32岁的查尔斯原来是本地"牧民",不久前妻子怀孕了,不宜再和他一起做"马上游"生意。于是,他卖了马,买了出租车。"我才开张,你们是我的第一单生意。"他有些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8.
小王在美国学习三年结束,本想到家与妻子亲热一番。没想到妻子正在别人的怀抱里,并严肃地告诉他:他们已经离婚了,所有财产都归她。小王一无所有地被扫地出门了。他愤怒地找法院讨说法,自己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离婚"。法院耐心地跟他解释。小王出国后,他妻子起诉离婚。法院通知找不到当事人,只好登报通知,过了一定期限仍然找不到当事  相似文献   

9.
石毅 《华夏星火》2008,(6):60-61
见面时,胡天伟一直跟在挂甲峪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的身后。待张朝起向记者介绍他时,他才突然上前一步,说了一声"你好",然后,很热情地伸出手来。胡天伟,24岁,老家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0.
智慧氧吧     
自杀疑案星期六,一个学生在某酒店服毒自杀。翌日,酒店服务员发现了死者,便立即告诉主管。"是不是马上报警?"服务员问。"别那么傻。是他自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09,(12):60-63
还记得今年11月发生在上海杨浦区仁德路清华苑小区发生的一幕惨剧,在交行工作的周某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程某,随后跳楼自尽,留下仅20个月大的男婴。随着大家对此事的关注,这对夫妻的生活内幕逐步被媒体公开化,笔者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据邻居反映以及程某自己的博文所述,程某经常在家遭受周某殴打,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并不止一次被周某掐青脖子。这又是一次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对家庭暴力的思考,在生死面前,爱恨的执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体味更多则是对于生命的惋惜和珍视。家庭暴力事件中,有90%发生在夫妻之间,其中丈夫打妻子的占总数的95%。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究竟为何会有那么多男人殴打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为他持家带孩子的妻子呢?是什么令他们疯狂地以伤害自己的妻子为习惯?有人说,是因为他"天生脾气暴躁,发起火来控制不住";还有人说,是因为他"有本事,能挣钱";更有人说,是因为他"没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天早上,丈夫突然发现妻子已死去多时。警方对死者死因的调查结果,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是维生素的缺乏导致了她实施了自杀的行为!实际上,令我们吃惊的东西还有更多……  相似文献   

13.
木子 《知识窗》2005,(4):22-23
当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市民艾迪·米勒的家门被敲响时,69岁的米勒正舒服地坐在家中的椅子上看电视.他打开门,看到两个便衣警察.其中一名叫做格雷格·法里斯的警官朝他喊道:"梅耶斯先生,你好!"米勒回答道:"你找错人了吧!"法里斯警官道:"没错,这就是你的姓名."  相似文献   

14.
父子对弈     
佳明 《科学生活》2008,(3):26-27
"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教儿子下国际象棋,却没有会输给他的心理准备……" 儿子约翰15岁那年,我与他下国际象棋,他第一次把我将死的时候,我十分激动,忍不住大喊大叫起来,以至于我的妻子、大儿子以及爱犬都急急忙忙地冲进起居室里,以为发生了什么大  相似文献   

15.
正梁维燕院士是我国著名发电工程与设备制造专家。每次和他通电话,他总是声如洪钟地说:"你好,我是梁维燕!"梁院士已经87岁了,尽管走起来略有蹒跚,视力也不如从前,却还经常到哈电集团办公大楼去处理文件。有人说,梁维燕是哈电集团的"宝"。的确如此,从1951年北洋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他的事业便  相似文献   

16.
<正>道德两难的故事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10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  相似文献   

17.
张里文 《知识窗》2004,(4):38-39
在日本东京北部的一幢公寓里,一位业余时间担当生鱼片送货员的壮实小伙子迷恋于电脑显示器,曾一连几个星期与同伙一起在网上冲浪.这位名叫Murata的小伙子去年28岁,当时他思想上萌发了一种可怕的念头,那就是想死.他寻找了一系列日语环球网站,诸如"地下敢死队"、"最终期限"等.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他与另外两名匿名网友准备在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自杀.首次见面后,3位年轻人由东京开车向北,6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安静的山区,各自服用了安眠药后,同时开始在网站上发布他们自杀的细节:他们坐在汽车里,点上了木炭,他们慢慢地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与Murata同住一起的35岁的老兄说:"也许他对未来没有希望,但这也不能让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寻短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8-19
正"几代人搞了四五十年也没搞出个名堂,你就那么自信能突破前人?"得知马永生受命勘探南方海相油气时,妻子仲力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马永生不为所动。他对妻子说,"前人没有实现梦想,是受当时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所限,也可能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对于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我个人非常喜欢,组织上也很信任我,希望你支持我放手一搏。"然后,他决然地踏上南下的征程。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用错了概率知识,就可能把无辜者投入监狱,而让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让一位摄影师谋杀了自己的妻子,然后把现场伪装成有绑匪潜入,试图绑架他的妻子未果,于是杀害了他的妻子的场景。他的伪装太完美了,几乎所有人都被蒙骗了,并安慰悲痛的摄影师。这  相似文献   

20.
到省城去看望一个朋友,恰好,他的一个来自美国的朋友在.这个中文名叫"蜡笔"的美国人,鼻子很尖,人中特长,一笑,两个嘴角就高高扯起."你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