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就是以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为基础,重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阐释自由直观(以美启真)、自由意志(以美储善)和自由享受(实现个人审美主体性),重新建构内圣外王的哲学、伦理学和美学本体论,是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3.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看古希腊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点在于: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考察来阐述其美学思想进而指出古希腊的美学特征.作者指出:古希腊哲学的一个总的倾向在于把一切有待解释的对象都归结为只有理性才可把握的本原,从而形成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传统.而古希腊美学亦植根于其哲学,用哲学的方法论考察美学亦即用思辨或科学的方法追求真与善的统一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进而作者强调:正是缘于此,古希腊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价值论是当前我国哲学界、美学界和艺术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以前,我们把全部哲学归结为所谓“广义认识论”,是非常片面的,把伦理学、美学、艺术理论等学科都建立在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可以说是给这些学科安错了基座。价值论应当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等学科的哲学基础。本文对于价值问题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分类的研究,认为从一个维度上可以把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从另一个维度上可以分为信息价值和非信息价值,从第三个维度上又可以分为天然价值物的价值和人造价值物的价值,尤其重要的是从第四个维度上把价值分为实用价值(益)、道德价值(善)和审美价值(美)。文章对各类价值的本质和它们在人类系统自组织,自控制、自调节整体发展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对价值哲学、伦理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于文艺学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金丹元文艺学基础课及选修课是几门互有联系并不断发展着的高层次理论课程,它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本科高年级学生和文艺学研究生。此学科涉猎广泛,包容量大,与哲学、美学、文艺理论、艺术思维、艺术创作乃至心理学、社会学等都...  相似文献   

6.
在以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包含有美学问题,具体表现在哲学理论的体系美、哲学思维的严谨美、哲学例证的生动美和哲学教学的艺术美等方面。哲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真、善、美三个尺度严格要求自己,全面衡量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美学中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而美则是这三者统一的基础。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来说,真与善统一于美。真与善如果离开美这个基本条件,它可能有哲学的深刻,可能有某一门具体科学的精确,也可能有道德、伦理学的社会功利性,却不可能有审美的生动与精彩。语文的真与善必须用美来精心装扮自己,以美的面目出现,用语文作品的造型手段来加以表现。语文的美集中地体现在形象、思维、灵感和语言艺术等形成的精神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范畴,主要属于价值论范围,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认识论领域的“真”。实际上,在认识论、价值率和审美领域存在真、善、美的问题,真、善、美三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都把解答真、善、美的问题作为各自哲学理论的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但是他们的研究角度和观点却存在很大分歧。在中国,真、善、美有时被视为“天人合一”的不同境界(所谓道的精神);有时被视为“知行合一”的不同境界(所谓儒的风范);有时被视为“情景合一”的不同境界(所谓释的禅意)。在西方,真、善、美有时被当作外部世界固有的特性或统一于外部的世界自身的统一(古代本原论);有时被当作主体的理性、功能、属性或统一于主体自身的统一(近代主体论);有时被当作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或统一于主体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现代结构论)。虽然真、善、美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哲学派别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且有不同的内涵或迥异的解释,但是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认为真、善、美属于同—个层次的哲学范畴,从而使得真、善、美的界碑混然,关系扑朔迷离。究其所致,我们认为构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清哲学真、善、美的研究对象及其逻辑关系。有鉴于此,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哲学真、善、美的对象及其逻辑关系问题略谈一己管见,以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22,(1):73-77
围绕“善、中、和”的审美标准,对孔孟美学思想的内涵进行梳理,孔孟美学所追求的社会之美、人格之美、艺术之美成为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表征,深化对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的认识和理解,使人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以恰当的方式自觉认识和追求真、善、美,从而形成环境良善、关系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太湖文化论坛美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黄栅森、陈筠泉、田心铭、陈志尚、严昭柱、董学文、涂武生、马龙潜、陈飞龙、修海林、黄力之、李志宏、张守民、李庆本、马驰等来自全国哲学、美学、文艺学界的知名学者30余人与会.会议围绕近年来在哲学和美学、文艺学领域的本体论研究和"实践本体论"论争,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中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形象,是美学的基本范畴。这犹如商品之于政治经济学,概念之于抽象思维的逻辑学。研究美学要从形象开始,不能从美开始,也不能如李泽厚所说“从美感开始”。形象是建立美学科学的雄伟大厦之基础。形象中包含了美学的全部繁杂的矛盾。形象的基本矛盾是事物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形象的基本的社会内涵是人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自然的、社会的人性。从美学角度说,形象的真、善、美,本质上即是人性的真、善、美。形象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之性质,归根结蒂是人性之间的对立和差异,是人性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学生的眼里,总觉得大人们常说的真、善、美似乎与他们无关,就好像离他们很远、很远的。其实,真、善、美就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那么,学生如何才能体验到真、善、美呢?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教育学生努力到生活中去寻找真、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品德课上,有一位老师给  相似文献   

14.
合目的性与鉴赏判断:康德美学思想的人类学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创始的哲学的美学,有意识地从哲学的角度和层次讨论关于美和艺术的学说.康德试图通过"判断力"来沟通理论与实践、认识与意志、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达到知、情、意的协调以及真、善、美的统一;而对"鉴赏力"的考察又构成康德美学思想的核心;审美不仅使人成为自由的人,更能使人自觉地担当起义务和人格的重量,这使得康德美学思想具有了人类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在创作、评论、欣赏等方面部表现出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本文想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就教于大家。 一、形式美与内容美 郁达夫创作的基本美学观念即是要求真、善、美和谐地统一。在任何社会中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的实质即表现于真和善的区别与联系之中。“真”是艺术的根据,“善”是艺术的思想倾向,而“美”则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这样说,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真,就不是艺术的真,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善,就不是艺术的善。郁达夫的美学思想中特别突出了一个“真”字,他认为“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可以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又说:“天真赤裸裸地提到我们的五官前头来的,便是最高的艺术。”郁达夫所谓“真”,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喜剧与真、善、美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喜剧艺术创作和欣赏在认识、教谕、审美机制中不同于一般美学形态的特殊规律,认为喜剧的真、善、美是在对假、恶、丑的否定性表现过程中转换生成的,对喜剧美学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难题诸如喜剧的基础、喜剧的美学特征、肯定性喜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知识美、智慧美、思想美、行为美等一切"美"的发祥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每个行为中,都应该闪烁着追求真理的光芒,映照着铸造人格的魅力,洋溢着"真"和"善"和谐统一的美学力量,从而追求美的管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知识美、智慧美、思想美、行为美等一切“美”的发祥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每个行为中,都应该闪烁着追求真理的光芒,映照着铸造人格的魅力,洋溢着“真”和“善”和谐统一的美学力量,从而追求美的管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人类认识的直接任务是求真,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求善,主客体统一的最高境界是求美,求真、求善、求美作为主体掌握客体的三种相互独立的方式,内在地统一于主体的活动之中,构成人的活动的完整系统;哲学求索真、善、美的统一在实质上表征着一种全面地解决自由和必然矛盾的努力;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真、善、美的统一,在现时代,按照真、善、美统一的原则进行活动,对于实现人类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规律,先是由有象而元象,再来是由无象而有象,不断地加以往复探讨,虽各有所见,但总结起来,则可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予以概括。这种结构,不但可适用于科学,也一样适用于哲学、文学与美学;如果将它对应于西方所谓的“真”、“善”、“美”来看,则“一(0)”为“真”、“二”的规律作用与过程为“善”、“多”为“美”。本文即着眼于此,以诗歌为例,探讨“真、善、美”与“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的对应情形,以见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