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别人称他“小巨人”的时候,视角让我感觉是一种在上的俯视,我想这一定是姚明不喜欢这一称谓的原因之一。对于《当代体育》,对于我这个惟一的CBA编辑和记者,在1998年开始编辑一位上海记者的稿子时,我就试图减少文字里出现频率过高的——甚至多于“姚明”两个字的“小巨人”三个字,我的直觉告诉我:人不喜欢让自己的身体特征被别人拿来说  相似文献   

2.
真逗!听——“我特别喜欢体育!你问我喜欢哪些项目,那可太多了!可以说除了地滚球、藤球、曲棍球外都喜欢!”著名京剧演员耿其昌对体育的一片热诚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喜欢体育!”八届政协委员、梅兰芳金奖获得者、耿的夫人李维康偏偏唱反调,“一点儿也不喜欢!”“我是从小就喜欢体育。因为它竞争性特别强,看着过瘾,带劲!”“看来你这人好斗!”“嗯,我好斗。——我好斗?”“你好斗!我比你温柔。为什么不喜欢体育?不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喜欢的人太少了!”笔者惊讶道。“是吗?那看来我是少数派了!”“哎!我就是多数派!”旁边做作业的女儿回头看着一本正经的父母,笑了。  相似文献   

3.
我开始喜欢王皓的理由几乎没人相信:从来不关注体育,从来没听过“王皓”,只因为广州世乒赛期间我听见他的名字,我就觉得我一定会喜欢他——一个还不知道长什么样的乒乓球运动员。因为这个“一听钟情”,我每天翻着报纸,看着电视,寻找他鲜有的身影,把有关他的每一篇报道都单独摘抄,每一张图片都单独剪贴。这些便是当时我所能做到的“喜欢”。  相似文献   

4.
打折与选择     
一提起打折,就联想起现市场上满天飞的打折的广告对人的印象,这些东西要么是过时或不三不四的淘汰货,要么是商家玩弄促销手法。然而对邮票打折现象,却都不全这样,而是按市场“无形之手”之说,这叫“我喜欢,我不选择”。什么叫“我喜欢,我不选择”,就是当一种商品出现,它的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消费,二是投资。邮票作为特殊商品属性,它也脱离不了这两条路。何为“我喜欢”,就是看好邮票的文化内涵魅力或投资回报的潜力,又为何“我不选择”,可能因为我所喜欢的东西其价值,并不是我的预期值。当“我不选择”增多,减少对它的要求,就迫使出现大量的打折邮票。  相似文献   

5.
困惑与快乐“比莉·琼、金不喜欢你。”有人曾对丽塔说。 “那她错过了人生的一大乐趣。” “那么,你能否谈谈她为什么不喜欢你呢?” “我想这和她总把我与女权运动联系起来有关。那时他们正为女网的独立而努力,不想和任何女权主义有瓜葛。他们甚至认为我想将女网政治化,其实这完全不可能,就算我试着去做也成不了。” “而金却认为她不喜欢你是因为你指使玛蒂娜不与她搭档双打。” “噢,这个比莉。”丽塔叫道,“她肯定在胡说八道,和谁打网球是玛蒂娜的事,我可从来不管。” “比莉说,你劝玛蒂娜不要再和她打下去,她们俩创造的双打…  相似文献   

6.
大家好!你们可能都喜欢叫我“棒子”。说实话.我还真挺喜欢这个外号的。“棒子”的意思就是总会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这也的确符合我的性格。另外,这个外号与我的名字也有关系。我觉得只有球迷喜欢的队员或者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球员才会被起一些外号,这说明有许多球迷喜欢我。我也爱我的球迷。我爱他们。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8,(6):142-144
饭馆里,李楠菜单都不看就给自己点好了一份套餐,开始聊的时候人有点儿严肃,直到说起“张怡宁”这个话题,她的幽默才“暴露”出来,滔滔不绝后自己总结“我是喜欢她才会总挤兑她”,于是李楠、张怡宁,以及两个人的关系就这么清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其实李楠挤兑起自己来也毫不含糊:“我懒得动脑子,也什么烦恼都没有,就剩‘乐观’这‘傻’优点了。”  相似文献   

8.
Magic  lan  小华 《杂技与魔术》2014,(3):59-59
我非常喜欢“单手打结出丝巾”这个效果,因为这个表演使我成为了世界上打结速度最快的人。传统的“单手打结”是这样的:将一根普通的绳子搭在手上,只需这只手轻轻一晃,让绳子在空中飞舞一下,就会看见绳子的中心打上了一个圈状绳结,这个绳结当然是真的,轻轻拉动绳头,结就会缩小,成为一个死结。这个表演本身也很神奇,但是作为魔术的标准来看,还是太像一个技巧或者一个极限挑战了,我不太喜欢它太技术性的样子,所以又在那个表演的基础上增加了丝巾同时出现的效果,如果说“单手打结”可以用杂技来解释的话,那么结中还凭空出现一条丝巾就不是用勤学苦练所能解释了,只能说它是真正的魔术。  相似文献   

9.
虽然有人把李娜描绘成反举国体制的斗士,但她有着自己清晰的思维,“我不喜欢大家说的‘单飞’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季明 《垂钓》2001,(5):79-79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人,妻子叫我“季迷”。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本地每年6月初到8月底是最佳垂钓时间,这个时期正值我休假,从1993年开始,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是在卧龙湖度过的,真是充分地享受了钓鱼乐趣。  相似文献   

11.
言退何其难     
知道“杨文意”这个名字是1988年4月,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新闻节目中听到的。那时她在广州天河游泳馆举行的第三届亚洲游泳锦标赛上打破了女子5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成绩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24秒98。这在欧美选手一统天下的泳坛可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是个下打折扣的轰动。 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不得知。她怎么会游得这么快,我更不清楚。喜欢游泳,关心游泳的我暗暗“构筑”我心中英雄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一个男人这样说过:“在这个国家中,大家都可以被称为运动选手,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心里喜欢体育比赛,我也是其中一人。”这个男人就是乔治·格文。他永远不失冷静,以他沉稳性格成为美国70年代耀眼的篮球名星,人们的称他为“冰人”。  相似文献   

13.
姜仲华 《围棋天地》2007,(12):99-99
晚上无事,我上围棋网,用网名“竹窗风雪夜”开了一局。不久有人坐下,开始对弈。我下得十分随意,不太深思,被杀得落花流水,中盘告负。对方打出字:“用的别人的网名吧?”我一愣,答:“是自己的。”“不可能,我和这人下过,他下得比你好。”我惊奇地问:“这个名字就是我啊,我何必冒充别人?”他答:“以前我和他下,他第一着都下在天元上。”我说:“我从前也喜欢第一着下天元。”我说这个名字出自杜牧的诗,他还是不信,我也糊涂了。重名?不可能,网名不能重复注册。  相似文献   

14.
没耐心 钓鱼者:“你看我钓鱼都看了三个小时了,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 旁观者:“我没有耐心。” 浮子 有一次,有个喜爱钓鱼的人带着他的朋友一起去钓鱼。他的朋友不会钓鱼,但他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他们俩来到河边开始钓鱼了。忽然,那位有生以来头一次钓鱼的人说:“哎,那些红色的玩意儿值多少钱?” “你是说那些浮子吗?噢,很便宜,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应该赔你一支,我那支浮于刚才沉下去了。” 进步 我的邻居和大多数喜欢钓鱼的人一样是个乐天派。一天早晨我问他钓鱼的情况怎么样。 “比以前进步了。”他回答,“上星…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篮球》1997,(10)
和许多青年人一样,我也是“追星族”中的一员,“发烧友”的死党。但歌迷的“发烧友”里没有我,影迷的“追星族”也与我无缘。使我“发烧”的是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篮球赛,我追的“星”是身怀绝技的球星。我是一个球迷,迷球,迷球队,更爱打球的人。在各甲级球队中,我最喜欢的球员是我们家乡球队——辽宁队的后卫李晓勇。 李晓勇的外表虽无歌星、影星那样英俊,却不乏潇洒、倜傥的风度,真正使我喜欢的是他的球技、球风。我本不喜欢篮球,而使我喜欢上篮球的是李晓勇,尤其  相似文献   

16.
我是卡王     
王海鹏 《当代体育》2008,(20):50-50
当大家看到这个标题时恐怕99成卡迷都会骂我,10成人都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嚣张啊,呵呵!可是我确实敢这样称呼自己。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海鹏,出生在“国际化大都市”安徽省滁州市,22岁,喜欢AC米兰队和卡卡,就读于天津的一所大学.论坛ID号为“王卡卡王”,卡道上的一些兄弟给面子称为卡王,  相似文献   

17.
说实话我们几乎都已经忘掉了罗马里奥。或者说,我们正在从记忆中努力把“他”踢出去,把“他”蒸发掉,倘若成功的话,我们决不会感到惋惜。忘掉就忘掉吧,罗马里奥算不了什么。我不太喜欢罗马里奥─—这一点我必须与球迷同志们坦白清楚.就我所知.跟我一样不再欢这个人的“同志们”相当不少,十个人里至少有六、七个罢。可是,这世上有些人们们是你想忘也忘不1。譬如说迭戈·马拉多纳,他没事就提醒你.弄出点动赢来,让你往他那瞧。但我是在欢马拉多纳的,因为他“坏”得阳光灿烂和透明,““坏”得单纯,就象一个孩子,他海气、任世、…  相似文献   

18.
星闻联播     
《当代体育》2008,(5):28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说,奥尼尔表示自己喜欢目前这个“大仙人掌”的外号:“我喜欢‘大仙人掌’这个外号。原因嘛?因为我现在老了.没人知道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仙人掌。但是如果你碰我碰错了地儿.我这棵‘大仙人掌’会扎你屁股的。  相似文献   

19.
卷首     
前几天请一个韩国电子竞技圈内的朋友代劳采访Moon,采访稿中有一句,叫做“请你比较一下中韩电子竞技”。我这个朋友看到这个问题之后哈哈大笑,问我为什么中国的记者部喜欢问这样的问题。“Moon是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的,因为Moon只是简单地喜欢War3”,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8,(9):60-61
一、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的体育老师。现在学生当中“小胖墩”的情况特别常见,他们都不太喜欢体育,而且体质非常差,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是否都是“营养太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